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丹
【摘 要】目的:分析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对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以脑损伤新生儿作为观察组,以无脑损伤者作为对照组,对比aEEG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CNV检出率17.6%、DNV占58.8%、CLV占17.6%、BS占5.9%、FT为0、正常者占2.9%(1/34)、轻度异常占58.8%(20/34)、重度异常占38.2%(13/34)、单个占2.9%(1/34)、反复占29.4%(10/34)、癫痫持续状态占67.6%(23/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EEG监测诊断新生儿脑损伤,意义显著。
【关键词】aEEG;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059-02
Significance of early 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EEG) monitoring in early diagnosis of neonatal brain injury
Xue Dan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Mianyang City Sichuan Mianyang 621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early 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aEEG) monitoring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neonatal brain injury.Methods:The neonates with brain injury were us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patients without brain injury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of aEEG monitoring were compared.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ositive rate of CNV was 17.6%, DNV was 58.8%, CLV was 17.6%, BS was 5.9%, FT was 0, normal was 2.9% (1 ≤ 34), mild abnormality was 58.8% (20 ≤ 34). Severe abnormalities accounted for 38.2% ( 13/34), 2.9%(1/34), 29.4%(10/34), 67.6%(23/34)of epilepsy, respectively.Conclusion:AEEG monitor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brain injury.
【Keywords】aEEG; newborn; early diagnosis of brain injury
前言:
脑损伤为新生儿严重疾病,为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当脑损伤发生后,因为神经细胞电活动异常,在大脑出现结构改变之前,神经元已发生电信号的变化,所以电生理技术较早期影像学检查对脑损伤更有诊断价值。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是一种简单化的脑电生理检测技术,能反映脑电背景活动,可用于早期床边脑功能监护,操作简单,且抗干扰能力强,对疾病检出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于本院2018月10月~2019年05月收治的脑损伤足月新生儿中,随机选取34例作为观察组,阐述了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的方法,觀察了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脑损伤新生儿34例作为观察组,患儿性别:男/女=18/16,胎龄(39.85±1.10)周,体重(3.10±0.13)kg,Apgar评分(9.12±0.20)分。
以无脑损伤新生儿34例作为对照组,新生儿性别:男/女=19/15,胎龄(40.33±1.54)周,体重(3.26±0.27)kg,Apgar评分(9.20±0.18)分。
两组新生儿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1)观察组新生儿均已发生脑损伤,但无其他系统疾病。(2)对照组均为健康新生儿。(3)两组新生儿家长均自愿参与研究。
1.3 方法
所有新生儿均于出生12h内开始监测,新生儿监测时间应≥4h。监测期间,需采用标准电极安装方法,对电极进行安装,并将其置于头顶中央额中线部位,监测新生儿的脑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1)采用70%酒精棉球消毒局部头皮,采用电动剃须刀剃净头发,磨砂膏涂抹局部,降低电阻。(2)打开电源,将放大器头盒及连接线置于暖箱中。(3)患儿取仰卧位,连接电极,采用胶带固定,对称电极两点距离应控制在75mm左右,电极需避免置于血肿、颅缝、破溃部位。(4)观察电阻,如电阻>20kΩ,则重新采用酒精消毒,磨砂膏涂抹,至电阻<20kΩ时为止,滤波器频率应设置为2~15Hz。(5)观察aEEG记录情况,保存记录图。将aEEG背景活动分为3种,分别为“正常”、“轻度异常”、“重度异常”。当aEEG上界>10μV、下界>5μV时,视为正常。上界>10μV、下界≤5μV时,视为轻度异常。上界<10μV、下界<5μV时,视为重度异常。(6)从电压的角度划分,可将aEEG背景活动分为连续正常电压(CNV)、不连续正常电压(DNV)、连续低电压(CLV)、爆发抑制(BS)、平台(FT)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背景活动电压情况对比
2.2 背景活动异常情况对比
通过对两组新生儿背景活动异常情况的对比发现:(1)观察组:正常者占2.9%(1/34)、轻度异常占58.8%(20/34)、重度异常占38.2%(13/34)。(2)对照组:正常者占97.1%(33/34)、轻度异常占2.9%(1/34)、重度异常占0(0/3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惊厥情况对比
通过对两组新生儿惊厥情况的对比发现:(1)观察组:单个占2.9%(1/34)、反复占29.4%(10/34)、癫痫持续状态占67.6%(23/34)。(2)对照组:单个占97.1%(33/34)、反复占2.9%(1/34)、癫痫持续状态占0(0/3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脑损伤的常规诊断方法,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头颅CT、MRI、脑电图等多种。采用上述方法给予诊断,虽可明确病情,显示新生儿的脑部供血情况,但却难以实现床旁监测,监测的连续性差,风险预防效果有待改善。此外,CT、MRI等影像检查方法,同样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且噪声大,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改善不利[1]。aEEG为脑电图连续记录的简化形式,与常规诊断技术相比,该监测方法操作更加简单,图像更加直观,医护人员仅需观察图像,便可实时掌握新生儿的脑部活动情况,判断有无脑损伤。不仅可提高监测的连续性,及时发现风险,且监测结果准确性高,优势显著。研究发现,脑损伤的患儿仅在生后初期出现aEEG的异常,至生后1周aEEG已基本恢复正常,因此建议生后应尽早进行脑电监护,生后48 h以内,尤其生后 12 h内实施aEEG,对神经系统结局预测价值最高。
本院将该技术应用到了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通过对监测结果的观察发现,健康新生儿CNV检出率97.1%、DNV占2.9%、CLV占0、BS占0、FT为0。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背景活动电压,以连续正常电压为主。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新生儿中,背景活动正常者占97.1%(33/34)、轻度异常占2.9%(1/34)、重度异常占0(0/34)、单个占97.1%(33/34)、反复占2.9%(1/34)、癫痫持续状态占0(0/34)。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给予新生儿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未见明显异常。
本文同样选取脑损伤新生儿作为样本,采用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的方式,对其疾病进行了早期诊断。通过对诊断结果的观察发现,脑损伤新生儿CNV检出率17.6%、DNV占58.8%、CLV占17.6%、BS占5.9%、FT为0。与健康新生儿相比,连续正常电压占据比例较低,多数患儿均可见不连续正常电压,提示患儿脑部存在异常。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儿背景活动中,正常者占2.9%(1/34)、轻度异常占58.8%(20/34)、重度异常占38.2%(13/34),与健康新生儿相比,轻度以及重度异常者,占据比例较高(P<0.05)。本组患者单个癫痫占2.9%(1/34)、反复占29.4%(10/34)、癫痫持续状态占67.6%(23/34),与健康新生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在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刘金凤[2]在研究中,选取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样本,应用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对患儿颅脑损伤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健康新生儿背景活动正常者占99%、轻度异常占1%、重度异常占0。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伴有脑损伤者,背景活动正常者占20%、轻度异常占32%、重度异常占4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该学者的研究成果,与本文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对新生儿脑损伤进行早期诊断,可及早发现背景活动存在的异常,及早处理,抑制脑损伤进展,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沈佩婷,黃金华,温晓红.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期诊断及近期神经发育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04):942-945.
[2] 刘金凤,杨夏.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应用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对患儿颅脑损伤的评估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9):4424-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