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在霞
摘 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组织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在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小企业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降低企业各方面成本与运营风险,从而提高经营业绩。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分析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途径,以供相关企业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完善途径
一、引言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注册的中小企业超过了4000万家,占据我国企业总数的99%,并且贡献了我国GDP的60%份额,占据税收总额的一半以上。另外,还提供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对于推动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讲话中指出,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激发国内市场需求,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需求,并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同时,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新政策,为其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在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要想逐渐完善财务管理,获得更好的发展,应从多个方面着手。
二、增强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我国已经全面施行了“营改增”税收制度,并且施行了国地税合并;同时,还推行了新的会计准则,这样一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就必须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与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财务人员管理职能,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
因此,中小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培训,使他们全面了解并掌握新会计准则,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逐步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当中。此外,中小企业还应制定完善的鼓励与激励措施,提高企业经营决策工作积极性,及时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为财务信息与其他业务信息建立连接接口,实现企业信息的集成和共享,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人员协调服务的能力,这样能使会计及时、准确地将相应信息传递给企业管理者,避免企业管理者在信息方面出现断层,更好地根据财务人员提供信息进行决策,有效规避企业运营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在改变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意识基础上,相关中小企业还必须针对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建立科学的、完善的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因此,相关中小企业应做到以下三点工作。
(一)完善企业资金的管理
在市场经济下,任何企业要想发展,都离不开资金周转;资金周转涉及到该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强化对资金的管理,建立、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金周转效益最大化。为此,相关中小企业应详细记录资金使用情况,并做好各方面发展预算,这样能合理配置资金,使企业的流动资金与固定资产形成合理搭配,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完善客户信用管理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建立科学的、完善的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必须完善客户信用管理,这样才能在签订合同时,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详细注明财务流程工作,避免出现应收賬款收不回或可能收不回的情况发生。20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缺乏经验,我国经济市场上三角债现象比较严重,严重影响到了企业健康发展,而当前市场上也存在着较多的“老赖”。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明确权责,将责任落实到人,增强销售业务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落实收款责任。同时,中小企业还要强化内部控制,为应收账款管理奠定坚实基础,避免因账款无法收缴而造成额外损失。
(三)健全产品存货管理
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产品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同时产品存货也占用了企业大量流动资金。为了保证企业资金快速回笼,相关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对产品存货的管理。在实际执行中,相关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规范原材料采购以及产品销售,施行全流程管理。同时,中小企业还应积极借助信息化平台,建立产品存货信息化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原材料和产品库存信息共享,从而更好地协调企业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和保管工作,切实提高企业对于产品存货的管理效率,加快资金回笼。
四、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
当前,影响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融资渠道较为狭窄。我国中小企业因为经营规模较小,无法进行内源融资,也无法上市进行股权融资,基本上不符合商业银行债权融资条件,导致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无法进一步扩大规模。要想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融资难问题,充分释放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首先,国家政府机构应下拨专项资金,解决相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其次,商业银商应制定出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并建立合理的担保体系,简化中小企业贷款流程,通过抵押和担保等方式增加中小企业信贷,解决其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再次,中小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获取第三方投资,从而解决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最后,国家还应制定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出宽松环境,以此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逐渐累积发展资金,解决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结语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在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大作用,但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因为发展规模较小,在财务管理工作上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影响到了企业长远发展。本文从增强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意识、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三方面,阐述了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完善途径,望相关专家学者予以批评指正;同时,也希望能够为相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完善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古丽萍.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8(18).
[2]王达.分析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功营销,2018(11).
[3]李娜.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4).
[4]张荷玲.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完善策略研究[J].财会学习,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