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瑶
朋友V是我们这群朋友中性格最好的一位男士。对任何人都客客气气,温和体谅,哪个朋友有困难,他出钱又出力,可这样一个好好先生在情路上却走得不顺,屡次被发好人卡。
仔细想想看,“好人”在這个社会上并不吃香。电视剧里常有这样的情节,一世勤勤恳恳的人如果犯了一次错误,周围的人就无法原谅,而作恶多端的人偶尔的一次善心,却能博得无数褒奖,让人马上“黑转粉”。再看名著《红楼梦》,宝钗是大家公认的好人,从未见她与谁有过龃龉,但朋友们却更愿意围在说话有点刻薄的黛玉身边。这是为什么呢?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的文学老师对自己的学生说:“在当下阶段,我宁愿你们有深刻的偏激,也不愿意你们有肤浅的客观。因为肤浅的东西留不下任何印象,反倒不如哪怕偏激但深刻的观点,起码可以在石头上凿下痕迹。”
这个理论有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性格宽厚的好人常常会被拒绝。在现实生活里,好人往往被普遍视作平庸的标志。他们因为宽厚随和,而显得缺乏决断与魄力,在别人看来也是不容易具有魅力的。但是有点刻薄或是性格上不那么完美的人,所表达的态度总会激起或好或坏的激烈反应,在日常交流中具有更大的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