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炯
摘 要:笔者1980年曾受山西省农科院和蔬菜所两级领导委派,主持国家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分支项目之一,即“山西省蔬菜品种资源征集鉴定繁种入库、编目编志、创新利用”工作,历经“六五”“七五”“八五”合同计划书的签订执行和汇报;完成了山西省蔬菜攻关任务,并进行了创新利用。
关键词:蔬菜;品种;资源;征集;创新利用
1 组织山西省内有关科技人员完成全省蔬菜品种资源攻关任务
1.1 积极组织带头首先完成征集任务
1979年,接到国家和山西省农业攻关的通知,1980年初由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牵头组织山西农业大学、省内各地市相关科技人员,深入村镇菜区广泛调查当时当地蔬菜品种资源状况,收集各种蔬菜种子。经过一年的努力,从100多个县区共征集到55种蔬菜的品种资源2 073份。参加人员和征集情况见表1。
1.2 组织科技力量种植观察鉴定编目
1981—1985年组织省内农业科技力量对所征集的材料进行分批分工种植鉴定整理,对有特征表现,且确实可以作为一个品种存在的予以保留;对异名同种的进行归并,只留其中一种;一份种子内有两种以上表现的,则进行分离,共整理出747个地方品种,包括近几年通过生产鉴定已大面积推广的新育成品种。于1985年编印成《山西省蔬菜品种资源目录》(内部资料),以供各界参考应用,并参加了《全国蔬菜品种资源目录》的填报和编辑。
1.3 签订“七五”国家农科合同按期完成
在整理编目的基础上,组织课题组人员对782个蔬菜品种的特征特性再次进行种植、观测、记载、拍照,并按有关规定隔离选纯繁殖种子,按期、按质、按量送交北京国家种质库。
1.4 签订“八五”国家农科合同按期完成
1991年签订“八五”国家农科合同后,1992年立即对晋北7个县区进行二次征集,征集回九大类28种蔬菜的205个蔬菜品种资源,并立即安排課题组成员分工种植鉴定,对各个品种的特征特性记载拍照,并按规定隔离选纯繁殖种子,按期、按质、按量送交北京国家种质库。
1.5 积极努力编印出版《山西蔬菜品种志》
在按期超额完成两期繁种入库合同的基础上,经过大家精心努力,于1998年3月编印出版了《山西蔬菜品种志》,共编入11类52种369个典型蔬菜品种;编入彩图313幅,黑白图56幅,文字介绍410篇,总计16万字。并同时参加了《全国蔬菜品种志》的编辑、组稿工作。
2 笔者在蔬菜品种资源创新利用方面的成果
在完成既定国家合同任务的同时,笔者经过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先后在蔬菜品种资源创新利用方面作了以下工作。
2.1 繁殖推广晋尖椒1号近2 000 kg为菜农服务
晋尖椒1号,原名22号尖椒,1980年从太原市亲贤村征集,表现优异,经过套纱网选纯繁殖原种,于1982—2000年在太原、代县、河曲县、原平等地繁殖生产用种近1 000 kg。因其株型紧凑、结果集中、果大、多皱、味极辣、丰产抗病,经省品审委审定命名为晋尖椒1号。2000—2008年在笔者退休返聘期间,又在原平市、代县、繁峙县等地繁殖993 kg,为菜农服务。
2.2 育成推广晋尖椒2号、3号两个F1尖椒新品种
1980年后,伴随尖椒品种种植鉴定繁种入库,笔者从1986年开始先后套纱网自交选育了30个尖椒品种的55个自交系,试配F1组合213份,获种子94份。经两年品比筛选,选留了13个F1组合。1993年以晋尖椒1号作对照,14个小区3次重复,在原蔬菜所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选定10-4-7×23-2-1-1-1-(4)和10-4-7×107-4-1-4组合表现最好,暂定名晋研1号和晋研3号。1995—1996年两年12个点的生产试验也表现最好。经专家田间考察,1998年4月省品审委审定依次命名为晋尖椒2号和晋尖椒3号。2000—2008年在笔者退休返聘期间亲历了选点、配置晋尖椒2号F1种子12.25 kg;配置晋尖椒3号F1种子266.35 kg,推广后获菜农好评,并于2010年以晋尖椒1号、晋尖椒2号、晋尖椒3号推广获省科技二等奖。
2.3 育成推广晋菠菜1号新品种
1987年4月上旬在“太原新城刺籽”越冬菠菜田,精选纯雌性大叶健状单株16株和大叶健状营养雄性16株,成对成组空间隔离天然风力授粉自交、单株收存。后又连续两代在温室套筒膜人工授粉自交系选,育成刺籽越冬菠菜新品种。并于1992年选点繁殖生产用种1 500 kg,推广后广受好评。随后于1998—1999年省品审委组织的9个县区9个生产试验点的两年生产试验结果中,以晋冬1号表现最好,其次为晋冬3号。晋冬1号在9个点中有8个点鲜菜产量均居于首位,9个点平均鲜菜产量为3 729.3 kg/667 m2,比对照太原刺籽增产32%。专家田间考察认为,其耐寒,抗病,叶片长、卵形、大而肥厚,商品性好,省品审委于2000年3月会议通过审定命名为“晋菠菜1号”。
2.4 育成晋宏1号红皮洋葱新品种
1992年7月下旬从太原市北营村正在收获的“沙沟红皮”洋葱田选购20个深紫大扁葱头作种株,经过两代单株套羊皮纸袋振动授粉自交,两代单株系选,精选高扁圆、深紫红、光洁、无病虫、耐储藏的葱头作种株,两代混合精选天然隔离采种;育成331-2-3-①-①优良株系,该品系鳞茎高、扁圆形、深紫红,纵径7.5 cm,横径9.5 cm,鳞形指数0.79,平均个重198.3~345 g;2003年在原蔬菜所品比试验中产量达3 473.6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大同紫球增产29.2%。2001—2002年经两年多点生产试验和专家田间考察,于2004年2月省品审委会议通过审定,命名为晋宏1号红皮洋葱新品种。
2.5 育成晋宏6号杂一代红皮洋葱新品种
1985年6月下旬在太原市北营村朔州红皮洋葱采种田开花期间,搜寻15株不育株,与同品种可育株套羊皮纸袋23对,振动授粉杂交保种,7月下旬收获种子23对,分别编号,成对保存。1986年1月下旬阳畦播种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7月中下旬收获;选择鳞茎扁圆形和高扁圆形,紫红色,假茎和根盘小的大个葱头作种株。如此在采种年用每对的不育株跟其相应的保持株套羊皮纸袋振动授粉回交,并选用不育株率高的成对材料培育下一代成对种株。如此经过5~6代選育,育成8-5053-20A1-5A1-1A1-4A1-1A-①A不育系及其8-5053-20B1-5B1-1B1-4B1-1B1-1B-①B保持系。同时从1986年开始,从朔州红皮洋葱中经5~6代自交系选,选育出8678-1-3-1-2-1-②父本系,于1997—1999年套纱网人工授粉配制F1种子2~3 kg,进行了品种比较、生产试验和田间考察,于2004年2月省品审委四届五次会议通过审定,命名为晋宏6号红皮洋葱杂交一代新品种。
2.6 育成晋研11号杂一代尖椒新品种
1993年10月从太原市南郊蔬菜集市选购长柿形辣椒54号单果(果长17.5 cm,横径8 cm,个重210 g),经多代套纱网自交分离系选,选育出54-1-1-1-①-4-12-1-3-②自交系;1989年从太原市南郊蔬菜集市选购107号长指形尖椒单果,果长22.3 cm,果横径3.3 cm。经多代套纱网自交系选,选育成107-4-4-4-1-1-1-2-4-1-1-1-9长羊角形较辣型自交系;于2002年配制F1组合,经两年20多个品种品比试验,以晋研11号组合表现优异;2007—2008年省内两年6个点7个品种的生产试验中,仍表现丰产、抗病、生长整齐一致,果实长羊角形,果面微皱,单果重34 g,果长24.5 cm,横径2.24 cm,商品性好,产量为3 500 kg/667 m2。经专家田间考察,随后于2009年4月通过省品审委会议审定,命名为晋研11号尖椒。
2.7 育成推广晋选1号(科萌)苤蓝
1990年从地方品种临汾大头苤蓝经过隔离自交单株系选,每代选择球茎高扁圆形、浅绿色、皮薄、光滑、肉质细嫩、微甜、品质好的球茎作种株,窖藏越冬;翌春栽植温室隔离人工授粉,单株自交、单株脱粒收藏,如此经过3代自交系选和集团精选集团隔离授粉,育成17-11-7-9-0苤蓝新品种。先后与2003—2007年繁殖生产用种366.75 kg。以“科萌苤蓝”装彩袋推广,获得菜农好评。该品种可于春、秋种植,秋茬于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定植,行距40~45 cm,株距30~40 cm,生长期90~100 d,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收获,单球重1~2 kg,球茎高9~13 cm,横径14~18 cm,外皮浅绿色,皮薄、肉细、品质好,产量3 000~3 500 kg/667 m2。在太原市郊和清徐县等地受到菜农和加工企业欢迎。
综上所述,笔者30余年来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在山西蔬菜品种资源研究和创新利用等方面作了这些工作,现整理于此,供同行参考、交流、指教。
(收稿日期: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