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岩
翻开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流传百年的音乐精粹,繁杂深奥的戏曲流派,绚丽多姿的民歌民乐,可说是繁花似锦、千姿百态。可是我们很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误解民歌、对民歌持有偏见。认为“民歌不就是民族歌曲吗?有什么稀奇的?”,“老掉牙的东西,我不喜欢!”甚至有的学生,还不了解民歌,听都没听过就盲目的否定说这东西和我没什么关系。
民歌,确实是民族音乐的一种,但不等同于“老土” 。民歌是本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对此的认识却较为模糊,使得学生对于经典的中国民歌,甚至本地的民歌都十分陌生,这种现象令人痛心。该如何在他们身上注入民族音乐文化的元素,让他们渐渐走近民歌并感到民歌的博大精深,提高对民歌的鉴赏能力呢?我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应广泛听取和吸纳学生对欣赏音乐的喜好再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作出相应的教学措施,从他们感兴趣的时代新歌和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入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寻找音乐素材的“母体”民歌,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选择具有趣味性生活内容的民歌
面对许许多多的民歌,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所选择、有所归纳、有所创新,可选择一些旋律优美、歌词浅显易懂的民歌。比如: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场景的民歌、表现历史故事的民歌等。通过诙谐、幽默,富有民俗性的内容引导学生接触与他们生活具有时空感和距离感的音乐,会形成一种遥望美。而趣味性较强的民歌内容将激化他们对遥望美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对民歌及民俗文化的探寻与热爱。《小放牛》就是一首民间歌舞剧,以牧童和乡村小姑娘相互对答的方式,逗趣玩乐。歌中小姑娘向小牧童问路,可俏皮的牧童故意为难,并要小姑娘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才告诉他。于是两个人就一问一答,边歌边舞地演唱起民歌流行的对歌来。歌曲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歌舞的形式生动、活泼风趣,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开朗乐观的性格。
二、巧设悬念,激发学习民歌的热情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一种可激发学生某种兴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感,也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把学生引入到有关的知识中去,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根据中学生对事物趋于“好奇”的心理特点,我在设计“导入”环节时,采用了巧设悬念的导入方法:我首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张颜色看起来非常的陈旧、暗淡的京剧传统折子戏《小放牛》的宣传海报,告诉学生,就是这样一部不起眼作品,当年却受到无数孩子的追捧,其痴迷程度绝不亚于我们当代学生对流行歌曲的热爱。那究竟是什么在吸引他们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就如同投在学生心田中的一颗石子,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所有同学的兴趣都被调动了起来,更加积极主动,能专注于本课的内容。
三、巧设教学环节,分层探究,增强学习民歌的趣味性
初中生是一个拥有一定的知识量,同时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学习群体,但他们对“艺术审美”的判断能力是尚不成熟的,且他们的经验和能力是在教师如穿针引线般的启发指引下逐渐积累发展起来的。分层探究逐渐深入式的教学策略,给予了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营造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层层设疑,使学生在参与、讨论、发现、总结并获得结论的过程中获得探究的喜悦和认知心理的满足从而增强学习民歌的趣味性。我在引导学生探究赏析京剧折子戏《小放牛》的教学过程中,便是应用了如上教学策略而获得了教学上的理想效果。
河北民歌《小放牛》所唱内容来自河北民间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河北民间小调。在没有被京剧兼收并蓄之前,就成为当时儿童茶余饭后的传唱经典。在漫长历史传唱的长河中,怎么就被我们中国的国粹京剧所吸纳,成为了一出折子戏呢?折子戏又是什么?这出折子戏的曲调和民间小调《小放牛》又有着怎样的渊源?这一个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进一步唤起学生探究这首民歌音乐特点的兴趣和欲望。同时,我又运用多媒体再现了李玉茹(《小放牛》中村姑的扮演者)那妩媚的面容、玲珑的身材,配以满头的缀饰和孙正阳(牧童的扮演者)身着蓑衣、手拿牧笛神采奕奕的样子。他们就象两只美丽的花蝴蝶,在舞台上穿梭般飞来飞去,翩翩起舞。这是一出多么欢快的小戏啊!同学们被这出充满了丰富的社会知识和儿童情趣的小戏深深的打动。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同学们再一起来学唱这首作品。就这样,你唱、我唱、大家一起唱,词熟了、情深了、味浓了,从心里就更加感受到它的美了。
四、小组合作,营造和谐创作氛围,激发创作音乐的热情
在民歌创编活动中,营造轻松和谐的创作氛围,是促进学生大胆创作的关键。在教学中,我注意巧妙应用激励性语言、神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写作。在艺术欣赏与创造活动中,学生应提倡合作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协调,学会分享成果,让学生与他人在共享成果的情况下,获得更高境界的体验。这一教学理念,始终贯穿在整节课的过程中,也体现在某一环节的实施中。例如这节课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重新创编“对歌”歌词。学生们以小組为单位进行创编,并进行归纳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合作,各取所长,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他们集体合作产生成果的价值满足感。有的小组合作是写老师的:“语文老师满口吐文采,数学老师爱把玩笑开,地理老师天南地北把话聊,班主任最把我们爱。”而有的小组是写历史人物的:关羽过关斩六将,郑和七次向西洋,木兰替父从军占沙场,黄飞鸿武功盖世传名扬。”对于学生的创作,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学生更加坚定信心,大胆演唱自己的作品,并带动全班一起演唱,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创作热情持续高涨。
这一课的教学实践让我认清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为什么以前我在给学生上《民歌》一课时,学生会表现出漫不经心、心不在焉的一副冷漠状态而导致那种凝滞、压抑的课堂气氛?为什么今天却有了扭转乾坤的势态?不言而喻,是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一个教学的主宰者和知识传授者变成了一个学生学习的设计者、促进者和组织者。正是新课程理念的导向,给予教师极大的施展空间,通过“课堂”这一教学“舞台”,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在教师“导”的行为下学生自信自如的“演”,培养学生自主地进行体验,感受、合作和探究。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民歌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达丰富情感的歌曲,是音乐的源头活水,是一切音乐创作的基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善于用心去思考,运用正确的方法去指导,让民歌课堂“趣”起来,我们的学生是不会拒民歌以大门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