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景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护患纠纷中护士的心理应急与对策。方法:在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随机选择12例护患纠纷案例作为调查对象。在回顾分析护患纠纷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发生护患纠纷后,针对分析护士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跟应对措施。结果: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后,很好的减少了护患纠纷发生率,并且从根本上减少了护士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结论:在降低护患纠纷的过程中,护士树立一个正确的心理应激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护士实现自己压力缓解以及自信心增强的主要途径,也是重要的表现,并且,树立正确的心理应激,以此提升工作效率,整合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字】护士;护患纠纷;心理应急;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297-01
本次研究选择7例护患纠纷案例作为调查对象。旨在促使护患纠纷中,提升护士的正确面对能力,进而实现心理压力缓解能力的提升,在纠纷发生的过程中,可以保持一个积极的心理应激状态,以此为基础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
1 基础资料分析跟方法
1.1基础资料分析
于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随机选择12例护患纠纷案例作为调查对象,回顾分析12例护患纠纷案例相关基础资料。调查我院55名护士,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50岁,平均年龄大小为(31.24±2.33)岁。分析其文化程度得到:11人本科学历,25人大专学历,19人中专学历;分析其职称得到:10名主管护师,18名护士,23名护师,4名副主任护师;护龄最短为3年,护龄最长为31年,护龄最平均大小为(16.22±3.16)年。
1.2方法
从根本上分析本院护士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心理健康症状自评(SCL-90)量表为基础,设计相关的问卷调查表,使用的指导用语需要规范跟统一,详细的解释本次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统一收回问卷结果。设置以下2大项20个条目,第一项是正性心理应激,第二项是负性心理应激,100分为总分,总分超过<75分的,那么就代表存在明显的不良心理应激,其中,统计分数越低,那么结果就表示存在非常大的不良心理应激。
1.3护士不良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
第一个是护士方面的因素。在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对于现阶段存在的护患纠纷,因为护士方面的影响因素产生的占56.4%~73.1%。对于本组选择的案例资料来说,造成患者投诉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个是护士跟患者之间的不良沟通,第二个是护士掌握的操作技术,第三个是护士的服务态度等。每天医院来往病人数量颇多,护士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患病人群,因为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压力,导致护士心理和精6神两个方面存在崩溃的情况,压力非常大,这是造成纠纷发生的主要一个因素。
第二个是患者以及医院方面的因素。在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患者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实施护理工作的价值,针对主观要求,干预护士工作,联合分析患者的生活背景、患者的修养、患者的文化程度等,如果存在不同的护理需求,那么就需要差异化医院的护理工作措施。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患者因为存在病情恶化的情况,减少护士工作方面的疏忽,减少潜在风险,减少不良应激,防止激化双方矛盾。
第三个发生纠纷时护士产生的不良心理应激情况。护士需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减少失误,在纠纷产生的过程中,护士会存在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态度则非常的愤怒、不冷静。以此存在明显的精神紧张问题、恐惧问题、思维混乱问题等,以此影响发挥正常的工作能力。
1.4解决措施
针对护士实际需求,实施针对的人文关怀措施,以此为基础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水准。护士需要从根本上树立一个正确的、合理的护理观以及人文观。针对培训护士的道德、人文等综合素质,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护理流程的不断规范,改善其自律性,以此为基础实现自身安全和保护意识的针对强化,对业务水平予以不断提高,练习关键的护理技术,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以此实现自己正能量的有效激发,在面对每位患者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一个正性心理应激去。
正确指导护士宣泄不良情绪,加强护患沟通。采取治疗药物可以实现患者痛苦的缓解,采取正确的语言,可以促使患者正确的树立积极态度。在上述基础上,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语言作用非常显著。所以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善其跟护士的沟通能力,并且掌握沟通技巧,以此实现护患关系的和谐,以此为基础,从根本上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2 结果
显著减少了护患纠纷发生率,并且从根本上减少了护士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
3 结论
我国医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人们不断增高了对健康的需求,传统形式的护理工作内容是负责患者躯体的痊愈,现在已经转向与重视患者心理、患者生理、社会康复等多个方面,讲究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医疗保健卫生工作中,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实施护理工作,可以完善疾病的预防、疾病的治疗和疾病的康复等。在医疗活动中,因为护士存在一些疏忽问题以及差错问题,这是导致护患纠纷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调查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得到,护理工作实质上是一种高压力的工作类型,护士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会对护理工作产生非常明显的疲倦感。在分析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我国护患纠纷发生率最低达到了3.61%,最大达到了11.72%。所以,我们需要认识到,在发生护患纠纷的过程中,护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纠纷问题,都会导致正常医疗工作秩序受到干扰,给护士造成非常严重的心理压力,之后产生非常多的不良心理应激情况,进而导致更深纠纷问题的存在。
综上所述,在降低护患纠纷中,护士树立一个正确的心理应激具有非常显著的重要意义,也是实现自己压力缓解的主要原因,实现自信心的增强,以此为基础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护理质量等。
参考文献
[1] 赵彩霞,崔学壹.护患纠纷中护士心理应激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01):91- 92.
[2] 裴霄,李丹琳.心理援助应用于护患纠纷的现状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04):118-120.
[3] 陳丽萍.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1):35 -36.
[4] 孙晓娜.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防范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 (25):39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