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斌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应急广播应运而生,她可以迅速提供一种快捷的讯息传输通道,在第一时间把灾害消息或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传递到民众手中,让人民群众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如何避险等等。本文首先介绍了应急广播的重要性,然后以“急”的方式,多角度解读了应急报道如何做好的问题,并总结了如何做好应急报道已经成为应急广播记者的一门必修课。
关键词:应急广播;讯息传输通道;新闻事件;交通广播
从2008“5·12”汶川特大地震到2016年“7·21”北京大暴雨,再到2013年四川雅安“4·20”大地震……每次重大突发事件的出现,不免会激起人们对应急广播的高度评价。
2013年4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在四川雅安地震震中芦山县开播。不久后,湖南、黑龙江、河南等地陆续成立应急广播。
2014年3月,河北省政府授予河北交通广播“河北省应急广播”称号,以应对未来各类突发事件。
应急广播就是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危机时,她可以迅速提供一种快捷的讯息传输通道,在第一时间把灾害消息或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传递到民众手中,让人民群众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如何避险等等。因此,一旦应急情况出现后,记者的应急报道更为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应急报道也成为应急广播记者的一门必修课。如何剖析整个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与全面性,就需要记者去调查、了解、分析、判断、梳理和总结,最终得出事实真相。
一、《应急报道“急”什么》
应急报道就是突发事件的报道,按性质可分为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天灾”、“人祸”。总体来分的话,就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因为应急突发事件由于“突发性”和“灾难性”的特点,往往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能引起受众共鸣,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能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因此媒体的应急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衡量一个媒体实力、水平和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报道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媒体的影响力和形象,甚至关系到国家形象和社会的稳定。
具体到交通广播节目中,经常呈现大致有这三种情况。
第一种,特殊的交通事故或者群死群伤事故。如:2015年春节正月初九(2月27日),省会裕翔街上发生宝马车坠河事故。一辆宝马X6轿车,冲出路面,在空中飞跃了近30米,跨过近20米宽的民心河退水渠后,直接砸到河对岸,事故造成4人死亡的重特大交通事故。
第二种,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应急报道,暴雨、暴雪、甚至还包括地震这样大的自然灾害等等。2018年8月28日晚上7点多,石家庄市区突降暴雨,路面大面积积水,很多车辆被淹,河北交通广播派出10几路记者赶赴石家庄市区易发生积水路段,及时发回60多条现场报道,第一时间为市民指明了出行路线和方向。
第三种,一些公共安全事件。如火灾、紧急救助、节假日期间大的交通拥堵等等。2014年十一假期第一天,石家庄中华北大街高架桥上遭遇大堵车,绵延数公里的堵车长队从高速口一直堵到市区,高架桥成了停车场。为了能够到达“堵点”,记者在高架桥上步行5公里赶到“堵点”。通过广播第一时间将堵车原因通告沿途车辆,并迅速通知辖区交管部门,拥堵才及时解除。
这些事件具有关注度高、贴近性强、影响力大等共同特性。
二、《应急报道怎么“急”》
应急报道就是以快捷、客观、有主导性的对事件报道,引导舆论,避免造成恐慌。
在接到应急突发事件线索后,首先,编辑记者应立刻分析这条线索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报道的导向在哪里,落点落到哪儿。然后,才是到现场,如何去报道,说些什么。
记者连线报道要有观点,带感情,切忌冷冰冰的讲述。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十天,央视记者李小萌灾区现场采访一位大爷,几句简单的对话将灾难的惨烈和同胞的苦难展现无遗。老伯背着干粮想回家收地里的庄稼,纵然前方险恶也在所不顾。送走老人,李小萌失声疼哭,那哭声哭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
因为这次采访,李小萌摘得了2008年度中国金话筒奖。其实,李小萌的哭声就是观点,按理说,作为记者,应该冷静客观的报道。而实质上,他被像朱大爷这样众多灾民的那种博大精神所感动,是一种真情流露。
人在说话时什么最能感动人,真诚最能打动人。记者的报道更需要真诚,而不是冷冰冰的讲述。作为广播媒体,在没有画面的前提下,用声音展现新闻,必要的时候可以“感情用事”。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急人所急”。
但是,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急人所不急”。特别是作为专业的交通广播记者,在迅速连线报道的同时,如果遇到交通事故,记者在现场还有一个重要角色,记者也是一名救援者,为当事人提供必要的安全提示、甚至是救援。未来,所有应急记者应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能力,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报道抓细节。通过抓住具有说服力、震撼力的现场画面、数据或者细节,把事实真相告诉受众。2015年3月6日,石家庄市区发生一起恶性肇事逃逸案件,一名醉驾司机驾驶无牌轿车连撞30辆车后逃逸,记者第一时间发回现场报道。记者通过现场采访还原了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详细周密的介绍了案发经过,澄清了事实,并警醒广大驾驶人严禁酒后驾车。
三、《应急报道“急”不得》
突发事件的报道有许多不同于常规事件报道的特点和要求,他要求及时性、紧迫性、谨慎性、连续性、现场性等等。
在交通广播媒体,所有的应急报道都要求尽最大努力,在出发前或者途中随时发回报道,以引起大家对事件进展的关注。这就是报道的连续性、藝术性,报道的悬念化。虽然新闻报道的要求是用事实说话,但艺术化的报道在真实的前提下会更吸引人,“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的道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记者在到达事发现场后,决不能把新闻采访凌驾于抢救生命、财产之上,更不能为了追求现场采访效果,影响抢险救灾的正常进行。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5月14日晚上,救援人员在北川发现两名幸存者时,某电视台的记者在现场拍摄。记者要求救援人员先配合直播,只要五分钟就好。面对镜头,救援人员没办法。
记者在事发现场报道时,要注意报道的语气。比如,在紧急救助的现场,记者不紧不慢的介绍,失去了紧急互动性。而在医院里连线时,如果特别大声的讲述,更不合时宜。
总之,应急报道不仅是广播类现场报道,更充满了艰辛与挑战,还需要记者的勇气、胆量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