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娟
【摘 要】本文通过参阅国内外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的相关文献报道,对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及制度因素,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改善手术环境、建设专业化护理队伍、加强风险防控及创新管理制度,以及提高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260-01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核心科室,具有技术水平要求高、工作节奏快、风险高、工作负荷大等特点,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居高不下,护患纠纷时有发生[1-2]。而手术患者安全是衡量医疗护理质量水平的新标准,也是医护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3]。因此,加强对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手术室的患者安全管理工作是指医护人员对可能影响患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能够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以达到减少患者安全事故发生,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的护理活动[4-5]。对手术室患者实施安全管理,有利于实现患者手术全程安全监管和无缝对接,保障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6-7],因此,了解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并积极寻找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意义重大。
1 手术室患者安全的影响因素
1.1 环境及仪器设备因素
手术室的合理布局及各种仪器设备的清点及新型高端仪器的使用和维修保养直接关系到临床手术患者的安全,成为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李燕[8]研究发现器械因素及手术室环境因素是手术室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蔡霞[9]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包括温湿度及无菌程度直接影响手术質量,高端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直接影响手术进程,手术器械能否定期保养也成为手术成功的安全隐患,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2 人员因素
护理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欠缺、护理专业能力不足及护理队伍人员短缺均成为导致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风险的影响因素。李跃荣等[10]调查发86.96% 被调查者反馈在手术室犯过错误。Candas等[11]调查发现75%的护理人员能够意识到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患者的重要性,然而只有40%的护理人员真正执行了术前的安全检查,执行力度较低,同时,护理人员欠缺、人员结构不合理等也成为影响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潘静等[12]研究发现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与技术水平与患者安全息息相关,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缺失的护理人员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如手术技术不够娴熟导致患者术后感染,夜间看护不够,导致病人跌落等。
1.3 技术因素
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人员的技术问题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冯玉娟[13]回顾性分析发现技术方面是造成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的危险因素,如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过于陈旧,更新不够及时,面对安全事故本领不足,应对风险的能力欠缺,护理管理方面缺乏操作性强的、合理的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如风险防控制度缺乏,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创新等。聂云[14]研究发现随着医疗水平的日益提升,先进设备的引入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加之护理人员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缺乏对新设备新方法的系统了解,容易出现技术性失误,都成为手术室患者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
1.4 管理与制度因素
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措施不到位、对潜在的风险缺乏预见性等,这些都时刻威胁着患者的安全。于菲等[15]研究发现管理不严或失控,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管理制度缺失,监督不足,相关护理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分工不合理等都成为导致患者安全管理出现风险的危险因素。江希可[16]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缺失,如缺少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不科学合理的排班等将使手术中突发状况的发生增加。
2 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的干预措施
2.1 改善手术室环境,实现仪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改善手术室环境,实现仪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将可以明显的降低手术室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许彤[17]研究发现改善手术室硬件设施,包括更换老旧的手术仪器,为患者提供无菌的手术环境,实施严格的手术器械清点制度,术后认真清点纱布、缝针、手术刀等器械,将有效避免手术突发状况的发生。白雪玲[18]回顾性分析发现,卫生整洁、光线充足、布局合理的手术环境有利于护士手术时精力集中,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对手术中的仪器及器械做好安全检查,及时更换和维修,提供便于物品清点的设施,如吸针板、脑棉板、腔镜器械袋等,可以将手术物品清点错误的发生率由0.216%降低到0.079%。
2.2 建设专科化护理队伍,实施优质护理
护理建设专科化护理队伍,提升护理质量是安全管理的基础。何秀兴[19]提出了巡回护士标准作业程序,该程序将巡回护士的标准操作步骤进行了细化和量化,严格指导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包括术前积极进行访视,术前手术物品的配备,手术当天要严格执行门前交接与核对、对患者进行心里支持,术中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术后完成整理和回访工作,巡回护士标准作业程序的实施,是护理人员的职责,避免了护理工作的随意性,减少工作中的遗漏和差错,有利于手术室患者的安全。龙晓红[20]指出应该对手术室护士实施全方位管理,包括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讲座,定期更新手术室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库,展手术经验交流会,探讨复杂手术的风险防控措施,提高护理技能。
2.3 强化风险防控,实施健康宣教
通过对手术室患者的多渠道的风险防控,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不断提高,护理计划更加全面,通过健康宣教,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不断提升,护理措施更加恰当,安全性更加可靠。赵静[21]选取150例手术室患者,研究了风险预案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采用风险上报制度,干预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潘玉琴等[22]采用澳大利亚风险管理标准进行研究,发现新的风险防控标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袁文芳等[23]研究发现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观察组患者和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4和3%,且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即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4 健全管理制度,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将手术室安全管理以流程优、制度化、标准化,使常规、简单、琐碎及片面的护理工作转為全程、多层次及全面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了手术室患者的安全质量。李小嫩等[24]指出可以对患者实施一种创新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包括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完善术前准备及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干预后发现,新的管理制度下的手术室患者的差错事故率显著降低。李宁[25]报道了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层级管理模式,将护理人员由上至下分为四级,然后分别分配层级管理目标,将每一个层级护士每一道工序中的具体工作贯彻到实践中,不仅激发了护理人员的潜在能力,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 小结
手术患者安全是衡量医疗护理质量水平的新标准,也是医护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加强对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对手术室患者实施安全管理,有利于实现患者手术全程安全监管和无缝对接,保障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研究发生环境、人员、技术及管理制度均对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产生影响,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改善手术环境、建设专业化护理队伍、加强风险防控及创新管理制度等方式来提高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跃荣,易凤琼,赵庆华,等.手术室护理人员手术安全管理态度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0(20):49-51.
[2] WeaverSJ,LubomksiLH,WilsonRF,etal.Promotingacultureofsafetyasapatientsafetystrateg y:asystematicreview[J].AnnInternMed,2013,158(5):369-374.
[3] 张岚,马淼,何碧莹.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3556-3558.
[4] 傅光敏.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 (16):2333-2334.
[5] 高影.探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 (7):250.
[6] 唐燕红.手术患者在手术室的安全防护措施[J].医学信息,2015,28(43):306.
[7] 周秀娟.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9): 2317-2320.
[8] 李燕.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6):118-119,128.
[9] 蔡霞.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阻碍因素及处理对策[J].大家健康,2017,11(20):237 -238.
[10] 李跃荣,赵庆华,闵苏,等.手术室护理管理人员对手术患者安全管理态度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7):844-847.
[11] Gürsoy A, Canda? B, Güner ?, et al. Preoperative Stress: An Operating Room Nurse Intervention Assessment [J]. J Perianesth Nurs, 2016, 31(6):495-503
[12] 潘静,朱佩芳,朱梅华,等.护理工作中病人安全与风险控制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24):2958-2961
[13] 冯玉娟.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 20:46.
[14] 聂云.探討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14:68- 70.
[15] 于菲,杨静.手术室中患者的风险因素分析和护理安全管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33(1):185-187.
[16] 江希可,杜静环,董玲杰.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6):1294.
[17] 许彤.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4):253.
[18] 白雪玲,王元,江燕华,等.SHEL模式在手术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9):664-665.
[19] 何秀兴.巡回护士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4):92-93.
[20] 龙晓红.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患者不安全因素的预防作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4):942-943.
[21] 赵静.手术患者护理风险预案上报制度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6):31-33.
[22] 潘玉琴,徐维虹.澳新4360标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筛查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6,31(12):42-44.
[23] 袁文芳,陈俊,王全平.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9):109-110.
[24] 李小嫩,邓敬仪,张海霞,等.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在减少手术患者差错事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83-84.
[25] 李宁.层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