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萍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报名参加了吟诵学习,成了“吟诵高级研修班”的学子。作为一线教师,除了兢兢业业搞好教学,能有机会在上班之余学习钻研古诗词吟诵,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小确幸”!
步入吟诵学习伊始,我总觉得古诗词吟诵咿咿呀呀,没有规律、声韵可寻,学起来觉得困难,不像诵读,只要对诗词理解了,注入一定的情感进行诵读即可。经过一两次的学习,老师们叫我们学会调整气息,并对吟诵的总体要求进行了讲述,但每个人的吟诵都是不一样的,除了固定规则,没有音律可寻,这让我更加像极了一只无头苍蝇,总觉得吟诵的味儿不对。直到有一天,吟诵班的导师田老师告诉我们,如果觉得规则把握不好,就选取一个风格的调进行模仿学习,之后,我便走上了“模仿徐调之路”,在反复学习并倾听徐调之后,自己似乎找到了点儿吟诵味儿,慢慢地就喜欢上了吟诵!
在吟诵的学习途中,有导师们的指导,有同学们的陪伴,每天班级吟诵群的“交作业”——上传吟诵录音,是我们交流学习最多的时候,学习彼此在吟诵上的优点,互相汲取力量!我在这样一个有着浓浓的凝聚力的班级里快乐地学习着吟诵,渐渐地,也想把这样一种充满乐趣的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教给孩子们!
在我以往的古诗词教学中,总是进行着一种常态教学,读、诵、背、理解诗意等步奏。而现在我尝试着以“趣”为导火索,不断地利用晨读和午读时间给孩子們讲吟诵规则,带着一定的手势,领着孩子们吟古诗……没多久的功夫,孩子们对吟诵来了兴趣,课间也能听到孩子们在哼吟诵调,如唱歌一般。趣味性来了,孩子们自然就不会排斥这种学习方式了,就这样,我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了吟诵学习的乐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