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文钰
摘 要:由于受传统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与老师之间有距离,致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师徒结对”就是充分发挥学优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将班上数学成绩相对好的学生聘为“小老师”,而后进生作为其“学生”,组成一帮一的数学学习小组。力争创设愉悦、和谐的交往平台,使学生的知识在沟通中得以生成,在交流中得以巩固,在共享中得以倍增。如何才能让数学课堂更高效?本人通过学习,并对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了“学生师徒结对”的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开展数学课堂“师徒结对”中“师”的高效运用策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主持的课题《中学数学“师徒结对”课堂中“师”的高效运用研究》获2017年广州市立项。
关键词:师徒结对;实效性;高效运用;策略
(一)问题提出
由于受传统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学科后进生与老师之间有距离,学习中不懂时不敢问,有话时不敢说,不愿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摇头不对、点头对”的现象在课堂上普遍存在,致中学数学课堂效率低下。但这些学生在同学之间无话不谈,而在老师面前却沉默少语。那么怎样才能让的中学数学课堂真正高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获呢?作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对中学数学课堂“学生师徒结对”教学模式的高效运用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生师徒结对即“小师傅(小先生)帮带制”这是陶行知先生发明的普及义务教育方法,大约提出于1923年。“即知即传人”,籍以促进知识的传播,这种制度与“连环教学法”、“即知即传”、“传递先生”这间有互通互补之妙。互惠式教学由心理学家安.布朗(Ann.Brown)所创建,用于改进阅读成绩低下学生的阅读理解。在典型的互惠式教学情境中,学习以小组讨论方式进行。它还有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改善学习的人机环境,提倡学生这间互教互学。
(三)研究“学生师徒结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起源
“学生师徒结对”教学模式的想法是产生在我对女儿发火的一事中。一天下午,女儿的同学来找她玩,当时我督促女儿背一课书的英语单词,我说:“女儿,你先读10分钟单词,然后背吧,背完就去玩吧”,女儿说“爸爸,我不用读,现在就能背了!”。结果,女儿只背出一半。当时我就火了,狠狠地骂了她,同时命令她读10分钟,再背,再不行,就不准出去玩了。女儿哭着读了10分钟,再背,结果是连原来会的也背错了!我这时强忍着、笑着说“可能是你太累了,去找同学玩去吧,回来再背吧”。到了晚上,女儿回来了,很高兴地说“爸爸,我全可以背了!我同学教我背英语单词的方法了”。一试,可然全背对了。随后本人更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开始自已的教学班进行“学生师徒结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将班上数学成绩相对好的学生聘为“小老师”,而后进生作为其“学生”,组成一帮一的数学学习小组。使学生的知识在沟通中得以生成,在交流中得以巩固,“学生师徒结对”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始了!
(四)“學生师徒结对”课堂教学模式的高效运用策略研究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我发现“学生师徒结对”效果很好,整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如何才能使“学生师徒结对”教学模式在课堂高效运用?
1.有“针对性”地“合理”师徒结对
在开学初,对全班学生作有“针对性”地“合理”师徒结对。先是有针对性是指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成绩,先给学生们做好,一优师对一徒弟或一优师对二徒弟结对;再是学生们对老师的师徒结对进行重新配对、调整,真正落实“师徒结对”,真正达到“师徒结对”中的“师”与“徒”融洽结对,再公布名单。
2.师徒明确学习目标
有目标才有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基本动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培养其学习动机的重要前提,教师教学的对象--学生,他们有着好动、好奇、好胜、喜异、爱新等心理特征。对此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了“期望理论”。这一理论可用公式表示为: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其中,“激发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效价”是指被激励对象目标价值看得多大。“期望值”是指导致某种结果或满足某种需要的概率。这个理论说明:一个人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激起的动机就越强烈,焕发的内部力量也就越大。可见教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同时提高效值和期望值。
在确定好师徒结对子后,让师徒一起定好可行的相应目标。一旦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就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效值和期望值。由此可见,“学生师徒结对”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共同探求知识奥秘的动力。
学习目标包括成绩目标和作业、课堂学习态度等。一周目标、半期目标、全学期目标。
3.创造竞争、论功行赏、构建适合的评价体系
有利益就有竞争,别看初中学生,他们追求功名利益之心不低于成年人。为了防止小组合作兵教兵出现厌烦枯躁的现象,我给学生制定了一个奖励措施,通过评价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开展一些“进步最大徒弟”、“优秀师父”、“优秀师徒”、“师徒活动总结”、“感谢师父”等活动。
在“学生师徒结对”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为能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就应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从而使每名学生认识到“学生师徒结对”的价值和意义。评价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定期评价师徒共同学习的情况,以便学生了解师徒的学习成果。
(2)以学生的徒弟学习态度、课堂参与程度、徒弟作业完成度、师徒合作和谐度、师徒学习目标达成度等进行评价。由自评和6个学习小组长要对其申请进行他价。
(3)评价原则:①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实事求是地对师徒结对活动中的优秀师徒进行综合评价,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学状况。②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师徒结对活动中的优秀师徒的评价,既要看师徒课堂合作的数量,又要看师徒互动的质量。只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体现师徒结对活动中的优秀师徒的特点,使师徒结对活动中的优秀师徒评价更具科学性。③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为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对师徒结对活动中的优秀师徒质量的评价,采取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测评结果更切合实际。
4.“学生师徒结对”在课堂教学上的一些具体做法:
①在新课教学中,我运用兵教兵的策略,以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教师只作点评,从而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运用兵教兵的教学方法,让我认识到学生当中蕴藏着大量的教学资源,有的在教师意料之外,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调动学生,就会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出来,使学生的表现欲得以充分展示,使学生进行热烈的思维活动和有效学习,能促进教师的学习与提高,使师生能和谐互动。
②在习题课的教学中,简单问题学生自己看书即可,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难题,我经常运用兵教兵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限时要师父要完成练习(老师及时巡视快速批改),然后小师父快速到徒弟哪进行帮扶。虽然学生的讲解不是很完美,但在几个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反应较慢的学生有了思考的时间,优生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为防止“假会”,“夹生”,我常常在学生都“会”之后,给出几道变式题、应用题来考察他们,以巩固“难题”所体现的知识和思路方法。
“学生师徒结对”课堂教学模式要真正授之以渔,传给学生一些精髓的方法了。
(五)“学生师徒结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形式及意义
1. 在中学数学新课教学中开展“学生师徒结对”,有利于激发徒弟学习中学数学的兴趣
师傅对徒弟的夸耀让徒弟更有兴趣学好中学数学,接下来的学习,两人关系越来越好,师徒两人在这一模块的测试中成绩进步斐然,笔者当即张榜表扬。笔者也逐渐意识到要在师徒交往的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后进生们在“兴趣”老师的培养教育下逐步得到发展。即使做错了也没关系,“师傅”肯定想办法让徒弟做对,从而使后进生走向成功,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意看到的。
2. 在测验习题评讲中运用“学生师徒结对”,有利于幫助中学数学教师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习题评讲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一步。学生层次差异大,给教师评讲习题带来了难处。面面俱到地评讲每道习题,后进生正正好,而好学生吃不饱;如果选择性评讲又会导致后进生消化不了。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学生师徒结对”的方式正好弥补这一不足。在习题评讲前,先让“师傅”和自己的“徒弟”进行一一交流,“师傅”主要帮助“徒弟”解决一些简单容易和“师傅”已经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徒弟”出错的简单题全都解决了。这给教师评讲集中性错题、难题留下了许多时间。刚开始实行时,笔者还对课堂时间以及对学生的课堂调控能力有所担忧,但通过笔者的巡视发现:学生交流很积极,“徒弟”个个很负责,讲解十分细致,“学生”在一旁听得也很认真。整节课中,习题评讲时间很充裕,原先不能完成的进度现在都能很好地完成了。“学生师徒结对”在习题讲解课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后进生的成绩有所上升,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优秀学生通过在与后进生的讲解、讨论、交流过程中也得到了启发,这对好学生也是一个促进和提高,所以这是班级整体的提高。
3. 在课余时间采用“学生师徒结对”,有利于培养后进生解题的信心
后进生由于知识掌握得不好,对待教师的课后作业大都草草了事:有时会写的写一些,有一点难的就不写;有时乱写;更有甚者仅把选择题填了了事。这时“师傅”的出现给“徒弟”带来了压力,“徒弟”的作业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因为笔者会让“师傅”首先来检查,并且笔者要求师傅签上字以后才能上交。当然,笔者也规定不会做时,可让“师傅”们帮助他们,给他们细细地讲解。久而久之,不认真做作业的后进生越来越少了,学习态度端正多了,因为他们会做的题越来越多了。长此以往,“徒弟”在无形中受到了“师傅”的熏陶,学习习惯就会明显改变。解题的信心增强了,这也促使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
4.“学生师徒结对”有益于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原本相互之间没有话语的学生,开始有交流了,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许多,感情深了许多。在学习、生活中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相互拧成一股绳,一起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六)“学生师徒结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步成效:
经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对“学生师徒结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积累一定的经验。学生也较喜欢“学生师徒结对”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效果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和好评。试验班与非试验班的考试成绩对比如下:
“学生师徒结对”数学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不断获得达到目标的成功感,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有了学习的动力,转变了学习的观念和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笔者发现“学生师徒结对”效果很好,整个班级学生的中学数学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严先元.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M).成都:市场大学出版社.2002.21
[2] 郑志辉,刘义兵.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思维方式转换(J).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211.
[3] 琳达·B.尼尔森 (Linda B.Nilson)、 魏清华 最佳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过程控制(第3版) 平装 – 2014年12月1日
[4] 南希·弗雷(Nancy Frey)道格拉斯·费舍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