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班主任除了具有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魅力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谋略和应对技巧。学会用智慧、谋略洞察学生心理,去管理学生,让学生心悦诚服。
关键词:兵家智慧;知已知彼;招兵买马;声东击西
在班级工作中,我最崇尚的教育理念是:借情寓理转化学生。我教育学生是:重视南风效应,攻心不攻城,班内事情自我处理。而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班主任除了具有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魅力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谋略和技巧。因此,我努力将一些兵法活学活用之,在工作中尝到了不少的甜头,也收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知已知彼
“知己”。就是班主任能对自己来一个全方位的透视,对自己的长处、短处和工作特点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据此而向同事、同行、同学虚心请教、取长补短、不断地完善自我,求得更高的自身价值。“知彼”。就是班主任通过多种途径,深入、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力求做到分门别类地形成书面材料,使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在班级管理中,我所采用的了解学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调查法。这项工作进行得越早效果越好,最好在新生入学时就马上着手进行。我的做法是,新生一入学就用“问卷”进行全面调查,再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有选择地采用“谈话法”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然后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而了解他们的各方面情况。
(2)谈话法。这是一种每位班主任最常用的了解学生的方法,但是,作为了解学生的方法,它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做好如下三点:第一,谈话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对所要提的问题和谈话的方式要根据需要精心地设计;第二,对谈话的内容及结果要作翔实的记录。第三,事后要与“问卷”所得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3)作品分析法。这里的“作品”指的是学生本人创造的作品,如作文、日记、绘画、所书写的文字等。既然是他本人的作品,那么,他本人的能力、倾向、特性、情感状态等都可能从中无意识地反映出来,具有很大的可靠性。如仔细阅读和有选择地记录每个同学或部分同学的作文、日记,必能从中发现某些蛛丝马迹。虽然交给老师的作文、日记往往有许多“伪装”的成分,但也一定会有许多“漏网”的潜意识的反映,这正是我们所必须抓住不放的“精华”。
二、招兵买马
为了使整个班级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也为了让每个学生成长得更好更快,改变了班级管理中单一的模式,以“招兵买马”民主组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队伍中来,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果。其步骤如下:
1.“招兵”。所谓“招兵”就是在班级管理中设立小班主任——“兵”。“兵”的确定,可以由班主任指定或同学推荐,也可以由学生自荐,可根据某一段时间的学习、工作、活动的重点确定。如这一周轮到本班清洁值周,可安排关心集体、指挥能力强的同学做小班主任;本周要复习考试了,可安排学习有经验的同学做小班主任,让他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时间安排等带动同学们。这样有利于班级工作,也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我在班上的班务日记里搞了个“小班主任”專栏,上面写着:“本周我是小班主任—”,横线是写名字的地方,名字是同学自己写上去的。如果不是自荐,有的同学很早就来到教室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怕晚了轮不到。在民主的环境里,每一位招来的“兵”都能从“将领”的位置感觉自己的与众不同,无论多么调皮的学生在自己任职时都能当好一个“兵”,使班级的管理工作有一个中心和重心;同时,在管理上,好点子也层出不穷,有的“小班主任”采取对“重点防范对象”即是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了“双规”,防止其“作案”;有的使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去赢得全班同学的服从;有的使用奖励的办法;有的实行“中央集权,分散管理”的方法,总而言之,各有各精彩。
2.“买马”。班级是由不同的小组形成,作为班级组成基本单位的小组总是被动地组合在一起,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组内部会出现各种矛盾,这时候,无论作为班级领头人的“兵”是多么的强,也不能使“群马”臣服。根据这一情况,我确立了民主“买马”这一措施,就是让八个通过竞争产生的学习小组的小组长自由挑选自己小组的成员,以便他们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接纳,共同前进。在“买马”时,八个小组长神气得站在台上,他们将挑选与自己情投意合的“马”,台下的“马”忐忑不安,唯恐自己落选。挑选的先后,无疑是给每个人一个准确的坐标定位。优先被选中的,他们充满自信,觉得自己是“千里马”,组长是“伯乐”,愿为小组的明天立汗马功劳;落后被选取的,明确自己的境况,对组长的收纳感激不尽,下定决心,一定争气。自信与自尊使大家同舟共济,学生通过双向选择二组合的小组,相互的信任铸造了共同的愿望“为小组争光,为组长争光”,将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原意是利用敌人情志混乱、缺乏判断力时,灵知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的战术,攻其不备。借用“声东击西”作为班级管理中的策略,就是对班级出现的一些事件不作正面回应,而是隐藏主要目的,使教育对象产生错觉,从而在最有利的时机实现教育者的真正目的,出奇制胜。如,一天,俩学生在打闹上,在值日学生开门时,一把撞过去,钥匙掉落在地,另一个学生顺势一脚,钥韪滚进门里面去了,这下教室门没办法开了。我到了之后,露齿一笑,假装没看到那俩熊孩子既紧张又强作不在乎地样子,说:“今天这节是作文课,看来你们给我找了个很好的作文题材嘛,我们就以《开锁记》为题写篇作文吧。等会师傅来开门时,你们可又认真观察了,看下师傅用什么工具怎样把锁给开了的。”学生们一听都乐了,兴趣极大,而那两个学生一阵错锷后,兴致盎然地投入了现场。而“打不开的门”这一干扰课堂教学的“拦路虎”则成了作文教学精彩的“道具”。之后,在指导写作时,我要学生在文章的一开头就先写出没有钥匙打不开门时自己心里的想法,隐藏了主要教育目的,以一种“声东击西”的方式,要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意象不到的效果是学生在作文中充分认识了自己、了解自己,进行了自我反省,避免了一番说教,师生对抗的结果。
班级管理既是对人,又是谋事,管理好班级正如统帅好一支军队一样。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灵活运用各种兵法,巧施妙计,让学生心悦诚服,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作者简介
叶宇芬(1980.03—),本科学历,小学语文高级(副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