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重境界。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
好课的第一重境界,关键是一个“在”字。我“在不在”课上,这很重要。此处的“在”大概涉及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身在”;第二个层次是“意在”,指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課中,这一层次已经触及到我所讲的境界了;第三个层次是“思在”,课能上出自己的思想。有些教师是在上课,身在、意也在,但他上的不是经由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课,而是人云亦云的课、照本宣科的课、囫囵吞枣的课,这就是“身”在场而“思”缺席的课。
第二重境界,关键是一个“如”字。“如”者,不仅谓“好像”之意,更谓“适合”之意。课的风格,就像你的性格、人格。也因为课的风格与人的风格在深层次上具有同构之故,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适合”。对待“课”,既有“事业”的态度,又有“科学”的态度,更有“审美”的态度。形成课的风格,我以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对主体的一种深刻尊重和理解。最好的风格就是“本色”,人格的率真一定折射为课的洒脱,人格的庄重一定表现为课的严谨。实现这重境界,关键在于上出最适合自己的课。
第三重境界,关键是一个“即”字。你的人生,存在于课的每一个当下;课的每一个当下,成就了你的人生。语文人生,人生语文。诗意的、宁静的、优雅的、温婉的语文课成就了你诗意的、宁静的、优雅的、温婉的人生,这实在是职业生命的不二法门。我在上课,但我同时又在享受上课。我就是课、课就是我,我和学生一起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什么?这种境界就是诗意,就是自由,是深深的幸福感。要实现这重境界,关键是要保持清明的觉知,全然活在语文课的每一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