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德”而生

2019-10-21 10:25刘柯利
科教新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平衡性东林仁义

刘柯利

多年以后,我仍旧会想起许多年前和家人一起去法門寺见识铜钟的那个下午。一家人在人群中缓缓移动,人流熙熙攘攘,互相推搡。这些人,彼此之间原本是处于不同磁场中毫无关系的微粒子,被一种不可名状的力量牵引到一起,不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却以共同目标位为目的地,从物质世界的角度看上去,真是难以用科学规律解释,让人觉得荒诞而无理。

但是后来,我慢慢明白:也许,他们来这儿并非为“利”,而是使人“向美而生”的品格——德义。

德不处其厚,无足以正根本。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社会生活之中,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奔波忙碌。因为个体理想的不同,每一个人的利益追求也大相径庭。

单从心理学上来讲:“每个人都是趋利的”。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吵闹、争斗、血腥……应该是生活的主流。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国家与社会平稳运行,人民生活井然有序。现实的平衡性与理论的非平衡性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何也?

笔者以为,其原因有二:法律与道德。一方面,法律的设定为个人的行为规范提供了统一的道德标准,使每一个人不做不该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品德的存在为个人的为人处世设定了“仁义礼智”的风骨,使每一个人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二者相辅相成。建立在法律之上的道德规范与个人内心的品德要求,令不同的利益归属的存在并行不悖,彼此间相互妥协谦让,在无形之中达到德与义的精神追求。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说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因此,仁的实践包含了为人着想,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德与义。它往往成为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起点,以德义成其根本,将仁义付诸于实践,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之方也已”。

这让我想起了“感动中国”中的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20年中,他们不曾欠过工人一分工钱,为了能按时结算甚至搭上了哥哥孙东林的性命。他们为良心奔波,为尊严承诺,在中华大地上进行了一场悲情的接力,雪地里的好兄弟只剩下了弟弟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不遵德义,必致咎焉。个体本着自己的原则与标准生活,由于个人目标的不同而在前进道路上产生碰撞,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摩擦与矛盾。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能有效地将矛盾减小甚至化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与人之间独有的缓冲地带——德义。它可以为相互信任提供基础,“天下大同”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之下,君子小人分道而立,人必言信。

公民只有生活在一个讲道德的国家,才有幸福生活的可能;个体只有生活在一个讲道德的环境,才有安居乐业的资本。品德的存在是一切前提之大前提,有了“德”这个因,才有派生出来“义”的果。

猜你喜欢
平衡性东林仁义
久假不归
咱们明天比蜜甜
Functions of Etymology in Vocabulary learning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山西省煤炭行业生产使用平衡性分析
追溯信息平衡性智能识别模型研究
救妻又杀妻,“好男人”走火入魔为哪般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