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雨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要求高中化学教师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具体的课堂教学方式,以较好地适应新课改带来的这些变化,进一步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总体效能,为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本文将就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索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需要积极地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效地突出高中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并积极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实施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有效地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为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施教助力。本文将从树立正确理念、开展合作学习、组织多元评价三个模块,就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树立正确理念,强化核心素养培养
新课改孕育了新的教学理念,需要高中化学积极地对新课改的基本内容和本质内涵进行全面化和精准化的了解,有效地摆脱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在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真正地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其一,以学生为本。高中化学教师要正确定位课堂角色,有效树立服务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正确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地将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围绕着班级学生来展开,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聆听学生心声、合理回应学生诉求、积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让课堂教学真正地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其二,因材施教。新形势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不能再沿用以往那种“大水漫灌”的教学思路,而要积极推行“精雕细琢”的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关注每一个高中学生在化学课堂的学习和成长,从而真正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目标。其三,强化核心素养培养。新形势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当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对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和化学综合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教师积极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实施路径,让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体现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进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提升。
二、开展合作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形势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不再是以往那种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也不再是被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以更加自主自觉的心态投入到对相应化学知识内容的学习之中,从而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助力学生高质量地开展化学知识内容学习。例如,在学习《离子反应》小节内容时,高中化学教师不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如让学生根据互补性的原则,自愿进行结组,并自主选择出本小组的组长,而教师则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并联合各组的小组长一起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合作学习任务,如①探究電解质、非电解质以及电离的具体概念;②探讨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方法;③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等,为课堂的合作学习做好充分化与全面化的准备。另一方面,高中化学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热情和细致全面的课堂合作讨论学习,如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一起结合对教材的研究和理解,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进行精准的定义,并一起讨论怎样才可以准确地书写电离方程式,积极地发现和解决书写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错误,并有效地进行讨论总结和归纳。而教师则可以做好辅导工作,尽可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助力课堂的有效施教。
三、组织多元评价,补足学生学习短板
新形势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已经不再是教师单一式的口头评价,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高中化学教师要进一步在评价环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讨论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成果,进一步通过评价来查漏补缺,克服学习缺点,巩固课堂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小节内容时,一方面,教师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如让学生在本小组内依次说一下自己在课堂的学习成果以及课堂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短板、下一步的改进策略等,让学生踊跃地找缺点、补短板。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入师生互评的机制,让教师评价学生,说一下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总体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让学生评教师,让学生说一下教师的教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不断助力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完善,真正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施教。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地研究新课改的实质内涵,有效地沿着新课改的指引推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树立正确理念,强化核心素养培养;开展合作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多元评价,补足学生学习短板等,进一步梳理和解决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大幅度地改进和完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助力班级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晓韡,晏得珍.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07.
[2]刘年,王后雄,王伟.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情境测评[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07):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