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猪场的养殖规模和效益由猪养殖的细化管理能力决定,是猪场的重点研究对象。该文针对公猪、母猪和仔猪3类,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以促进猪场的发展。
关键词:猪场;细化管理;饲养技术;不同时期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8.056
0 引言
随着猪养殖产业的发展以及市场对猪肉制品的需求量,猪养殖的细化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影响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同时,猪养殖的饲养技术是饲养猪产业的重要的技术支撑,也是猪养殖经济效益的保障。提高猪产品的饲养技术不仅能提高生产的效益,也能作为扩大市场的基础,取得更大的市场和经济收益。因此,本文介绍了种公猪、母猪和仔猪的养殖细化管理和饲养技术。
1 强化种公猪的细化管理与饲养技术
1.1 品种选择
种公猪的选择十分严格,不仅要考虑该类种公猪的品种特性和遗传特性,还要考虑该类种公猪是否发育良好、是否为表型特征标准的优质公猪。种公猪的遗传特性对于猪场中猪群品种的改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种公猪时必须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饲养条件以及管理条件。在选择种公猪时必须要选择正规、合适的种猪场,选择的种猪要具有明确的基因遗传特性以及该种猪的系谱,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种公猪的高标准[1]。
1.2 营养补给
为提高种公猪的精液品质、保持其旺盛的性欲,种公猪的日粮应含有16%粗蛋白和0.8%赖氨酸,并给种猪的饲料中加入适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不足会导致公猪睾丸发生萎缩,严重缺乏会导致其丧失繁殖的能力。因此,种公猪饲料要掌握好各种营养物质的调配比例,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影响公猪精液质量和数量的物质是蛋白质,因此猪场在饲养种公猪时,要适当地增加蛋白质。合理安排喂养量,每头种公猪每天饲料喂量控制在2.3~2.7kg,并且提供充足和干净的水源。
1.3 日常活动管理
对种公猪进行单圈饲养,给种公猪足够的活动空间,远离母猪舍,在饲养、运动、清洁和休息等方面进行統一制度化的管理。每天坚持让公猪适当运动,夏天可在早、晚,冬天要在中午进行,每次运动1~2h,以增强体质,提高繁殖机能。保持猪舍的清扫卫生,预防疾病的产生,加强种公猪的运动量,增强种公猪的抵抗力。对于成长中的种公猪,要定期对其重量进行动态监测,种公猪不宜过肥过瘦,要保持中上等的重量。
1.4 提高种公猪的繁殖能力
提高种公猪的繁殖能力,重要的就是提高种公猪的性欲和精子质量。保证种公猪合适的运动量,增强种公猪的体质,可以提高种公猪的性欲和精子的质量。对于种公猪的取精作业不可太频繁,如果过于频繁,精液会出现密度低、活力差等状况;如果取精作业次数过少,也会产生相应的问题。因此,对种公猪的精子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选取合适的时间和发育状况对种公猪进行取精作业,种公猪在青年时期,可以每周进行一次取精作业,当种公猪成年后可以将频率增加到每周2~3次。
2 强化母猪的细化管理与饲养技术
对母猪要进行分阶段的管理和饲养,可以分为空怀期、怀孕期和哺乳期,根据母猪的不同时期进行科学、有针对性的管理和饲养[2]。
2.1 空怀母猪
空怀母猪指的是生产仔猪断奶后到下次配种受孕前的时期。在生产中要给予空怀母猪足够的重视,可以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促进母猪发情排卵,该措施可以相应地提高母猪的受孕率和产仔数以及生产高质量的仔猪。根据空怀母猪的体重和大小进行划分圈养管理,避免出现争斗现象。同时,在日常活动中,加强空怀母猪的运动量,增强母猪体质,有效促进母猪发情和排卵,同时定期对圈养区进行清洁打扫,降低感染疾病的几率。对母猪的发情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的检测,对某些长期不发情、不产仔等行为的母猪及时进行淘汰,同时不断地补充优质母猪,通常每年有30%~40%的母猪淘汰更新。
根据实际情况对母猪进行合理的饲养。空怀期的母猪进行饲养时要注意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状况,如果出现由于营养物质过多体重过大、体型过于肥胖的状况,应采取限制性饲养,保证母猪健康正常的身体状况,避免母猪出现受孕低、难产以及流产的不良后果。如果出现瘦弱类型的母猪要适当饲喂营养物质较多的饲料,促进母猪身体状况的恢复。
2.2 怀孕母猪
怀孕母猪指的是配对成功后一直到分娩之间的时期。该时期的母猪应引起重视的是保胎,尽量避免出现流产的现象,减少母猪产仔畸形率和死亡率,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健康率,同时还要保障母猪处于健康良好的状态。母猪在受孕18h左右,就会形成胎膜、胎盘,该时期的管理和饲养措施十分重要,如果出现饲养等其他方面的问题,会直接出现受孕失败的情况。要对孕期母猪进行科学性饲养,保证胚胎的健康稳定成长。在孕期内的母猪定期进行相应的运动,增强体质,避免产仔时出现难产的现象。
怀孕期间母猪的饲养要根据怀孕的前中后期进行差异性饲养。在母猪怀孕初期,饲料中可以适当地增加富含蛋白质的营养物质,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在怀孕的中期,可以增加饲料的喂养,增加母猪的营养,怀孕的后期通过增加饲料中的能量、蛋白浓度(从怀孕料改喂哺乳料或者怀孕后期料),增加母猪的饲喂量,以增加仔猪初生重,即平常所谓的“攻胎”,在母猪怀孕95 d开始攻胎比较合理。在怀孕期间的母猪,要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适当地调节环境温度,为母猪的产后护理提供合适的环境和充足的营养物质[3]。
2.3 分娩和哺乳母猪
即将分娩时,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提前1周左右对产房区进行消毒工作。母猪在分娩前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管理者及时观察并且将待分娩的母猪转入产房,使其适应产房环境。当母猪进行分娩工作时,遵循母猪顺产的原则,如果出现难产现象时,及时采取必要的助产方式,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分娩结束后,对母猪做好产后护理工作。饲养哺乳期仔猪需要母猪进行母乳喂养,加强母猪哺乳期的喂养工作,可以有效地保障仔猪的健康成长,饲养人员要将饲料转换成哺乳期饲料,强化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促进母乳的分泌和母猪身体的恢复,出现少乳或者无乳现象时,可以进行人工催奶。
3 强化仔猪的细化管理与饲养技术
对仔猪的细化管理和饲养主要分为4个关键时期,分别是出生后、开食补料、断乳前的独立生活和断乳后仔猪的喂养。
3.1 生长特点
仔猪在生长的前期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很高,出生3d就补充铁剂。仔猪在生长前期个别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全,因此对饲养技术和饲料要有较高的要求。
3.2 出生后的要求
出生后要饲养相应的乳食。该时期要保持仔猪生活环境的无菌,给予适当的生存空间,适宜的温度,给予仔猪合适的护理工作。
3.3 开食补料时期的要求
开食补料时期要重点抓养料的质量。该时期要保持仔猪充足的母乳量,喂养相应营养物质补充母乳不足的情况,通常在16~17日龄就开始用教槽料调教饲喂。
3.4 断乳前独立生活时期的要求
断乳前的独立生活时期对仔猪十分重要,饲养员重点做好喂养饲料和母乳的转化,这是为仔猪以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的重要时期,是后期生长必然经历的过程。
仔猪是猪场繁殖作业的一个重要的结果,仔猪遗传种公猪和母猪相应的品种特性,同时也促进猪场的经济发展。
4 结束语
本文对不同时期猪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具体的公猪、母猪和仔猪的细化管理和饲养技术,提高猪场的品质,为猪场的养殖管理技术高效发展建立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光余.猪养殖的细化管理与饲养技术研究[J].农家致富顾问,2015(14):42-43.
[2]伏国伟,米琳华.猪场的细化管理与饲养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6):115-116.
[3]田东.规模猪场母猪饲养管理技术有效性探究[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2):111.
作者简介:吴俊穗(1966-),男,福建人,本科,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