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食品安全在近几年尚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食品质量依然达不到质量安全标准,对人们的生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食品安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及控制的策略,并给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的民生问题,因人们对于食品口感等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生产商向其中加入了各式化学品,在改善食品口感的同时延长保质期,但也造成了多种食品安全隐患。在食品安全问题愈发严峻的背景下,相关部门以及食品制造商一定要将安全控制作为最主要任务,以此保障人民健康。
食品安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食品安全体系中权责界定不明的情况较为突出,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间缺乏交流、各自为政,不仅容易导致职能交叉,从而导致工作重复和资源浪费,还会使相关的食品安全制度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甚至产生出现问题相互推脱的状况,为食品安全质量的提升带来不利影响。
微生物和疫病危害较大
要想保障食品安全,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对食品原料安全的重视。在整个食品供应流程中,食材需要经过生产、包装以及运输等,一旦在过程中受到污染就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此外,使用本就存在问题的原料也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例如将患病禽类或牲畜作为食品原料,其携带大量寄生虫、细菌以及霉菌等,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严重情况下会造成食物中毒。在诸多原料污染中,细菌性污染的危害最大,且影响广泛,污染程度重,现如今存在的安全问题大多是由致病性细菌造成的,常见的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以及肉毒杆菌等。
食品质量标准水平有待提高
相关法规不完善、质量标准水平不高等是食品监管以及安全监测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食品检测标准不统一以及要求检测项目的不完善会直接阻碍食品安全管控的实施和完善。在现存的食品安全标准中,并未将所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项目均囊括在内,这就造成了部分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安全威脅的物质没有列入检测范围,且监管力度不够,无法为安全把控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及控制的策略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问题并不仅是商业领域的问题,更是关乎人民健康的重要民生问题,是衡量国家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存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国家必须推行与社会发展相适的、保障食品安全的健全法律制度。针对已经存在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必须深入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加强对现有法规的研究,探讨完善法规的有效策略,并保证落实。不仅如此,还应加大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各式活动的惩处力度,严格食品审查流程,出现问题时追根溯源,并给予严厉打击。
严格原材料质量的把控
食品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国家应加大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宣传,提升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具体来说,检疫部门可以通过责任清单的建立对农户原材料生产过程实施严格监督,将质量检测和监督的责任细分到个人,进而提升人员的监督积极性;国家应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对农产品生产实施指导和技术监督;落实食品安全评级工作,对材料供应者进行等级划分,对存在质量不达标的供应者进行惩处,必要情况下取消供应资格并予以公示。
完善安全管控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管控体系的完善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质量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建立起一套食品溯源制度是关键。实现这一措施最主要的就是对食材来源、生产流程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利用互联网科技进行信息的保存、更新和共享。一旦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则可对食材相关信息进行查询,追根溯源,以此强化各环节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提升食品质量安全。
结语
食品安全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作为社会发展最基础的条件,食品的安全与否关系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国家和相关企业必须树立安全意识,从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完善安全管控体系等方面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管控水平,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简介:郭珊(1997—),女,湖北黄冈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食品安全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