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艺术类“非遗”的高校教育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9-10-21 07:25周天娇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3期
关键词:非遗高职教育传承

周天娇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阐述了孝感艺术类非遗的现状,分析了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教育;传承;发展

一、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表演艺术、风俗礼仪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我国将其类别细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类。“艺术类非遗”指具有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表演艺术以及承载着相应文化艺术的实物载体和场所等。

我国非常重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目前对“非遗”的保护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静态的保护。即对“非遗”进行全面的的普查、认定及登记保护,以收藏和原始记录的方式将非遗内容存放于博物馆进行保护和展示,目的是让更多的后人去了解“非遗”内容,为“非遗”的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借鉴资料。二是活态的开发与传承。是指在保护过程中,以延续“非遗”内容传承为基础目的, 融入文化创意行为,加快文化内容的变革进程。这种方式强调的是个人、集体用具有创意的方式,以产业化的模式进行“非遗”的知识产权开发、再创造。“活态流变”是非遗的重要特点。

(二)孝感艺术类“非遗”简介

孝感是楚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因董永“孝心感动天地”而得名,是个历史悠久、民风古朴的地方。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勤劳智慧的孝感人民,源远流长的孝文化人文历史,孕育出辉煌灿烂的古老民间文化艺术,孝感市现有6项国家级、25项省级、34项市级非遗项目,其中富含艺术元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如孝感雕花剪纸、汉川善书、云梦皮影、楚剧等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孝感雕花剪纸。孝感雕花剪纸历史悠久,曾广泛运用于城乡人民的日常生活,孝感雕花剪纸融合了南北剪纸艺术之长,既有北方粗犷苍劲的风格,又有南方玲珑细腻的特点。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2010 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2.汉川善书。又称“未开言”,是已有 260 余年历史的曲艺说书品种,在汉川最为兴盛。传统的表演形式为一人徒口说唱,民国时期发展为二人或多人分行當说唱。内容多教化和劝善祈福的色彩。唱腔曲调有大宜腔、小宜腔、丫腔、梭罗腔怒斥腔、哀思腔等。2006 年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云梦皮影。始于清中叶,俗称打锣腔或二人台,有戏剧轻骑之称,至今仍有皮影戏26台,演出活动常年不断。云梦皮影轻装简从,二人一台戏,前台演唱兼操纵,后台司乐伴奏。制作仿戏剧服饰、脸谱,用料从纸到塑料片,透雕镂空,花纹精细、色彩鲜亮。从民间流传和古典文学取材。1995年省文化厅授牌云梦为“湖北皮影艺术之乡”,2011 年入选我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三节龙?跳鼓”。流传于云梦城东的伍洛寺一带,由当地群众世代相传的古老祭祀舞蹈演变而来,2011年入选我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楚剧。原为黄孝花鼓或西路花鼓、哦呵腔,以流行于孝感、黄陂而得名,2014 年入选我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孝感艺术类“非遗”应用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孝感市政府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方面建立非遗数据库,将非遗项目历史渊源、传承谱系、传承活动等情况的重要文字、视频、图像资料录入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另一方面,对列入国家、省、市等各级保护的项目和传承人,给予经济保障,鼓励传承人“传帮带”。同时,利用各种载体,让非遗进社区、进学校、进警营、进图书馆、进博物馆等场馆,推广传统民间技艺,让市民全方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孝感雕花剪纸,不仅对剪纸纹样及产品进行了创新与生产性保护,实现了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而且还对民间的花样进行了收藏、整理与研究,出版了学术著作,形成了完整的孝感雕花剪纸文化研究体系。还曾尝试在当地中学开设雕花剪纸课,面向初一、初二学生集中开班,由雕花剪纸大师亲自授课。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了转变,非遗依赖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文化艺术都面临着在现代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传统文化艺术越来越失去特色。孝感非遗在传承过程中也遇到了瓶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传承人后备人才不足。老一辈的传承人逐渐进入高龄化,新的传承人却还没有跟进,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随着老艺人去世而随之消失,虽然地方政府、高校、协会制订了一些人才培养的计划和方案,但从整体来看,这些计划和方案大多数随意性比较强,而且缺乏规范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传承人才培养结构欠合理,质量不高,缺乏传承与创新的高级人才参与,活态传承将成为空谈。

2.非遗传播推广的范围极其有限。与现代化的媒体技术相比,传统音乐、传统美术等艺术类非遗在人民业余娱乐生活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小,传播受众越来越少,年轻人更是不感兴趣。比如,云梦皮影戏一般只在当地演出,观众是固定的老年人群体,其影响人群和范围极其有限,区域内只有一小部分民众对皮影戏有所了解,大部分民众还只是停留在听说过而已的层次上,甚至是完全不了解。

3.非遗的应用和开发难以为续。非遗是在过去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下形成,经过长期的时间积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其发展形式较传统单一,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文化氛围。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现代化的工业制造工艺威胁着传统手工技艺,小型分散的手工劳作已不适应当今的“规模效应”,费效比攀高,本大利微,导致参与者愈来愈少。以孝感雕花剪纸为例,雕花剪纸看似平常的,创作起来却极费心力,虽然其市场化发展有过辉煌,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审美观念逐渐淡薄,需求也在衰减,不少艺人渐渐淡出创作舞台,无可奈何地结束艺术生涯。

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文化自信不足。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不愿意去学习这些传统的民间技艺,忽视了对传承人的培养。2.推广和宣传力度不够、手段落后,平台低效。一方面,因为整个社会对非遗认识不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措施和资金常常没有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很多地方盲目追崇“文化搭台、商业唱戏”,只是片面地维护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造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面保护实则危害”的短视行为。另外,许多“非遗”技能的应用研究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手工记录和简单的计算机存储状态,设备、手段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艺术类“非遗”宣传交流平台的利用率还非常低,没有形成高效有序的传达方式。3.实用主义本位,割裂传承与创新。一方面,非遗没有很好地与现在社会生活相结合,对民众的吸引力不足,缺乏创新,只在一个小的圈子里孤立发展,难以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难以实现其经济价值,导致资金的短缺,缺乏发展动力。另一方面,艺术类“非遗”的传承与当下艺术存在错位,没有进行有益的对接和融合,多呈现为断章取义、表层解读、画蛇添足般的运用。最为突出、最为脆弱也最令人堪忧的原因是,非遗没有一个稳定和持续的传承环境。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 2017年度重点课题“高职教育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7GAO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非遗高职教育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