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椎管阻滞麻醉的副作用及防治

2019-10-21 09:49杨自力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下腔纳洛酮硬膜外

杨自力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285-02

1 减弱产力

1.1诱发因素

硬膜外局部麻醉剂量使用过多或者使用太早,会导致会阴部位没有感觉或者感觉迟缓,使得运动神经纤维阻滞明显,导致产妇向下屏气用力的反射状态受到阻碍,使得盆底肌肉无法正常运动。

1.2副作用

其一,影响胎位,生产前期发力会影响胎儿内旋,导致枕横位、枕后位发生持续性的改变,增加胎先露异常的发生概率,同时会提高剖宫产的概率。其二,影响胎儿血酸碱度,生产过程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向后推迟3h以内,不会对生产造成影响,也不會影响胎儿血酸碱度,但是第二产程如果推迟3h以上,便会影响胎儿血酸碱度。其三,影响产程,阻滞麻醉会使得产妇力量不足使得产程被延长,但是,也有人指出,因为麻醉的止痛作用,才能让产妇保持清醒,放松心情完成生产,促使缩短产程。其四,影响肩位产,肩位产与硬膜外止痛具有相关性,但是,并非是直接影响因素。其五,影响剖宫产,椎管内阻滞麻醉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剖宫产的概率,其中生产过程中产妇的体位和给药时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宫口开到2cm、4cm、5cm给药时,剖宫产的发生概率分别是50%、27%、0%,宫口开的越大给药越能降低剖宫产的发生概率。由此可见,产妇体位和用药时间会影响剖宫产的发生概率以及助产器械的使用概率。其六,影响助产器械的使用,椎管阻滞麻醉会加大缩宫素的使用量,以及增减阴道分娩过程中助产器械的使用概率。

1.3防治措施

给药时间:根据产妇实际情况,在恰当的时间给药,避免延长产程,在宫口开至5cm时给药更为合理,同时也会提高麻醉的效果。

联合用药:在给药过程中,可以根据产妇情况,联合使用剂量小的阿片类和局麻药物,形成药物之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减少单类药物的使用。

联合其他麻醉方法:可以在椎管阻滞麻醉的运用过程中,联合CSE麻醉法,前期在蛛网膜下腔注入一些阿片类药物止痛,避免影响脊髓运动神经,然后进行硬膜外麻醉,采取局部麻醉或者合并阿片类药物进行局部麻醉,控制产程开始后的痛感,该方法临床疗效显著,产妇可以下床活动,不会过多的影响产力。

采用罗哌卡因等新型麻醉药物。

2 低血压

2.1诱发因素

椎管阻滞麻醉,特别是经蛛网膜下腔进行的,会影响交感神经,导致小动脉扩长,使得外围阻力下降,增加静脉容量,导致子宫压迫增加,压迫下腔静脉,影响回心血量,导致心排出量减少,使得血压降低,从而引发低血压。硬膜外麻醉引发的低血压发生的时间比蛛网膜下腔阻滞更晚。

2.2防治措施

可以垫高产妇右臀部或者左移子宫,在发生阻滞倾向时采用平衡盐液进行静脉注射;针对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加强补液,采用5-10mg麻黄碱,提升血压以及血管壁张力,并采取吸氧措施,为胎儿提供氧气。

3 出现毒性反应

3.1诱发因素

硬膜外腔静脉丛丰富,插入导管后可能会误入血管中,用药前回抽能够有效避免。毒性反应主要由于以下原因引发:注射药物时冲开了血凝块、血凝块堵住导管尖端使得回血障碍等。

3.2副作用

其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嗜睡、头痛、心律失常、抽搐、血压降低等,严重的会引发室颤。

3.3防治措施

检查导管是否到位:采用2%利多卡因5ml,合并0.1-0.2ml的肾上腺素,两者为1:20万单位的比例,然后注射药物,如果药物注入了静脉中,则会引发心律异常,需要使用其他麻醉方法进行麻醉。

控制药量:孕妇硬膜外腔的容积会缩小,因此麻醉药物使用时要比正常人减少药量,15ml便能够满足需求。

避免高浓度局部麻醉:虽然浓度高的利多卡因能够快速见效,且具有良好的阻滞作用,但是为了控制药物使用量,无痛分娩不能使用0.75%的利多卡因。

4 出现尿潴留

硬膜外阻滞,因为会阻滞骶神经,导致膀胱内括约肌和逼尿肌功能不全,有22%的概率会引发尿潴留,在麻醉恢复之后会恢复排尿功能。如果无法缓解尿潴留,可采用留置尿管、甲氨酰胆碱、纳洛酮治疗。在麻醉过程中合理用药会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概率。

5 延迟性呼吸抑制

常见高位硬膜外麻醉,主要会影响患者呼吸储备能力,一般来说,不会影响静息通气。在患者血氧饱和度处于90%以下时,呼吸一定程度变慢时,考虑发生该症状。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分娩过程中采用1mg吗啡止痛,分娩后1h,给药后7h会引发呼吸抑制。静脉注射1mg纳洛酮能够缓解症状,然后采用0.4mg纳洛酮继续注射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呼吸抑制,纳洛酮的总剂量在8h内使用3.6mg。呼吸抑制存在许多的诱发因素,如果纳洛酮无法缓解症状,则采取对症治疗,给予吸氧等措施,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发现其他体征变化,则结合病情采取对症治疗。

6 头痛

常见于脊麻以后,穿刺针的粗细与该症状的发生息息相关。采用16号针误入蛛网膜下腔,引发头痛的概率高达80%以上,主要是因为穿刺导致脑脊液流出,降低颅内压,使得血管扩张。对症处理:患者取平卧位,进行补液,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镇痛药及镇静药,必要时注入等渗盐水,分次完成,5ml/次。

猜你喜欢
下腔纳洛酮硬膜外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PaO2、pH、PaCO2水平的影响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人文关爱护理与体位护理联用效果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剧烈头痛?
剧烈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研究纳洛酮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