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

2019-10-21 09:49莫刚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骨折

莫刚

【摘  要】目的:研究经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1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前外侧入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经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价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实施经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腓骨颈截骨;胫骨平台;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089-01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约占胫骨平台骨折的7%,受伤机制通常为膝关节屈曲位承受轴向及外翻暴力,导致股骨髁撞击胫骨后外侧出现的骨折。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通常为塌陷、劈裂骨折,为避免膝关节不稳,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因有腓骨头及膝关节后外侧韧带的阻挡,常规前外侧、后外侧切口显露、复位及放置固定物困难。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多种手术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但手术入路及治疗策略仍无法统一,仍旧需要进一步研究[1]。此项研究通过对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治疗手段的探讨,采用对比论证法,分析经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10例。对照组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2.3±1.7)岁,出现骨折至手术时间3-7天,平均时间(4.75±0.91)天,滑倒摔伤5例,重物砸伤2例,车祸2例,其他1例;研究组患者,男5例,女5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3.2±1.5)岁,出现骨折至手术时间3-7天,平均时间(5.19±0.57)天,滑倒摔伤3例,高处跌落伤1例,重物砸伤1例,车祸3例,其他2例。以上所有入选病例均为单纯后外侧柱平台骨折,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同意书,且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前外侧入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经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取其健侧卧漂浮位,于患者大腿根部位置绑止血带。取膝关节外侧纵行切口,起自腓骨头上方5cm向远端延伸10-15cm,具体距离根据骨折实际情况确定,从股二头肌后方暴露并游离腓总神经,采取橡皮条牵引保护。显露腓骨近端并于腓骨腓骨颈进行斜向截骨并向上翻转,显露后外侧骨折断端直视下进行复位操作。若是骨折块塌陷,采取开窗顶棒复位,确保其关节面的平整性。复位结束后,利用克氏针进行固定,通过透视对复位的效果进行检验,确认后予以关节面下方植入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并钢板配合螺钉进行固定。最后使用两枚克氏针及钢丝张力带复位并固定腓骨头,对冠状韧带进行缝合。若是双髁骨折,可联合内侧切口复位固定内侧柱。术毕使用引流管,关闭切口,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评价,根据HSS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指标为优、良、中、差,高于85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即为中;低于59分即为差。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切口愈合不良、平台高度丢失、关节面残存台阶。

1.4统计学方法

此项研究的调查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P20.0进行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16.35±7.93)周;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14.89±6.71)周.组间检验结果(t=0.445,p=0.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比较请修改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价

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價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请修改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以下红色数据修改。

3 讨论

随着CT、三维重建等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影像学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有积极作用。根据资料显示,利用CT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诊断,可分为内侧柱、外侧柱、后柱三种类型[2]。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则是后柱类型。此分型能够对胫骨平台形态学有较好的反映,利于医生手术时做出决策,有效选择内固定,对术后康复有显著影响。针对移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目的主要是利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措施使关节面保持平整化,并采用有效内固定维持复位,以便于膝关节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后外侧胫骨平台不仅有腓骨头阻挡,还有较多的肌肉、韧带及血管分支等覆盖,骨折块很难直接显露。对照组通过前外侧入路很难有效显露骨折处,仅能通过间接开窗顶棒复位骨折块,复位效果无法保证,且不能较好的对骨折进行有效固定,后期出现平台高度丢失及关节面残存台阶等并发症风险较高。而应用腓骨颈截骨入路,不仅能有效暴露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块,直视下行骨折复位,保证复位质量。而且还能直接安放有效内固定物,达到骨折坚强固定的目前,使膝关节可以早期行功能锻炼,最大程度恢复关节功能,到达满意疗效。

综上所述,对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实施经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能够达到骨折满意复位、坚强固定的目的,使膝关节能早期功能锻炼,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有效减少骨折复位高度丢失、残存关节面台阶等并发症,在临床医学中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尚延春,孟庆阳,柴巍巍.腓骨颈截骨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J].中医正骨,2018,30(1):55-58.

[2]      李滔.三种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前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28(10):846-853.

猜你喜欢
骨折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骨折固定期推拿的意义你了解吗?
骨折术后的内固定物一般何时取出?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骨折常见病问题
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骨折初期不能补钙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