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奇
一个六年级男生拿着刚发下来的科学作业本,跑到办公室,气冲冲地质问科学老师郑维庆:“这是科学作业,又不是语文作业,为什么写错别字要扣分?”实际上,郑老师平时在批科学作业时,就经常“找茬”,纠正学生的错别字。“孩子们抱怨,说我又不是语文老师,这是多管闲事。”郑老师哈哈笑着说。
(2月28日 新华网)
也许,在部分学生眼中,不小心将名词、动词写错,只要“音相近”“读得懂”,就无需扣分。科学老师改错别字,似乎是操语文老师的心。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科学讲究严谨和细致,文字上的一字之差,可能会造成概念上的“谬以千里”。例如化学科目中氕、氘、氚三字,虽然三者之间只有一笔之别,可一个是化工燃料,一個是化工材料,一个是氢弹原料。千百年来,因一字之差酿成的大祸数不胜数。若不从小养成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未来从事科学工作,势必会因不良习惯而吃亏。科学老师改错字,也是对科学事业负责。
再者,学生有疑惑有错误,老师就有责任纠正。物理课学生计算出错,物理老师可以传授数学技巧;生物课学生不识元素,生物老师可以讲解化学常识;语文课学生精力不集中,语文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学科知识是相通的,老师教育学生,学科之间就不该壁垒分明。即便不谈科学的严谨性,科学老师改错字,也没毛病。
信息化时代,中小学生习惯了各类输入法与语音视频通信,写字的机会本就不多,“写错字”不算“错”的观念如果种下,语言文字能力难保不受到影响。总而言之,科学老师在科学作业中改错字,值得鼓励。我们也应该期待,有更多的老师敢于“跨界纠错”。这既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教育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