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
摘要:在城市市政建设中,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重要地推动作用,因此道路的施工质量和水平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接缝
引言
采用沥青路面,一方面能够减轻路面的损坏速度和程度。当路面出现损坏时,也比其他类型路面更容易修复,操作简便。另一方面能够给车辆行驶带来更舒适的体验,具有较少的噪声,行进过程中更平稳。并且沥青道路能够减轻车辆轮胎的磨损程度。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施工人员应当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从而保证接缝和路面整体的质量。
1路面接缝开裂问题的处理
1.1接缝开裂原因
沥青路面施工缝开裂原因较多,主要影响因素有:沥青混合料类型、粘结材料性能及用量、施工工艺、低温收缩等。
(1)沥青混合料类型
目前路面修补中上面层最常用的混合料类型为SMA-13,与旧有路面SAC-13结构形式配合比不同,沥青用量及集料粗细程度等均不一致,两种互异材料导致路面维修时新老路面搭接接缝处相容结合性差,接缝不紧密,成为受力薄弱处,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或低温收缩影响下,路面开裂。
(2)施工工艺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中对路面挖补维修侧立面的处治未提及,而目前路面挖补维修设计方案中也几乎不涉及铣刨槽侧立面施工缝粘结性的处理。同时在维修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及监理的缺失,封层及粘层油喷洒时喷涂到侧立面的粘结材料过少,不能很好地起到粘结作用。
(3)粘结材料性能及用量
目前常用的路面粘结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在水、汽车荷载及低温作用下表现的粘结效果不同,加之用量过少起不到粘结效果,用量过多导致路面泛油、污染标线。目前维修施工中对处置侧立面的材料性能和用量缺乏严格控制标准,对施工缝开裂影响较大[1]。
1.2接缝开裂处置措施
对于施工缝开裂,目前最常用的处治措施是开裂后进行灌缝,施工工艺一般要求为:对于裂缝宽度在10mm以下,裂缝边缘无变形、无散落、无支缝的施工缝清理干净裂缝内部,用灌缝材料对裂缝进行灌封;对于裂缝宽度大于10mm 的裂缝,可采用开槽等工艺进行灌封,灌封后撒细沙在裂缝表面。此方法为事后处治,即病害出现后进行补救,虽简单易操作,且最为常用,但是考虑到当只对一个车道进行维修时,新老路面结合处的施工缝正处于车道分界虚线位置,尤其对于高速公路而言,如采用传统灌缝工艺处理施工缝开裂,灌缝材料容易对路面标线造成污染,而且考虑到灌缝材料的渗入深度及车辆碾压带走等问题,此法施行后路面短期内可能再次开裂,灌缝有效率较低,“治标不治本”,而且,封闭车道施工对车流量巨大的路段交通安全严重不利[2]。
2 路面接缝技术分析
2.1 纵向接缝
在沥青路面纵向接缝施工中,主要采用的接缝技術有冷接缝技术和热接缝技术。冷接缝技术主要针对经过压实作业后全新铺设的沥青路面,对接缝进行碾压密实和搭接处理。此施工技术应先对压实作业完成后的沥青路面层的边缘位置进行处理,切实后将少量粘层沥青涂洒在此位置,再将沥青混合料进行路面的摊铺作业,使已铺设的路面能够混合料充分重叠,并采用静压模式进行第一次碾压压实操作,之后采用振动压实模式再次进行碾压。
热接缝技术主要针对高温状态下的沥青路面,通常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超过两台以上的摊铺机进行作业,采用梯队方式进行压实施工,之后再采用振动式压路机施工。这种施工技术可以使混合料更好的融合,避免出现离析的情况,对纵向接缝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并有效保障接缝处的强度。
2.2 横向接缝
在路面施工中,横向接触出现的几率较大,在日常施工中极易出现此类的工作接缝,常因路面摊铺过程中出现意外中断,影响路面接缝质量,或者是混合料的温度过高,影响施工质量等,对接缝造成影响的因素也较多,另外如不能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要求作业,也对路面平整度造成不利影响,使路面出现结构缺陷或是病害,也会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
3 路面接缝技术处理措施
3.1 接缝位置
针对已完成摊铺作业的沥青路面,需要对存在缺陷的接缝位置进行处理,采用压实作业使其紧密,使路面的平整性得到改善和提高。首先要对压路设备的运行平衡性予以保证,在施工作业时,从距端部约一米的位置开始进行压实操作,压路机抬起前端的烫平板,并清理掉端部多余混合料,进行再次碾压操作。
3.2 纵向接缝
纵向接缝的施工技术主要采用热接缝的处理技术和工艺,不过施工项目因实际施工技术水平以及资金投入等原因,也有不少工程施工采用冷接缝的处理技术。在进行热接缝技术施工时,首先要对混合料的高温状态予以确认,并根据不同的路幅厚度进行处理,使铺设厚度得以保持一致。若是路幅宽度采用半幅式施工的方式,则不适用热接缝技术,可通过人工或切割设备对路幅边缘进行相关操作,同时还需在路面中间加设档板,否则碾压时会造成混合料边部呈现斜面的状态,则需要切除斜面部分,在用粘结沥青对接缝位置进行涂抹。
3.3 横向接缝
因混合料温度的原因而造成的横向接缝,可以通过对接缝施工技术的选择以及接缝位置的处理进行有效控制,普遍采用的施工技术为平接缝和斜接缝。垂直型接缝施工方式适用于等级较高的公路,自然压实的斜接缝施工方式适用于底部面层施工。在进行斜接缝施工中,应控制其搭接的长度,使搭接处的平整度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平接缝施工方式需要对接缝处的距离错位进行确定,使混合料的粘接性和紧密性提升得到有效促进,同时也使接缝的平顺性达到相应的标准。在摊铺施工作业完成了,清理多余的路面混合料,用乳化沥青在切口位置进行涂抹,之后均匀施洒混合料,再对边缘和端部进行压实作业,避免在接缝处出现明显的痕迹[3]。
结束语:
为了确保城市道路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当前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最为较常见的路面形式,其有着较广泛的应用价值。而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则在施工中必须要严格控制施工程序,保证技术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建鸿.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方案分析与研究[J]. 江西建材,2017(17):174-174.
[2] 汪新春. 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 城市建筑,2017(5):25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