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化玉米种子栽培技术的方式及管理措施

2019-10-21 07:31余婷
种子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栽培技术优化

余婷

摘   要:玉米种子的选取对玉米产量有一定影响,玉米种子发芽后的管理对玉米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如果种子选取不当,栽培过程中出现技术和管理问题,会直接导致玉米的产量较低、质量欠佳等问题。分析了玉米种子栽培方面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玉米种子栽培技术的优化方式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玉米种子;栽培技术;管理;优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50-01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如今,我国玉米种子还未能实现很大的生产量,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不同的栽培地中,玉米种子产量具有较大的波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栽培技术还不够先进,种子自身也存在不足,再加上生产条件的制约,均会影响产量。所以,需要对玉米种子栽培技术进行优化,采用适合的管理方式,实现增产目标。

1   玉米种子栽培方面问题及原因分析

对玉米种子进行栽培的过程中,有些用户专注于种子早熟、加速种子灌桨,这样会影响晚熟玉米品种的产量,玉米种子会减产6%左右,所以,在保苗方面存在难度,实际的成苗率较低,从而降低了总产量。在玉米种子的生长过程中,授粉环节会出现相应问题,如果授粉不好,就会影响种子结实结果,进而导致玉米种子发生质量问题。在实际栽培时,需要对尖端籽粒给予高度关注,在根本上提升结实率。对玉米进行播种时,如果没有控制好株行距,也会影响玉米产量,尤其是亲本单株,由于玉米的个体较小,若垄距较小,就会影响叶片的伸展,由于空间不均衡,会导致叶片重叠,进而出现严重的挡光问题,降低光的利用率,最终会降低玉米的产量与质量。

2   优化玉米种子栽培技术方式

2.1   科学投入玉米种子

要想提升玉米种子的产量、质量,需要科学投入玉米种子,全面分析种子的特异性,针对不良的影响因素要全面消除,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出发,制定科学的投入计划。对肥料进行投入时,若长期未使用钾肥,玉米种子的产量、质量就会受到影响。不仅如此,栽培地点也要合理选择,平洼地温度相对较低,山坡地会存在缺水问题,这些都会限制玉米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可见,在实际栽培时,需要对平洼地提高温度,山坡地要补充水分。施肥时,应该对肥料进行合理投入,使用适宜的方法,保证肥料投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1]。

2.2   优化促早熟技术

在玉米种植中,促早熟技术比较常用,不过,在应用这种方式之前,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好地膜覆盖,保证玉米种子可以被有效催熟,让玉米提前成熟7 d左右,不过,在收获玉米种子时,会损失一部分含水量。除此之外,还要使用复合微肥等,让玉米成熟,获得更多产量,不过,玉米种子也会损失一定的水分。

2.3   优化玉米保苗技术

亲本与杂交种相比,其生命力相对脆弱,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播种期也比较短,在覆土深度方面与杂交种相比要浅2 cm。所以,对玉米进行栽培时,应该做好保苗工作,采用地膜覆盖方式,确保全部的苗都能得到全面保护,进而保证玉米的产量及质量。

2.4   合理应用配套栽培技术

在玉米生产中,经过综合运用相应的栽培技术,其整体质量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在多项栽培技术的应用下,会取得较显著的增产效果,还可以有效消除不良的影响因素,为玉米种子的高效生产打下基础。所以,需要对玉米种子的栽培技术进行全面优化,积极应用相关的栽培技术,对相关的配套技术要积极实施,从而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运用配套技术时,要对传统的栽培技术进行深入挖掘,合理筛选和优化,对新型的栽培技术也要合理应用,积极引进新技术,经过多元化科技融合,可以提升玉米产量[2]。

3   加强玉米种子质量的管理措施

3.1   落实质量管理

对种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统一供种。在种子行业内,相关企业及相关部门要协调工作,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针对种子种植全过程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经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培养出高质量的种子。所以,要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质量管理进行全面落实,在各个环节中,均要落实质量管理,进一步丰富种子质量管理方法。

3.2   完善检验制度

为保证玉米种植的质量,需要借助于制度的约束,规范检验工作。在种子行业内,需要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采用岗位人员责任制,完善抽样检验制度,详细保管原始记录,认真填写相关资料,做好检查工作。在企业内,定期检查相关仪器设备,及时掌握其使用状况,还要让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发挥应有的职能,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完善[3]。

3.3   完善種子质量的检测项目

对于销售的种子,需要对其室内发芽率、净度及水分进行全面检验,只有各项指标满足相应的行业标准才可以出售。作为检验员,需要全面熟悉《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在玉米苗期、抽穗期、成熟期等,需要将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记载,从而保证种子质量,为玉米种子的质量管理提供重要依据[4]。

总之,要对玉米种子进行合理栽培,经过试验先进的技术,采用适合的管理方式,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产量。

参考文献:

[ 1 ] 王永先,赵振平.玉米种子生产的特异性与栽培技术的优化[J].南方农业,2018.

[ 2 ] 王军.浅谈玉米种子生产的特异性与栽培技术的优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6):24.

[ 3 ] 梁烜赫.玉米种子选购和引种要领[N].吉林农村报,2019.

[ 4 ] 王丽梅,赵士应,许浩,等.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J].吉林农业,2017(23).

(收稿日期:2019-08-03)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栽培技术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贮藏中玉米种子活力与寿命的问题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低浓度克·酮·福美双利于玉米出苗和幼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