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父爱如此温暖

2019-10-21 09:18庞宇轩
初中生·作文 2019年10期
关键词:父爱母爱总会

庞宇轩

“什么,爸爸已经39岁了?!”一天,我惊讶地问外婆。

“是啊!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你也14岁了……”外婆说道。

童年时,爸爸在我心里就是凶神恶煞的“阎王”。当我不听话时,心急的母亲总会哭着给爸爸“告状”,爸爸总是用“打”来解决问题。我耍小脾气时,只要看到爸爸回来,就会赶紧躲到房间里,装作若无其事,但总会被抓个正着。

有人问我最喜欢谁,让我给家里人排个名次。我毫不含糊——爸爸总是位列倒数第一。在我们以前住的那栋公寓,爸爸可是“声名”远扬。因为他打我时,声音出奇地大,以至于楼上楼下三四层都听得见。邻居总会问我:“你昨天是不是又被打了?”因为这个,我小时候还总被玩伴们取笑。

我逐渐长大,被打的次数少了许多。我犯错后,爸爸会用讲道理的方法与我沟通,“响鼓不用重锤”常常成为他的结束语。不幸的是,在我8岁时,妈妈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这一消息,爸爸瞒着家人,一个人承担着巨大的痛苦。妈妈的病情逐渐恶化,癌细胞随之转移到大脑,之后便不能动弹,不能说话,没有任何意识。这时,爸爸仍精心照料,不离不弃。

与此同时,爸爸还注意培养我在音乐和体育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可我不知珍惜,不仅没有对音乐和体育产生兴趣,还气走了多个照顾我的阿姨。

小学毕业前两个月,母亲走了,全家陷入悲痛之中,我也整天闷闷不乐。

让我走出阴影的,却是一向严厉的爸爸。此时的爸爸又当爹来又当娘。从没煮过饭的他,学起了做饭。我和爸爸的距离正在逐渐缩短,可以像朋友一样有说有笑……

上八年级时,由于学校重修,我们搬到育才中学就读,离家较远。

一次,由于我的拖拉,没赶上车,恰巧同学的父亲来接他,于是叫上我一起。之后,我经常坐同学爸爸的车回家,并产生了依赖。

一天,照样坐同学爸爸的车回去,爸爸刚好在家。等我放下书包,他便问:“你是不是天天都坐同学爸爸的车回家?”我答应了声“嗯”。随后他提高了音调:“偶尔坐坐可以,但别一直麻烦别人,他没有义务接送你。再说,实在沒车了就走路回家,也锻炼了身体!”“可是,那样回家10点都过了!”我抱怨道。他没再说什么。等我准备睡觉时,却发现他在客厅沙发上双手抱着后脑勺,头仰得老高,眼神凝重,好像在思考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天傍晚放学后,我刚走出教室,就接到爸爸的电话,原来他在学校门口等我。我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嗫嚅着:“什么……在等我放学?”惊奇之余,我难掩兴奋之情,一头冲向校门口。

我原以为那天只是爸爸办完事顺路过来而已,却没想到,从那天开始,他每天都来接我。

也许我比常人更早地失去了母爱,但我并不自卑,因为我还有一个如母亲一样慈祥的父亲。现在我才明白,原来父爱也如母爱一样温暖。

编辑絮语

文章截取了四个时间段,写出了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对父爱的感悟。小时候的父亲,只知用打来解决问题,“我”对此难免有些埋怨。到“我”8岁时母亲生病,父亲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照顾“我”,“我”却不理解,还常常淘气。母亲离去后,父亲“又当爹来又当妈”,“我”开始理解父亲,体贴父亲。再后来,学校离家较远,父亲风雨无阻地接“我”回家,让“我”感受到父爱如山。全文展现了父子之间质朴而深沉的情感,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太多的对话,但读完之后我们会觉得,这种无声的父爱远胜千言万语。

猜你喜欢
父爱母爱总会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春天总会来
阅读母爱这本书
父爱如山
父爱在哪里?
陈埭镇同乡总会
母爱的另一面
画与话
沉默的父爱
恶搞时总会有乐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