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2019-10-21 07:25冯聪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3期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实体经济金融服务

冯聪

摘 要:金融的服务功能很多,实体经济在不同的时期需要金融发挥的功能不一样,要注重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理论的理解,再结合市场发展的规律不断的实践总结,才能发挥金融更大的功效。本文主要探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理论与实践

过去金融服务的门槛高,覆盖实体经济相当不全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明确金融服务的功能,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

(一)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探讨

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就会发展发展实业是救国兴邦的有效途径。金融的兴起在我国起步较晚,到了九十年代我国的金融才有了突破性发展,金融的发展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金融通过资本的运作,加速资本的积累,不仅直接贡献于经济发展,而且,还通过资本配置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所有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国家及政府也高度重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强调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要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必须要充分了解金融所具备的功能以及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条件,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与社会主义实情结合起来,提升整体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水平[1]。

(二)理解金融的功能对实体经济的作用

我国进入了新常态化经济,在新时代对于金融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服务实体经济,而要做好服务工作就必须对金融的基本工作有全面的了解。金融业的发展是基于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的产物,主要的运作方式是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分配就实现盈利,不直接参与生产。金融的功能主要有清算支付、资金融通、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几个方面,金融所有功能的正常发挥都是可以帮助实体经济发展的。当然在经济发展初期,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实体经济的发展也非常需要资金的支持,金融主要为实体经济提供的服务就是为生产与发展提供资金。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要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本,这个认知非常的片面化。事实上,金融除了可以提供资金支持之外,还能合理分配资源、深化分工与合作、风险管理、提供激励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更多的作用开始体现出来,也更需要金融发挥除了资金支持以外的与市场经济高度相关的功能。全面正确的理解金融的功能与作用,才能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2]。

(三)实体经济的范围及发展

首先,要明白的实体经济的范围,很多人认为实体经济就是生产物质的第一、第二产业,其实不然。我国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以,实体经济还包含了第三产业中生产文化的产业,例如,酒店业、娱乐业等等,以及技术研发、新兴营销等,只要是真实的创造产品、实现产品流通、创造价值,都应该纳入实体经济的范畴。金融业主要是利用资本创造价值,从产业来看属于第三产业,但从金融市场来看,金融也为企业提供债券融资以及风险保障等,这些经济活动是直接与生产相关的,所以金融业服务社会生活的活动应该归纳到实体经济。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是盲目地、无条件地的支持,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业需要对实体经济进行筛算,国家大力支持的新兴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以及可持续发展产业等,金融业应该大力支持,而一些快被时代淘汰的产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产业还有违法违规的产业,金融坚决不给予任何支持。

二、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一)金融业高速增长与实体制造业快速下滑并存

金融行业在迅速的发展,金融市场化的进程也在一步步的推进,金融部门从2012年以来,就迅速的开始膨胀,从相关数据也表明,取得了高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制造业的表现却不容乐观,市场业务迅速下滑,很多实体制造业面临着倒闭。这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象征,意味着金融所谓的可持续性稳定发展的基础正在一步步的被打碎,金融所面临的风险加大,爆发的可能性也在提高。从现如今金融业的高增长来看,一般是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关,如果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泡沫进一步的膨胀就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利益受到损害。同时在市场利率化的改革之下,影子银行等一些机构也迅速的兴起,这对金融业的高增长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资金空转并未流向實体经济

商业银行为了规避金融的监管,从中谋取高额收益,往往都会将大量的资金在实体经济外空转。自从金融危机以来,国家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降低企业的投资生产成本,对社会上部分产业进行了政策性的补贴,这种方式虽鼓励了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却不能对市场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一部分的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自身实力比较雄厚,凭借着自己多年累计的信誉,非常容易获得了国家的补贴,融资成本也很低。还有一些地方的财政政策补贴直接投到了投资领域,某些行业中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

三、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危害

在我国实体经济仍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我国大多数实体经济都是以制造业为主,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面临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实体的产业开始受挫,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大量的实体资本开始脱离实体产业之外,造成产业空心化严重,这种表现也加剧了金融风险。

(一)产业面临空心化

我国在爆发金融危机之后,资本市场日渐繁荣,而这繁荣的背后更多的依靠的是负债,这也就是为什么政府多次提出去杠杆的原因。2018年来中国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产业开始出现空心化,我国的实体经济受到原材料、土地、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等等因素的影响,利润下降,成本提高,造成了产能过剩的现象,而这个现象在实体经济的各个行业中都比较普遍,也有一些企业因为自身经营不善,最终倒闭,还有一些只能依靠银行的贷款,甚至是政府的部分补贴进行维持。现如今我国的实体经济的状况相对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不容乐观,仍然是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在科技方面的创新不足,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

(二)金融风险增加

资本游离在实体经济之外,资金不能够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也就导致了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随着金融部门越来越膨胀,资产的质量开始下降。商业银行内部面临了较多的不良资产,根据相关报告显示, 2018年不良贷款的形势总体有好转,但是在房地产业、制造业不良贷款仍然较高,行业的变化造成了巨大的信用风险,不良资产价格过于虚高,就会导致很多的风险。

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矛盾越演越烈,金融机构不仅仅要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还要发挥自身的其他功能来服务于实体经济。很明显在过去的金融服务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需要不断的实践、总结,采用相关策略改善以往不协调的局面,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

(一)健全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明确金融的功能定位

过去金融服务非常局限,服务的范围也较为狭窄,我国从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金融服务却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大部分的资金还是集中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对于私有企业、中小微企业、农业等服务非常少,也没有针对这些实体经济专门的金融产品。所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践的第一步就是扩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深度。理论的研究表明,我国的金融机构还有待完善,我国具备了大型商业银行,却缺乏为中小微企业、农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因此,在实践时应该限制大型的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要给农村的金融机构发展的空间,培养中小型金融机构服务当地实体经济的能力,建全征信服务机构、担保机构,让金融机构全面覆盖实体经济,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挥金融的多元化功能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仅仅只是提供资本支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的供给侧改革以及大众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金融的其他功能应该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首先,发展完善股票市场,建立主板、创业板以及三板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支撑,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其次,建设发展金融租赁市场,促进实体产业与金童产业的有效融合,建立统一的金融市场,打通市场渠道,实现互惠互利。实体经济需要金融帮助实现资源配置,利用统一的金融市场互通信息,加快资金的流动,让资金流动到各个领域创造价值。

(三)强化金融对社会资金的导向,提升金融功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度

在金融的内部,要设置金融筛选的功能,为优质的产业或者企业融资时提供便利,而劣质的产业或者项目在融资时就要利用外部融资对其约束,迫使其退出市场,将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将其附有自动筛选的功能,高利率可能会导致逆向选择问题,将理性融资需求者排除在正常的信贷之外,实体经济的正常信贷需求无法满足,因此在发挥金融筛选功能时,不能仅仅依靠利率调节,还需要根据企业的特征,行业等方面进行调查,要注重还款的来源

(四)创新发展科技金融

金融风险投资有效的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金融是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有效结合,是我国未来实体经济的发展目标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实体经济在新时代也在不断的转型升级,资金的支持和科学的进步都不可或缺,因此要大力金融对企业技术产品研发的支持;积极投资科技型的创业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互联網经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跟随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而变化,要结合国家的战略和未来的趋势服务,不能盲目支持。

(五)加强金融管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机构的内部要加强宏观审慎的管理,注重金融风险、宏观金融风险的识别以及预警,在内部构建系统性的风险预警体系,强化对跨周期和跨系统风险的评估,加强研究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顶层设计,不断的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防范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损害,加强和财政部、发改委、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增强货币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综上所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概念是我国经济发展之初就已经有了,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资金的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实体经济需要金融服务的范围更广、要求更高,在充分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之后,更要大胆的实践,为经济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张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常卉颉. 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理论与实践实体经济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