方园
摘 要:近年来,就业难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压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以自主创业为主导的自我聘用的就业模式,成为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新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就业指导的新导向。同时,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作为高校一线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努力营造积极奋进、努力拼搏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文化传播的舆论影响,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能力,增强其创新创业竞争力,以创新创业带动大学生高质量就業。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
由于高职院校生源情况,导致高职学生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能把专业知识学扎实就需要花费其很多时间和精力,就谈不上开展学术研究,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高职院校普遍获奖较少,等次较低,总体而言,比起本科院校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显示高职院校创新和创业能力普遍较差。努力提升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
一、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建立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
1.增设创设环境类课程。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区”,学生可以提出项目申请,方案获通过后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办一些校内公司或在校内经商等。或者由学校组织开办模拟公司,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其运作程序符合企业行为,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的平台。软环境如职业指导等,院系应成立由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和风险投资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小组,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建议,从而避免学生盲目创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创业环境的建设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进行。
2.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对于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只有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3.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社会环境对于人的精神素养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自我素养,丰富大学生专业学识,塑造精神操守,对其个人形成全面综合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对于国家的强盛和富足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于各地各大高校提出相关办学治学要求:“倡导各地各大高校明确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各地各大高校校园文化品质,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品类分辨,弥补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差距。
二、将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利用校园创新创业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性创新创业活动。当前是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大学生日常人际交往中起着关键作用,衣食住行都可以在微信中解决,高校负责创新创业的主管部门应该紧抓这一契机,利用校园原有的媒体和交流平台,巧妙设计创新创业宣传内容,让大学生足不出户在寝室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终端就可以进行查看和浏览,从简单的创新创业知识理解到繁杂的实践性创新创业项目策划演示,让大学生能够在平台内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吸取创业创新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吸引大学生对于具有实践价值的创新创业项目的目光。
三、转变观念,效进行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和营造工作
大学生自主创新和主动创业需要一定物质基础和精神引领。在各地各大高校具备客观创新创业基础之上,有理有据地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使大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催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萌芽。
当前党中央和政府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并先后提出众多举措鼓励在校大学生发挥专业特长,进行创新创业。高校更应借此“东风”,结合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实际,有效开展相关创新创业活动,活跃学校校园文化氛围,助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顺利开展。因此,各高校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结合本校校园文化,突出重点,有效进行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和营造工作。
学生和家长深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常常认为:“铁饭碗”最靠谱,鼓励自家的孩子能够考取“功名”,类似公务和事业编等工作成为家长为孩子就业的首选。而大学生创业就业则会让家长心生胆怯,甚至会以为不务正业,荒废学业。诸如此类较为落伍或是迂腐的思想也制约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步伐,在校园中长此以往地互相传递该类消极信息,势必会对营造浓厚校园创新创业氛围造成不利影响,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也会因此类不利因素,造成自我认同感缺失。因此,大学生和家长对于创新创业观念的转变需要社会、用人单位和高校共同做出努力,使大学生本身和家长能够正视大学生创新创业。
总而言之,高校既要注重校园文化培育方式,又要将创新创业文化融入其中,使其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让大学生在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中,提升主动创新创业意识,敢于向创新创业项目挑战。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环节,提升面对创新创业抗压抗挫能力,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励志求新,全面完善自身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卓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建构[J].科教导刊,2013(6).
[2]刘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要性与紧迫性[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6).
(作者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