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杰
摘 要:近些年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烈。鉴于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信息技术在导入环节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丰富数学导入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导入
古人云:“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是说,一旦行动过程中行动者的心态走向消极、崩溃,整件事情就会退步;相反,行动过程中行动者一直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事件就会向前发展。一言以蔽之,事情发展情况受行动者心态的影响。那么折射到数学教学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才能克服学习困难,赢得最终的胜利。那么,如何让学生抱有健康、正向的学习心态呢?这完全取决于导入阶段的导入内容,如果导入内容轻轻叩开了儿童的心扉,激起了内心的涟漪,学生将主动、自发地学习知识。鉴于导入的重要性,结合信息技术,我研究了行之有效的导入新方法:
一、微课导入法
微课是信息技术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内容短小精悍且富有趣味,形式直观生动且情感强烈,传播不受时空限制。相较于传统课堂,它更能够刺激视觉和听觉,调动内心丰富的情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的心态。故而,教师可将微课作为数学教学的导入方法,用于活跃课堂气氛,营建积极、健康、自主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知识,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学生需要积极动手、动脑,在看一看、说一说、折一折等一系列活动中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分数的意义。故而,教师需要导入一些直观、有趣的内容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应用了微课导入法,通过短小精悍、直观趣味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微课内容如下:
师:有4块苹果,怎样分给两个小朋友才公平?
生:一人分2块。
师:如果有2块苹果,该怎么分呢?
生:一人1块。
师:现在有1块苹果,怎么分给两个小朋友?
生:将1块苹果分成2半,一人一半。
……
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产生了自主探究分数的内动力,积极主动地学习了相关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故而,微课导入是数学课堂的有效导入方法。
二、微视频导入法
微视频是一种类似于而又区别于微课的知识传播方式,知识具有点状分布特点,对话语言较为轻松、幽默,形式单一。虽然同为信息技术的产物,与微课相比,微视频更像一把狙击枪,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而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可以内化重点、难点知识,建立数学自信心。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缺陷实施微视频导入,在导入阶段帮助学生解决遗留的与新知有关的问题,促使学生增强数学学习自信心,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以“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为例,学生需要学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而加法中出现了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快速理解。于是,我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制作了微视频,通过微视频导入新的学习内容,建立学生对于知识的认同感,从而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微视频内容如下:
师:48+36+52=?
生:48+36+52=48+52+36=100+36=136。
师:为什么呀?不应该先算48+36=84,再算84+52=136吗?
生:加法运算可以应用加法交换律,几个数字互换位置相加,结果不变。48+52口算就能得出100,48+36需要竖式计算。
……
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复习、巩固了交换律和结合律,理解了两种运算规律的本质。此时,再学习乘法运算规律,学生快速进行知识转化,轻松学习、掌握了乘法运算法则。由此可见,微视频导入是有效的数学导入方法。
三、多媒体导入法
数学是逻辑思维性较强的学科,主要依靠感性思维的小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课堂气氛沉闷。鉴于此,教师需要创新导入形式,感染学生健康、主动的学习情绪,实现寓教于乐。那么,教师应该应用何种导入方法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导入法,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知识有关的图片、视频、故事等内容,促使学生感性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学为例,竖式计算是一个枯燥、严谨的过程,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我实施了多媒体导入法,导入内容如下: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智能游戏,请看大屏幕。(屏幕上,有一个通往天空的云梯,一节梯子上有一个运算题。)大家要计算出每一道题才能爬到云端,答错梯子会自动加长一节。
生:好!
师:先看第一节,34+56=?
生:90!
……
师:下面来看一下终极通关题,56÷4=?
生:摇摇头。
在导入阶段,学生酝酿了计算情绪,产生了强烈的除法运算学习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了相关知识。由此可见,多媒体导入是有效的数学导入方法。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微课导入、微视频导入和多媒体导入是数学课堂行之有效的导入方法,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国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3,(11):1-1.
[2]邵兴风.巧用信息技术有效导入新课[J].科技视界,2015,(17):19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