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诊治

2019-10-21 06:42谢嗣青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诊断

摘要:该文对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具体介绍,为猪流行性腹泻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诊断;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8.088

0 引言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的肠道传染病。该病的基本特征为腹泻、呕吐、脱水以及食欲下降,各个年龄的猪只均可感染,其中哺乳仔猪、断奶仔猪以及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到100%。该病会对猪只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会引起生猪的死亡,进而给养殖场造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日常饲养中,做好猪流行性腹泻防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流行特点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通常存在一定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较为寒冷的冬春季节,近年,在炎热的夏季也偶尔出现猪流行性腹泻,一些养猪场甚至出现全年发病的情况。猪流行性腹泻的主要传染源为发病猪以及带毒猪,即使已康复的猪只其粪便也会长期带毒。如果猪场内的垫料、饲草以及水槽等、车辆以及各种养殖工具等被发病猪的粪便污染,都会成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传播媒介,易感猪群一旦与病毒传播媒介进行接触,都容易诱发感染[1]。

2 临床症状

猪流行性腹泻的潜伏期通常为5~8d。在患病初期,感染猪只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体温以及粪便均不出现明显的异常,但是会出现食欲不振以及拒食的现象,在持续1~2d后,病猪通常会出现呕吐以及水样腹泻的现状,其粪便的颜色通常为草绿色,有明显的酸臭味。仔猪患病后,通常会出现进食呕吐的现象,年龄越小的仔猪其临床症状越明显。感染初期的仔猪其吮乳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仔猪的水样腹泻更为严重,同时无法停止,使感染仔猪仅经过3~4d就会死亡。母猪发病后其体温升高,出现精神萎靡、厌食以及腹泻的症状,其腹泻通常需要持续4~7d。普通成年猪因其具备较好的体质,发病后仅出现腹泻、厌食以及呕吐的现象,同时绝大多数的腹泻3~4d便可自愈。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可见其病变主要发生于小肠,其肠管扩张,肠壁变薄并失去弹性,小肠内充满大量的黄色泡沫状液体。胃底黏膜大量充血,其上附着一层黏液,可见点状或者斑状出血。胃内容物的颜色为鲜黄色,同时伴随大量的乳白色凝乳块,在靠近幽门的部位可看到大片坏死区域[2]。病猪体形消瘦,皮肤颜色为暗灰色。

4 实验室诊断

4.1 RT-PCR法

RT-PCR法简便快捷,同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已成为猪流行性腹泻抗原检测的常用方法,在规模化的猪场内,采用RT-PCR法可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进行快速诊断。首先,需要采集病猪的小肠内容物或者新鲜粪便,提取其RNA,并对提取出的RNA进行反转录,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基因引物的作用下对cDNA进行PCR扩增,测序比对扩增产物即可确诊。

4.2 胶体金检测技术

胶体金检测技术是近年在兽医临床上得到較多应用的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的快速检测手段。其主要原理是将自制的抗SPA多抗血清包被NC膜作为质控线,而将体外表达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蛋白抗原作为检测线,进而制备成一种可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的快速诊断试纸条。胶体金检测技术不仅简便快捷,同时适用性较强,仅5~10min可获得检测结果,适于基层使用。

4.3 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法

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法在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进行检测中,不仅快速,同时检测的准确率较高。取腹泻时间为48h内病猪的小肠部位,将其制作为小肠冰冻切片或者小肠黏膜抹片,将其风干后采用丙酮进行固定,加入荧光染色剂,对小肠的病毒抗体进行染色标记,对其封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果出现被染色的感染细胞,则可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

5.1.1 防寒保暖

猪流行性腹泻极易引起产房内哺乳仔猪较高的死亡率。由于仔猪在刚出生时,通常其大脑皮层并没有得到健全的发育,利用神经系统对体温进行调节的能力较差,因而必须要做好产房仔猪的防寒保暖工作。一方面,可将红外线保温灯悬吊于保温箱内,进而对仔猪的背部进行保温;另一方面,可将木板铺设于保温箱底部,将仔猪的腹部及产床铸铁进行有效隔绝,将电热板铺设与木板上方,进而对仔猪的腹部进行保温,实现产房内局部保温的目的。在保育舍内,可采用塑料薄膜将窗户封闭,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进而提高保育舍内的温度。采用煤炭等各种能源的燃烧提供能量。但是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因此,必须做好通风换气以及管道的输送工作。在生长舍内,可栏舍的外周用塑料薄膜封闭,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在栏舍内部可搭建一个木板棚以供猪群休息,通过局部环境的保温实现防寒保暖。

5.1.2 科学饲养管理

要保证猪群日粮配比均衡,同时定时定量饲喂,不得为猪群喂食发霉变质的饲料;做好圈舍内的清洁卫生以及消毒工作,将粪便以及排泄物及时进行清除;做好圈舍的通风换气工作,进而保证圈舍内的湿度[3]。

5.1.3 基础免疫

做好母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瘟以及口蹄疫等基础免疫工作,可有效提高仔猪对外界的抵抗力。在妊娠母猪分娩前夕,为其进行免疫接种其血清中的抗体会迅速浓缩至其初乳中,仔猪及时吃上初乳,即可获得高浓缩的免疫球蛋白,进而提高抵抗力。

5.1.4 免疫接种

针对猪流行性腹泻,仅为其接种一种病毒的疫苗,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应为猪群接种几种病毒的多联疫苗,如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三联弱毒苗及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弱毒苗。

5.1.5 严格控制种猪引种

养殖户应尽量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如果确需引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确保检疫合格后对种猪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确保其健康后才可进行混群饲养。

5.1.6 控制传染源

要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传播途径彻底切断,对传染源进行有效控制。一旦发现可疑病猪,必须立即对其进行隔离治疗,对其污染过的圈舍、饮水、饲料以及设备、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严格禁止饲养人员串岗串场。对病死猪的尸体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

5.2 治疗

针对猪流行性腹泻并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因而通常对其进行综合治疗。首先,可通过5%的葡萄糖、0.9%的氯化钠以及0.2%的碳酸氢钠进行及时补液;其次,可在猪群的饲料中加入免疫多糖,帮助病猪尽快康复。如果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西药是将1g的庆大霉素拌入10kg饲料中,2次/d,连续3~5d;中药是将15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木香、10g黄芪、8g煨诃子加清水煎煮后为病猪灌服,2次/d,连续3~5d。

6 结束语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一旦发生会给养殖场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做好该病的预防及治疗工作,以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蓉.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防治体会[J].中国动物保健,2016,18(10):61-62.

[2]袁定胜.浅谈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畜禽业,2018(1):6-7.

[3]韩学宏.猪流行性腹泻及其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2017(11):18-19.

作者简介:谢嗣青(1984-),云南西畴人,大学本科,中级兽医师。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诊断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探讨
浅析大豆食心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