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产妇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防范措施和效果评价

2019-10-21 08:31吴萍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龄产妇

吴萍

【摘  要】目的:分析高龄产妇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防范措施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妇产科高龄产妇57例分成两组,给予A组28例高龄产妇实施基础护理,给予B组29例高龄产妇加用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防范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两组高龄产妇护理后对比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焦虑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龄产妇实施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防范措施的效果较为显著,利于母婴结局的提高。

【关键词】高龄产妇;产后大出血;护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202-01

高龄产妇主要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产妇或受孕时34岁以上的产妇[1],高龄产妇相对于35岁以内的产妇来说,早产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较高,产后大出血的风险同样较高,威胁高龄产妇的生命安全,属于妇产科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现象[2]。因此,有效的预防对策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高龄产妇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防范措施及效果,我院针对收治的高龄产妇57例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高龄产妇57例分成两组,A组28例高龄产妇中最大年龄为43岁,最小年龄为35岁,均值为(39.52±3.45)岁,孕周为37至42周,平均孕周为(39.10±1.45)周;B组29例高龄产妇中最大年龄为44岁,最小年龄为36岁,均值为(39.53±3.46)岁,孕周为36至41周,平均孕周为(39.12±1.47)周。

对两组高龄产妇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

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年龄均在35周岁以上,且产妇均属于单胎妊娠,不存在胎儿异常情况;

排除標准:年龄在35岁以内的产妇及不同意参与本次观察的产妇。

1.2方法

给予A组28例高龄产妇实施基础护理,主要包括较为基础的身体护理、胎心监测、体位护理、肢体按摩及会阴清洗等较为基础的护理措施。

给予B组29例高龄产妇加用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防范措施,具体如下:产前为产妇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告知产妇生产过程中及生产后的注意事项,指导产妇丈夫给予产妇鼓励、支持与陪伴,缓解其害怕 、紧张的情绪;生产过程中对孕妇身体状况进行密切关注,针对各个产程相应护理要点进行干预,第一产程关注产妇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第二产程关注胎心音的变化,第三产程关注胎盘剥离征象,检查产妇软产道是否损伤、胎盘是否完整等。在产妇分娩后2小时内对产妇进行综合性的观察监测,针对产妇阴道出血量、血液颜色及性状等进行观察及记录,并监测产妇宫底高度、宫缩情况、膀胱的充盈情况、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等,在以上情况发生异常后第一时间告知临床医生并给予相应的应急处理。尽早的指导产妇产后给予新生儿吸乳,促进宫缩,减少出血量,在产后2小时过去后应针对产妇生命体征、主观不适及宫缩情况进行持续性的观察监测,强化对产妇产后心理的疏导,针对已经出现大出血的产妇应安慰及鼓励,说明出血原因及处理对策,告知产妇放轻松,调整呼吸,缓解其由于紧张情绪导致出血加重的现象出现。针对制定的紧急预案进行有条不紊的抢救,帮助产妇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给予止血剂、调整血压药物及恢复血容量药物进行干预。针对出血较多的产妇应给予血液补充干预及缩宫素的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高龄产妇护理后对比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焦虑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焦虑发生标准:采用SAS量表对患者情绪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在70分以上为焦虑。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焦虑发生率等为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高龄产妇护理后对比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焦虑发生率明显优于A组高龄产妇,两组相比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3 讨论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现阶段高龄产妇已经成为妇产科较为普遍的现象,高龄产妇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较大的分娩风险,发生在高龄产妇身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现象就是产后大出血,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3]

因此针对高龄产妇实施相应的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高龄产妇实施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对高龄产妇实施产前心理疏导,联合家属的力量缓解产妇紧张的分娩压力,改善其情绪,让其放松及全身心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生产[4];针对患者术中各个产程的生命体征、胎心音、胎盘剥离情况及软产道损伤情况等进行观察,做好相应的产后大出血急救准备,在分娩后2小时及24小时内给予持续性、不间断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出血量、出血颜色及形状等进行观察,预判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的可能,给予相应的抢救及治疗,挽救产妇的生命,提高母婴结局[5]。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防范干预的B组高龄产妇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焦虑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基础性护理的A组高龄产妇,说明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防范措施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高龄产妇实施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防范措施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小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高艳.高龄产妇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防范措施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 10(7):247-248.

[2]    杨慧岚.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的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 2(9):52-53.

[3]    赵亮.高龄产妇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防范措施及效果分析[J].母婴世界,2015,26(20): 159-159.

[4]    乐飞霞.高龄产妇分娩期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护理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4,30 (14):172-172.

[5]    杨红亚.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7,38(09): 87-88.

猜你喜欢
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对SAS和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影响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高龄产妇麻醉有哪些注意事项
探讨高龄产妇妊娠血脂水平与围产结局
高龄产妇产前心理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干预措施分析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分析
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高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龄产妇,备战2胎
早期心理干预对人工受孕高龄初产妇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