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育态度决定孩子的高度与深度

2019-10-21 06:44吴南洁
视界观·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起跑线感兴趣鱼缸

吴南洁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卡耐基的名言。把这句话放在教育中来,也一样成立。

在孩子的成长中,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大多数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不是高考,不是结婚生子,而是还处于启蒙阶段时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有错,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是通过大人的反应来认识这个世界的,他会一边观察大人,一边模仿大人。他判断不了好与坏,错与对,他是通过大人的言行、情绪来进行判断和学习。可以说,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大部分取决于他的父母的三观。我有一位朋友比我大一岁,早早的结了婚,我最近刷朋友圈,看见她发了一个视频,视频里是她的女儿拿着手机,在玩吃鸡,并且配文说:是他爸爸教的好。她的女儿才两岁多,当然也不会玩游戏,更多的是感兴趣。我当时心里很诧异,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接触游戏,两岁正是规范孩子行为习惯的时候。由此可见,父母的态度在孩子的教育中非常重要,孩子的父亲喜欢玩游戏,孩子见得多了,看见他爸爸老玩,自然而然也开始感兴趣。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的父亲是在孩子面前有意无意的拿起启蒙书籍,或是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想这一定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并且还会深受他父亲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或许会对数字感兴趣,或许会对英语感兴趣,但是一定不会对游戏感兴趣。

如果父母在对待问题上都有着正确的态度,这些态度赋予了孩子一种极为可贵的成长环境。因为态度与行动是连动的,家长有什么态度,就会对孩子有什么作为。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外部环境只是后天因素,真正影响孩子的是父母,准确的来说是父母的行为、父母的习惯、父母说话交流的方式、父母态度。最好的课堂在家里,最好的老师是父母,孩子降临到每一位父母怀里,最先浸润的就是父母的气息。出现问题、矛盾时,如果父母能本着耐心的方式去处理,那么孩子日后在遇到问题时,也会持着耐心,尝试与他人沟通,而不是干发脾气、摆臭脸或者打冷战。《孟子》里说:敬人者,人恒敬之。与人交往,敬人石重点,家长都做不到,孩子又从何做起呢?孩子不过是有样学样,在哪里学?都是在家长身上学。父母最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因素。在生活中,父母的一舉一动都被孩子盯着,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师,孩子的很多东西在没有上学之前都是在父母身上学到的。

有很多人觉得农村的父母相对于城市的父母来说几乎很少能培养出优秀的儿女,为什么不能?在教育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态度决定下一代的发展方向,而不是他们有多高的学历,见识有多广。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偶然间得知我的同事的家属因为近期工作繁忙,实在没有时间照顾弟弟,便告诉他的父母,他的父母都远在广州打工,也并没有多高的认知水平,却作出了一个让我深深佩服的举动。孩子在重点学校读高中,住校,每月归家一次,他的母亲每月从广州往返回家,月月如此,就为了照顾孩子。我听到这个举动后,让我很是震惊。对待孩子,这样的态度,也是很多成功人士不能与之相比的。作为家长,你有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技术,在好的态度面前,都不那么给力。

近年来,教育市场各种辅导班、艺术培训班、蜂拥而至,他们都打着一个共同的口号:“别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一些家长呢就担心自己孩子不如别人,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于是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灌输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三十六“技”。其实不然,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竞赛,那么这场比赛是属于短跑还是马拉松呢?如果我们的人生只有区区十几年,那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我们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的话,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长跑的诀窍就是要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达到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反而往往会产生厌恶。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则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一个几岁的孩子背诵唐诗宋词、五言七律,他根本不明白这些诗中的意思,也不知道李白是谁,杜甫又是谁,或许字都还识不全,只是机械的背诵,只知道父母让自己背诵,背诵好了就被称为聪明。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童年要有童年的快乐,不能嘴上说着是为了孩子好,实际却剥夺孩子享受童年快乐的权利,没有人可以这样做,也没有人有权利这样做,父母也不能。孩子的童年要适度磨合。这样,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其实孩子就像养在鱼缸中的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来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对孩子的教育,事实也是这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茁壮的成长,长得更快、更大,就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这就是“鱼缸法则”,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而带来孩子更快发展的现象。

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项伟大的事业。教育比拼的实质,同样是父母自身人生态度的比拼。父母拥有的是怎样的态度和人生观,孩子就会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你播种怎样的人生态度给孩子,你的孩子就会收获怎样的生命高度和深度,孩子就像是父母的缩影。

猜你喜欢
起跑线感兴趣鱼缸
清洗鱼缸
对自己感兴趣
品读
五行真经(9)
鱼与鱼缸
冰立方鱼缸
编读往来
现在是几点
巧移鱼缸等
重归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