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19-10-21 05:46袁枢桦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41期
关键词:配电网应对措施影响

袁枢桦

【摘  要】太阳能作为一种污染指数低的可再生资源,是代替化石燃料的最佳选择。当今世界,光伏发电迅速发展,其中以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并网光伏系统占主导地位,在被大多数城市居民使用的同时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的空间。分布式发电是指在房顶或楼顶放置不可移动的小型模块,借助太阳光的照射或暴晒,使其发出电能。这是一种绿色健康无污染又具有价值的再生能源。根据相关调查可知,目前全世界发电量高达80%以上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节能减排的特点,在一定范围内为相关行业带来了便利,还能在电网发生故障后及时供应发电,保障我国电力配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影响;应对措施

一、分布式光伏电源概述

使用可再生的太阳能进行电能转化时,可以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种获取电能的装置即光伏电源,其依托太阳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发出的热量,在电池板等装置的作用下,生产出电能,这种电能可以作为有效的电源供应给所需的人使用。光伏电源的装置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在共同作用下进行电能的发电与储存。这种电源的电压等级较低,在生产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使用灵活,尤其是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的居民而言,使用太阳能供电的效果好于电网供电,其应用优势非常明显。

在使用区域发电后,该电源可以独立使用,或者可以连接周边的配电网共同配电。其有着较强的地区适应性,储备的电能基本可以供应本地区人们的用电所需。但是在进行电能转化时,太阳能受气候等因素干扰,容易出现输出功率异常等情况,并网运行可能会对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使得电网的负荷调控无法顺利进行。现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对于分布式光伏并网工作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使得光伏电源需要按照要求进行并网输电,减少并网后的不利影响。要求指出,首先,并网后光伏电源可以为电网输送电力资源,且能够促使电网稳定运行。其次,接入的光伏电源数量需要控制,多个电源的总体影响较大,且接入的总容量需控制,不可超过上级变压器有效负荷量的1/4。最后,该电源的短路和额定电流的比值需要在10kV以上;根据电网条件、装机容量,确定并网电压等级,一般光伏电源的电压值处于8kV以下,或者低于8kV时,配电网的电压值即为220kV等。如果接入的低电压、高电压均符合并网标准,则可以先进行低电压的并网。因此,供电单位在本地区的供电中,根据该项标准对并网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找出影响电网稳定性的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规避处理,确保分布式光伏并网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二、分布式光伏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分析

(一)电网运行控制不佳

对于太阳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采用光伏并网来实现,但是大规模应用后,一旦供电环境较为恶劣,供电单位的工作人员无法对变化的并网功率进行监控把握,以及对于电能的负荷增长也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电力调度工作面临较多困难。太阳能发电受到较多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在发生严重的问题后,工作人员需要使用传统的手段进行发电,重新制定供电计划,这将无法保证人们的生活用电。如果并网后,配电网接入的分布式光伏电源较多,电网的调峰压力、调频将会受到明显影响,存在非常严重的峰谷差异。此外,在公共电网中,接入该种电源,使得电源点的数量、分布区域变多、变广,在电力系统无法对所有电源点控制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供电调控,加强电网的运行效率。但处理不当易使得电力系统的多个供电设备、电压值、电网调峰出现问题,控制效果不佳,最终造成配电网运行安全事故。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还会对供电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光照强度、设备质量的不稳定性,因此在日常供电中经常会出现线路短路、断电的现象,影响配电系统的电压起伏,造成电力系统运转出现故障,影响电力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在实际应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时,需要对地区的发电情况进行调查。

(三)孤岛效应

该问题多发生在分布式光伏电源与公共电网并网之后,在电网供电中,一旦其中的公共电网存在故障断电问题,无法正常给用户供电后,由于不能及时、快速地查找故障原因,而光伏电源的供电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使得诸多处于孤岛地区的用户无法有效用电,造成了孤岛效应。此时设备故障检修人员直接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此外,在孤岛效应下,主电网与该电网由于操作不同步,会出现严重的过电压问题。

三、分布式光伏并网对配电网影响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配电网建设

在分布式光伏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电网的基础设施。虽然原有的电网建设基础相对完善,但光伏发电是一种新的发电方式,需要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基础上,加强配电网建设,增加配电网系统功能,有效降低分布式光伏的影响。要明确分布式光伏接入的位置和方式,在城市配电网建设中考虑环保电网模式,确保光伏接入的稳定性。当电网发生短路时,分布式光伏将继续为周围环境发电,起到应急作用,以免局部故障影响整体。

(二)岛效应的改善方法

可以通过维修的方式检测到这个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故障排除。目前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是被动检测。当电网被切断时,该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逆变器的工作参数。如果检测到的输出功率与负载功率相差较大,说明存在孤岛效应。当两个功率值相差不大时,该方法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也可以采用主动检测的方法。在这种方法的檢验中,需要调整逆变器的参数以干扰电网的运行。如果检测不到这些干扰参数,说明电网没有孤岛效应。当出现故障时,逆变器的异常参数将远远超过标准值和调整值,从而可以检测到影响。采用主动检测方法后,检测人员可以获得精度较高的参数,但存在控制困难等问题。此外,还有故障信号检测方法。供电设备监测系统将在故障发生后及时发出光伏供电异常信号,工作人员可迅速调整或切断并网活动。目前,被动探测和主动探测相结合对孤岛效应的探测效果较好。

(三)电能质量损害的改善方法

在并网前,供电单位可以对光伏电源和各接入点的电能质量进行综合管理,并通过在线监测手段对电能质量进行检查。如果发现电压波动或大量谐波干扰,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加强电能质量的维护。

(四)利用电网容量和预测技术协助配电网发展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利用电网容量技术来辅助配电网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总配电网的容量相对较低。如果采用增容辅助技术,可以保证配电网故障时的连续供电。基于该预测技术,可以对故障进行预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定期维护,掌握配电网的实时情况,实现对故障的最有效控制,使分布式光伏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分布式光伏的利用效率,促进其发展。要形成科学合理的实施策略,确保分布式光伏在电力行业具有良好的发电环境和最佳的供电效果。

四、结论

面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供电问题,需要在全国各地区进行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应用推广工作,但是其在与配电网进行并网供电的过程中,供电单位需要对常见的问题多进行研究,以便能够在应用之前,通过合理的施工与调节,减少问题的发生率,并且便于配电网检修人员在供电期间发生故障问题时,能够准确找到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不断提高配网供电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秦睿,董开松,汪红燕,等.大规模光伏电站集中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电气自动化,2019,36(3):57-59.

[2]宋健,许喆,翟爽,等.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继电保护研究[J].山东电力技术,2018,45(10):27-31.

(作者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猜你喜欢
配电网应对措施影响
论10kv配电网运行及自动化系统的管理
基于Tabu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研究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基于启发式规则与和声搜索的配电网重构算法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10kV配电网现状及智能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