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荣
摘 要:我国自古便有桑基鱼塘的复合经营模式,为我国的土地资源优化、食物来源等方面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但目前林地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因此本文基于林地空地种植农作物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对农林复合经营的工程模式理念和发展优势作出简要分析,重点突出经营工程领域中需要进行的研究热点,探讨热点问题对该工程的发展趋势起到何种作用。
关键词:产业结合;农林复合经营;生物多样性
引 言
农作物在林间种植将有效提高各项资源使用率,该种经营模式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种植理念,被广泛用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作物混养核心理论中。对于农民的利益,一向是我国民生热点问题中较为关注的一项,因此通过农林复合经营将会大幅提高单位面积内的经济产出,一块土地资源发挥出了更多效用,有利资源优化和农民收入增加。
1.农林复合经营理念及其发展优势
土地的利用方式有很多,单纯靠种植经济作物使农民获利的时代早已过去,目前复合经营模式理念被广泛运用在世界各地。我国的农林复合经营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当时模式便已建立,且技术较为成熟,基于林粮间作模式下的经营模式使得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并将不良资源优化升级为其他经济产出方式,大力提高了百姓的食物总量,优化饮食结构。近现代由于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导致土地开发变为了当务之急,地球仅有近四成土地,其中可被用于农业耕作、发展作物经济的土地面积则更为稀少,因此复合经营工程理念被提出。
立体发展农业将对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林两种间作的模式是其中较为简单易施行的一种,另外采用农林复合可有效将林业的经济作物成本降低,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是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理念和经济营收作为目的下的一种国家发展战略。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农业结构进行优化,并最大程度上保护了环境,习总书记曾说,不以牺牲环境造就经济成长,破坏环境就是毁掉人命[1]。优良的农林复合经营方法铺开,对我国农业向着资源循环利用的指导方针前进有其促进意义。
2.农林复合经营工程领域研究热点探讨
2.1经营系统的培育
农林复合经营中对培育技术的要求较高,因为经济产出应基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优良的作物培育技术将给作物收成带来极大促进作用,在基础上决定了经济产出的数量,为农民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基础化保障。农林复合经营有着竞争性和可持续性作为基本特点,竞争性指的是农作物和经济林作物之间存在竞争,主要竞争目标是养分和水分等外界对其生长过程造成影响的因素;而可持续性是整体经营系统需要可持续发展,不能一方过于强势侵占了另一方的应得权益,致使经营系统逐渐失衡,导致最终发展成传统的单一形式作物经济系统。该热点探讨的具体体现是在发展农林复合时,应选择系统培育的两方具有较温和的特点,或是采用互补形式的生长培育方式,比如四旁树、桑基鱼塘等经营系统的采用,整体经营模式较为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下,将经济作物培育成型,使得农民在一份劳作的付出下,获得双重利益。
2.2系统空间的分布
复合经营模式在其系统的空间分布中为经济作物的合理栽种取得了理论支持,农作物对阳光的需求量较大、林作物对氧气的需求量较大,在不合理的经营模式中会使得双方争取所需求的养分时有着较大的产出损耗,因此分析空间分布的领域热点将对系统的经济产出负责。种植的分布间距将决定整体系统下的可持续性和相应作物产出能力,系统种植间距有其相互的作用机制,比方说在土壤的肥力不够充足时,种植农作经济作物的数量过多,将使得林作物的产出效果较差,需要进行充分的能源供给才能使得整体复合系统模式持续发展,这是不符合基础的农林复合经营理念的,应合理种植、不过密间植。
2.3能量流动的探讨
农林复合经营另一个热点讨论方向是针对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最佳的复合经营模式应将系统进行模拟生态系统的情形下去做可持续性发展,自给自足的能量流动下减少对该系统的后续成本投入,维持系统稳定协调发展模式。能量流动中应仔细探讨各种能量成分的比例和交叉关系的数据,并且将能量流动的具体分步路径进行由始至终的完整路径探讨,并最终分析出各种作物对能量流转中的转化率和过程整体效率,得出作物中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因素搭配,对挑选系统中的农作物种类和数量搭配做出理论上的技术支持。能量流动数据的得出,对水能量、碳能量等能量的實时监测起到对比作用,能将系统所处的阳光、种植密度、作物状态等供给能量因素的影响作出分析,这将给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提出了较高质量的经营管理方式[2]。
2.4生物多样性探讨
完整的生态系统中需要各个成分的组成,决定成为较高质量的生态系统是取决于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种类,农林复合经营中要建立起独立的生态系统则也应将生物多样性的探讨纳入到发展过程中。作物经济效益的增加绝对不是单一作物的产出所决定的,而是多种作物的共同影响下进行的交互式产出,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多样化、也能将经济板块种类增加。农林复合模式在前期的规划中就应考虑到如何将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并且在其中融入进更多的生物种类,生物种类变多对该系统下的结构构造进行补充,将一个层级的能量级生物种类增加,保证了生态系统稳定发展,不会因为缺少了其中一个种类的存在,就导致出现断层情况,以此影响农林复合模式的发展。
2.5发展规模及展望
农林复合经营实现了土地的统一化,将单位土地中的作物投入率达到最高,并且优化作物产业结构,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发展,不过多借助外界的能源供给,在土地的充分使用中,将生态环境也进一步保护。发展规模随着产业升级、生物多样性增加,不再局限于特定位置,在全球范围内多个区域都有着广泛施行,对促进当地经济规模的多样性、经济产量的提高都有着显著影响。
结 论
综上所述,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将有效提高农民的单位产出量,使得经济状况与劳作能力、经营种类有着较大关系。对该工程领域进行研究热点的探讨可发现经营系统培育将培育技术水平提高、系统空间分布决定了农民的资源利用率、能量流动向着食物链顶层进发、生物多样性得到全面优化,并在农林复合经营的全面铺开下,经济发展规模有了较大提升,未来会有更多提高经济产出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王光菊,许思维,杨建州.农户农林复合经营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9,39(02):172-178.
[2] 黄章平.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特点发展现状及展望[J].绿色科技,2018(17):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