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荧 郭续华 郭倩
摘 要:油麦菜是一种尖叶型叶用莴笋,其质地脆嫩,口感清香,营养价值较高,是家常青菜之一。其以春秋季栽培较佳,生长快、病害轻、品质好、产量高。从品种选择、栽培要点、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油麦菜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油麦菜;丰产;栽培技术
1 品种的选择
在种植油麦菜的过程中要重视品种的选择,应选择适应雨水多、湿度大、抗病能力强和产量高的品种。现阶段使用较多的品种为无斑油麦菜和大尖叶等。
2 栽培方式
在栽培的前期阶段,要选择地膜覆盖的方式进行防草栽培。由于每年的7—8月间紫外线比较强,尤其是晴天或雨后的大太阳易造成地膜温度较高,油麦菜的叶片很容易受到伤害,影响其品质。在此阶段需用大棚遮挡[1],后期可以进行裸露栽种,以此降低种植的风险。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播种育苗
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的4—7月。建议采用移栽育苗的方式,苗龄在25~30 d之间。
3.1.1 育苗
建议选择钢架大棚,也可以选取小拱棚,大棚栽种的目的是防雨和遮阳。育苗棚中的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含有有机质,同时具有保水和保肥的功能。在播种之前需要加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在充分搅拌的基础上对土壤进行科学的消毒。
要使用专业的育苗基质,同时加入一定量的复合肥料,充分搅拌之后再用水打湿,之后装盘备用。选用120孔的育苗盘最为合适,还要注意使用适合的苗床。在播种前15 d使用一定的药量进行喷洒,之后用塑料薄膜盖严床土表面,闷5~7 d后解开薄膜。
3.1.2 种子的处理
油麦菜发芽的温度为15~22℃,为了保证出苗的整齐,应该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装入网袋中在水中浸泡5~6 h,取出后用湿毛巾或纱布进行包裹,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催芽。
3.1.3 播种
一般情况下采用撒播,将种子和干细土以1∶2的比例搅拌均匀之后撒到床面上,注意不能太密,影响油麦菜苗的生长,造成弱苗。播种后用石谷子和细沙土进行覆盖,对厚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之后及时洒水防止苗期病虫害,最后使用薄膜覆盖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3.1.4 苗期管理
播种后需要密切观察幼苗出土的情况,当幼苗70%出土时要及时揭开地膜,同时控制温度,避免幼苗徒长。遇晴天高温时要及时增加通风的时间,避免温度太高影响幼苗健康生长。在幼苗出齐后的7 d结合生长情况适当增加苗肥,必要时适当施入尿素等,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
3.2 整地施肥
在每年的冬季进行深耕翻土,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定植前要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和复合肥。如需覆膜,要在淋透雨水之后及时覆盖地膜,等到晴天再进行定植。
3.3 定植
前期温度低时,苗龄30 d左右即可定植,中后期温度升高,在苗龄25 d时进行定植。定植的时间一般选择在5月上旬到8月下旬雨后晴天的下午进行最好,定植的密度保持在4~8行之间。
3.4 田间管理
油麦菜具有根系浅、吸收能力较差、耗水量较多、比较喜欢潮湿地区的特点。在定植后要进行浇水保证湿润,之后结合天气情况再进行适当的浇水,如遇连续晴天需要及时浇水,时刻关注油麦菜苗的生长情况,结合中耕松土,为根系的生长奠定基础。再结合田间生长的实际情况喷施叶面肥,增加叶片的厚度和叶片颜色,增强抵抗力。在雨水比较多的季节,应重视预防性用药的使用,避免霜霉病的出现。发现病害要及时用药,避免大面积的扩散,造成产量的降低。
4 采收
不同的季节油麦菜的生长周期也不相同,通常在定植后的25~45 d内进行采收。其中,5—6月份温度较低时,生长期为40~45 d采收效果较好;7月份温度较高时,生长期为25~30 d,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采收。在进行采收的过程中从基部将整株割下,之后装筐上市。
5 主要病虫害防治
油麦菜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不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比较常见的虫害有美洲斑潜蝇。
5.1 霜霉病
霜霉病感染大田和苗期,以大田为主。在高温、高湿和连续雨天很容易发生。发病初期叶片部位出现水浸状圆圈,之后呈现不规则的病斑,湿度较大时出现白色的霉层。如遇连续下雨天氣时,要在间歇性的晴天及时用药,在发病的初期阶段使用一定量的甲霜灵锰锌或烯酰吗啉,或交替使用一定量的霜霉威。如果病害严重,需连续喷洒2~3次。
5.2 褐斑病
在褐斑病发病的初期阶段,叶片呈现水渍状,之后逐渐形成圆形和不规则的褐色病斑等,中央呈现灰白色,边缘呈现黄褐色,病害严重时致使油麦菜失去商业价值。此外,如氮肥使用过多也易暴发该种疾病,因此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很重要。在施肥的过程中还应该适当增加叶面肥的施肥量,保证营养的均衡,从而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5.3 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的成虫和幼虫都会对油麦菜的叶片造成为害,幼虫主要取食叶肉部分,之后严重影响整个叶片,一旦出现美洲斑潜蝇虫害,将使整片叶子失去光合作用,必须及时清洁田园,消灭虫源。
参考文献:
[ 1 ] 周娜,陆景伟,郑阳,等.油麦菜丰产栽培技术[J].植物医生,2017(4):28-29.
(收稿日期: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