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迪 谭幕华 张昊 李晓萌
在传统的农产品市场运行模式中,农民生产出的农产品经由产地批发市场、批发商、消费地批发市场与农贸市场等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中,政府对生鲜农产品全流程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管,最后形成食品传递到饭桌,随着食品的改善,一些不法商贩对食品生产应用不良技术,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了伤害,要严格把控食品的质量以及细节问题,本文从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进行探讨。
长期接触食品污染物容易使人中毒,轻则耳晕目眩,恶心头痛;重则全身抽搐,危及生命。因此,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预防显得越发重要。但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食品包含多种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人的危害是不同的,区分不同物质对人的危害是开展预防工作的前提,可采取以下的检测方法以及技术进行分析。
主流食品检测方法和技术分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此方法是对原子状态的元素进行测量,对食品中的金属元素以及非金属元素进行检验,是对待测元素发出的特征谱线会被标准样品的原子蒸汽中含有的基态原子吸收,再测定其辐射光的强度减弱差异情况,通常样品所含元素跟强度减弱程度是成正比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法检测食品中的一些不确定元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食品检测技术最为重要的测试方法,它能将微量元素测试出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重点在于怎样控制检测样品中待测物的含量。
食品微生物检测
食品微生物检测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法以及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等进行检查,检测出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同时参考卫生标准,对食品的质量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水和空气是微生物形成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食品中的蛋白质以及肉类等,是微生物繁殖的最佳之地,微生物的增长会加速食品的腐败速度,这就要求食品检测人员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要确定微生物检测目标,在检测时,主要是对食品中菌落的数量以及一些致病菌的菌落数量进行检测,同时对于每个食品的检测也会有不同的规格,在进行微生物检验时,要参照数据表中的检测数量。因为每个微生物以及菌落检验的数据都是不同的,根据数据表进行检测,可提高菌落以及微生物的检测的准确度。
现存食品检测问题
检测人员从业素质较低
在现阶段中,食品检测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①一些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不高,导致检验数据不太准确。②多数生鲜农产品为非标品,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易腐变质,且生产批次难以确定,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对生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管与监测,主要针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对其他质量安全问题则难以检测。③由于检测工作比较单一,待遇也比较低,在工作时会感到枯燥无聊,在工作兴趣不高,导致离职率高,在进行招聘时,大部分都是流动性人员,导致人员流动量大,素质方面没有办法管制。
检测监督力度不够
我国的食品检测力度并不高,大部分都是力不从心,农业农村部负责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及动植物疫病防控、畜禽屠宰环节、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负责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并及时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对于得出不安全结论的食品,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采取措施处理。由于部门之间环环相扣,部门间联系不紧密,职责分配不清晰,问责不明确。不同部门还存在执法重叠,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存在缺口的地方又无人问津,监管力度不足。
食品检测质量控制完善措施
规范使用仪器设备
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首先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保证仪器在使用时,精度能满足需求,同时,也要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在使用检测仪器时规范使用。
提高檢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对于食品的检测,目前出现了检测人员素质降低的情况,在检测时要从源头对生鲜产品质量进行把关,需严格甄选产品供应商。对选择的供应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协助生鲜产品供应商制定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方案,帮助他们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质量风险,在确保供货品质的同时,引导供应商转变追求短期利益的传统观念,使其充分认识生鲜产品质量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供应商与电商平台“捆绑”在一起,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确保生鲜产品的质量安全。从源头提升检测人员的素质,也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
完善食品检测方法
在完善食品检测时,需要引进新的方法,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同时也改变食品检测的缺陷,确保各检测领域的齐头并进。
加大相关证书审查力度
在食品检测时要对各个环节的经营场所、设备设施、配送制度、食品检测、仓储条件及工作人员的健康证明等条件进行审查,达不到相关标准的不予其准入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