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
◆摘 要:中国的近代化历尽艰难,外界的刺激、内在的嬗变、新旧的冲突、革新的阵痛,在各种交织的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终走上了一条“器物—制度—思想”的渐进变革之路,何以中西方的近代化进程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结合政治史以“最小代价”来阐述中国的近代化道路选择的特征,以期解决历史课堂教学中这一重点、难点。
◆关键词:近代化;特征;“最小代价”
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谈到:“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这一言论不仅给明治时期的日本指明了方向,似也预言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坎坷与艰难。
何以中国的近代化走了一条“器物—制度—思想”的变革之路,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试以“最小代价”特征作为一条线索将政治史与思想史串并,以期更好地解释近代的“西学东渐”之路。
尚可守旧则不轻言革新,尚可修补则不轻言推翻,这一“最小代价”特征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体现尤为明显。
鸦片战争中国虽然战败了,但对于工业文明毫无概念的清政府,或将责之于地方的懈怠,或将归因于对手的侥幸,总之“清廷对于《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反应并不激烈,反而对中英两国文件采用平等体制感到不安”,故这次战败并未引起政府层面任何反思,遑论进行变革,而仅使林则徐等身在前沿、对“船坚炮利”有深切观感的极少数人开始萌生师夷长技的念头。
第二次鸦片战争则大大不同。帝都的沦陷、咸丰的出逃,使政府无法对失败再次侥幸视之,而清廷内部终于有了变革的声音。洋务派借“中体西用”拿捏住了变革的分寸而得到慈禧的首肯,长达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拉开帷幕。虽说顽固势力依然对办洋务不以为然,但近代化的车轮已经开始缓缓向前,所谓“同治中兴”也很快来临,列强与中国的关系则步入了一个表面上较为和缓的阶段。另一方面,以王韬、郑观应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也提出了更为激进的主张,然当器物之变成效未显,绝少有人相信中国需要一改祖宗之法以图自救,改制显然已经超出了“最小代价”的范畴而不可能付诸实践。从“不变”到“变”的成绩如何,历史在等待这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努力交出一份最终的答卷。
“不及格”——这是同为西方国家“学生”身份的日本给中国的洋务运动打的分,而公车上书则代表了民间对于这场运动及其结果的不认同。相较于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惨败对国民是一个更难以接受或理解的事实。民族的出路究竟在何方?阶级身份的差异让维新派能跳脱“中体西用”的束缚去深入审视制度的问题,对清政府的幻想又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造反”的极端。当资产阶级将目光投向日本去寻找造成两国差距的症结所在,他们也就有了明确的政治目标,康有为甚至提出“更新之法,不能舍日本而有异道……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
昙花一现的戊戌新政依然是以“最小代价”为前提的,不仅旨在保留清室,甚至未曾触及立憲这一根本问题,但即便如此,维新派和帝党的弱弱组合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依然不可能取得变法的成功。然而我们也必须认可,敢于将制度之变宣诸于口并力图实施,已经是资产阶级长足的进步,而当改良的道路被顽固势力无情阻塞,历史也终究会选择革命者去清除社会进步的障碍。
时隔三年,《辛丑条约》将清廷的反动性暴露无疑,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趋于汇流,但凡稍有觉悟的国人均认识到朝廷已经成为洋人的走狗,反帝必须反清,救亡必须反清!对于清廷而言,虽仍幻想以“新政”这一“最小代价”图得自保,但显然已是无力回天了。
孙文曾感慨道“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之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这一段话实为“最小代价”的绝佳注脚,虽然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的兴中会成立甚早,但革命被民众认可并成为趋势,只能是庚子以后的事情。从1895年广州举事到1911年辛亥革命,革命派终于走到台前并最终宣告清廷的覆灭,改良所无法达成的制度之变,至少通过暴力斗争获得了部分的成功。
然破旧不等于立新,所谓三权分立、民主共和成为一纸空文,在民主精神、宪政意识、法治思想均告阙如的中国,想要通过移植西式民主的方式对上层建筑进行手术来实现政治民主化显然是行不通的,在当时的条件下,奉天命的皇帝赶下台了,取而代之的只能是拳头硬的土皇帝,而专制统治得以安身立命的社会基础、思想基础仍根系发达,广大“臣民”即便心里愿意,也决不至于清楚地知道如何去扮演好“公民”的角色。
陈独秀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当旧思想成为社会进步不得不克服的障碍,近代化进程中的“最小代价”特征再一次得以体现,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以不可阻挡之势扑面而来……
综上,中国的近代化历尽艰难,外界的刺激、内在的嬗变、新旧的冲突、革新的阵痛,在一次又一次付出“最小代价”之后,终于也一步步将中国推到了社会巨变的前夜。而在教学中将这条线索完整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对近代化的领悟必能更进一程。
参考文献
[1]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2]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3]孙中山.建国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