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喜
不久前,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构建扶持在线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线上线下教育融通,培育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加强在线教育人才培养等。
国家鼓励在线教育发展的态度是鲜明的。但是对于一种新业态来说,在线教育也的确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线上教育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暗藏有毒有害内容;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轻育人的倾向,甚至有些平台还沦为了强化应试教育的工具。所以,在鼓励在线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要做好规范引导。应该看到,不管教育形态如何变化,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教育的灵魂不会发生变化,教育规律、成长规律没有发生改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不能发生改变。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但是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善的改变,关键点还在于如何使用技术。媒体报道,安徽省启动了“智慧资助”试点工作,将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手段,实现部门数据对接与信息数据共享,辅助学校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当前,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已经实现了三个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的目标业已实现。如何让资助更加精准、更加人性化,最大程度照顾受助者的尊严,是资助工作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从一些高校以及一些地区的实践来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正是技术对教育带来积极改變的一个经典示范。
未来,随着各类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教育将遍地开花,技术对教育变革将产生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其中也必然包括对旧有的教育秩序、伦理的冲击与挑战。技术是中性的,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掌控在人的手中。如何让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教育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让新技术服务而不是控制教育的发展,解放而不是禁锢学生的心灵,减轻而不是增加学生、家长的负担,将是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