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起,传统养生文化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但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传统养生文化在其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较大的难题。为此,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传承与发展期间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此来更好地推动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专题地图;制图;研究进展;趋势
传统养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特别是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生产方式不断革新的大背景下,传统养生文化正在逐步被人们遗忘,甚至被抛弃。为此,要想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发展好以及传承好传统养生文化,增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适应性,首先就要加强国内外养生文化之间的融合,形成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的中国养生文化,从而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呈现形式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融合了多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人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养生文化,并通过如下两种主要的形式呈现出来。
(一)行气
行气初步形成与战国,《庄子·刻意》中曾记载:“吹呴呼吸。”其具体指的就是行气。对于我国传统养生方式来说,其主要是以气为主,且具体的表现在调节气,同时也是养生的基础。气又被划分为三大类:一类为日精月华之气,一类为父母初始的元气,最后一类为后天之气。后天之气主要是在人们日常生活饮食文化中所产生的,且为生命活动提供着必需的营养物资。人在出生后,其先天之气就逐步被损耗,因此就需要后天之气进行补充,而行气作为专门功法的目的,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且最终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二)服食
服食又被称为服饵,具体指的是将服食药物当作一种养生方式。道教观点认为,世间与非世间有一些药物,人服用后可以祛病延年,长生不死。山海经中也曾经记载,人服用食物与药物后,其具有善走、多力等作用。但在战国末期,道士开始研究采集、制作以及服食长生药的方术。发展到唐以后,炼丹术衰落,但其药物的提炼技术却被古代医药学记录下来,并为我国后续的药物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二、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继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方式的变革
生产方式主要是指社会生活所需物资资料的一种获取方式,同时也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界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体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看就是生产方式的更替演变。生产方式的变革不仅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这也就是说,人们的思想是其时代背景下生产方式的一种反映,人们的观念与生产方式之间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且生产方式会制约社会、政治以及精神生活的过程。人的意识无法决定人的存在,但人们的社会却能够决定人们的意识。传统养生文化最突出的表現特征就是养生方式的现代化,养生作为一种能够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生活方式,其会随着人们实际的生产生活需求不断地发展与演变。但随着生产方式的持续变革,语言交流不畅,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在当前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下的养生方式,是否可以准确、全面的表述传统养生文化的养生理念与价值观是传统养生文化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二)社会文化的交融
传统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其文化是一种较为综合的呈现形态,在我国《左传》《吕氏春秋》等古典文学作用中,大量的医药寓言故事被记载了下来。在清朝末年,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西方文化冲击,且较多的社会人士主张西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难度。同时,随着西方医学体系在我国的建立,医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就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争议。传统养生文化在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其不断是在防病上还是养生上均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但当其发展到现代,随着西方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传入与成熟,其对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又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三)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
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其实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且对经济基础具备一定的反作用。长久以来,任何社会集团以及阶级的政治活动,其最终的目的就是维护本集团与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我国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且各项政治制度的根据目标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济利益。但在该阶段的政治、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没有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与保障,这就导致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另外,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依旧较大,这就导致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尚未形成养生意识,因此极其不利于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培育人们的养生观念
在当前形势下,要想顺利实现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就要从思想上转变人们的养生观念,顺应时代的要求来稳固人们传统养生文化的观念意识,并引导人们选择更好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自身思想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人们要通过树立传统养生观念来指导其在具体生活中的实践,从而持续推动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于养生的观念,首先就要将传统的养生方式深入渗透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当中。例如,要想有效普及与推动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就可以重点向人们叙述毒素长时间停留在人体内的危害以及容易引发的相关病症,当该事件引起人们的注意与重视后,人们就会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起初,人们可以做到早睡早起,饮食规律清淡;一段时间后,通过逐步渗透的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会走向正轨,其养生观念也会形成并增强。其次,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说话速度与办事效率也大大增加,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口角与纷争,从而不利于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此,要想进一步普及与贯彻传统养生文化,就要积极引导人们的生活节奏慢下来,学会享受生活,并逐渐用茶饮品来替代应酬中的啤酒与白酒。当人的生活节奏慢下来,其身心就会得到相应的放松,工作中的琐事就可以得到更为恰当的处理,同时有做到了心态平和,修身养性。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也能够更好的贯彻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形成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国养生观念。
(二)发挥传统养生文化的特色
发挥传统养生文化特色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中国养生文化优势来增强人们对于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通过发动社会力量来有效应对外来养生文化的冲击。同时,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与国外的养生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以此来进一步增强传统养生文化的现代养生价值与功效。另外,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大传统养生文化的宣传力度,确保我国各阶层与各年龄的人们均可以了解与掌握传统养生文化。为了充分发挥传统养生文化特色,针对中老年人群,社区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养生讲座与知识讲堂等相关活动来鼓励与引导中老年人主动分享自己的传统养生方式,并对此养生方式进行激烈的讨论。针对上班族人群,企业要通过传统养生文化来进一步丰富与充实自身的企业文化,并在宣传与渗透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来引导员工选择正确的传统养生方式,以此来充分激发员工对传统养生文化的热爱,更好的发挥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特色优势。针对学生群体,学校可以通过免费发放养生食物,组织学生观看养生节目,举办传统养生知识竞赛等相关举措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养生意识,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传统养生文化的特色,并号召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传统养生文化活动当中。总之,通过社会各项活動的开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传统养生文化的特色与价值,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增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民族性、独立性与时代性。
(三)加强对传统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扶持和帮助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张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政府方面也要给予大力的支持。首先,政府要对现有的传统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制度进行持续的更新与鞍山,同时也要大力帮助与扶持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要加大传统养生文化的宣传力度,丰富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渠道,加强传统养生文化与当代养生文化的有效融合。其次,政府也要制定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传统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合理性与规范性。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要积极倡导与引导人民群众进行科学的养生,将传统养生文化深入渗透与落实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当中,全面营造良好的养生环境。最后,政府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化的激励政策,全面督促传统养生工作的开展。例如,政府可以与相关电视台取得合作,联合打造一个具有时代与本土气息的养生节目,并聘请著名的专家学者以及具备较高资质的营养师来为广大观众讲解传统养生文化的内涵与重要性,耐心解答观众的养生问题与疑问。针对青年群体,电视台可以邀请一些社会知名度与影响了较高的公众人物来参加养生节目,分享其日常的饮食与养生方式,从而起到明星效应,以此来提高群众对于传统养生文化的关注力度。针对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传统养生方式的宣传与普及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政府部门就要派遣专业的人员到农村基层进行传统养生文化与知识的宣讲。在宣讲期间,可以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来为群众讲解养生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并传授给群众一些较为实用的养生方法,以此来实现对农村地区传统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帮助与扶持。另外,针对贫困地区,政府可以适当地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确保传统养生文化可以渗透到我国各个地区,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全面养生,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而言之,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新时期,要想有效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交中的文化软实力,首先就要充分继承与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一大背景下,为了确保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就要充分利用、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的养生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强人们的养生理念,并结合当代实际来引导人们选择恰当的养生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养生文化,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广生,罗民掀,孟凡莉,等.吴式太极拳在北京地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运动,2018(20):149-151.
[2]张泰宁.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新性发展方向的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9(9):303.
[3]谢飞君.传承发扬中医文化助力文化自信建设传承发扬中医文化助力文化自信建设[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8(3):27.
[4]张星.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J].商品与质量,2017(34):282.
[5]高艳.养生角度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探讨[J].武术研究,2016,1(12):10-12.
[6]方剑乔.传承中医药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J].群言,2018(2):25-26.
[7]李坤.中医养生智慧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J].养生保健指南,201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