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是哪一个?我想,如果你对课本中的某个人物有深刻印象,定是因为这个人物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魅力呢?当你观察了人物特点,选取了典型事例,怎样用生花的妙笔来描画或者烘托出这个人物的个性特征呢?
人们都说,作文源于生活,基于阅读,成于思想,秀于景物描写。写记叙文,“有万法方能成于胸”。因此,我想在此谈一谈如何运用景物描写让写人记叙文升格。
一、善于观察人物特征
一名学生观察发现,校外路边的饼店里,卖饼的女人很有特点,于是他对这个女人的外貌、动作等细节进行了细致观察,写了作文《让我敬佩的一个人》。他这么写道:
在校外的路边,有一个饼店。那个卖饼的女人穿着肥大的红色布围裙,看起来年龄并不大,那双皲裂而粗糙的手,却让她失去了在这个年龄段应有的模样。
排队的人很多,等了许久才轮到我。
她熟练地把饼翻了个遍,装好后仰起头递给我,眼里含着笑。
我伸手到口袋里,猛然发现忘了带钱。我很不自在,红了脸,把饼还给女人。
女人看着我笑了,挡住我递饼给她的手,轻柔的声音拂过我的心弦:“不要紧,钱等下次再给吧!”
第二天,我在买饼时把钱补给了她。她又笑了:“没关系,下次再来。”她的笑容让我感到温暖。
我觉得她就是让我敬佩的人。
我认为这个学生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的观察都不错,但文章整体内容平淡浅易了些,字数也上不来。
二、了解人物的主要事件
为了让字数多一些,这位学生写了有关这个女人的另外一件事。他是这样添加的:
张奶奶家的小孙子很喜欢吃她家的饼。每次放学回家路过那儿,便馋得不走,趴在门边看。这时女人就会给他一个饼吃。
张奶奶家孙子吃饼时香气弥漫,我对卖饼女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学校路边那个卖饼的女人,是让我敬佩的人。?
学生写到此处结尾了,而我们看完这篇记叙文,总感觉还是不太到位,不能让读者得到情溢于心的感染。
三、巧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
要使作文升格,还必须找技巧。事件选材有了,人物的观察到位了,那些塑造人物的基本章法也都用在作文上了,还要寻求外来的助力因素,诸如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景物描写的烘托、映衬等。最好的技巧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运用景物描写烘托渲染。
一是可以在开头添上景物描写,营造全文的氛围。开头两段可以这样升格:
开学不久,桂花飘香。那一树树米黄色的细碎的桂花,星星点点,清香四溢。那个让我敬佩的人,依然在学校路边桂花树旁的小小桂花饼店忙碌着。
她穿着肥大的红色布围裙,看起来年龄并不大,那双皲裂而粗糙的手,却让她失去了在这个年龄段应有的模样。
二是可以在中间用景物描写进行衔接,让人物融入景中。例如:三、四、五段在写事件时,可以这样用景物升格:
丝丝桂花瓣在空中纷飞,乘风落在她的头上、肩上。小店很窄,她热得满脸汗水,却顾不上用手擦拭。排队的人很多,等了许久才轮到我。一走近,桂花浓浓的香味混着热气扑面而来。她熟练地把桂花饼翻了个遍,装好后仰着头递给我,眼睛里含着笑。我伸手接过,准备付钱。身上大大小小的口袋被我摸了个遍,却始终没有发现钱包的踪影。细汗布满了我的额头,身后排队的人们在不停地探头向前望。我尴尬地朝女人笑了笑,把桂花饼递回女人,准备开口道歉。女人却笑笑,挡住我递桂花饼给她的手,温柔的声音拂过我的心弦:“不要紧,钱等下次再给吧!”女人的笑格外亲切,一阵暖流淌过我的心里。
回家路上,遇到邻居张奶奶。她见我手中提着桂花饼,便向我夸赞卖桂花饼女人的好。原来,张奶奶家的小孙子很喜歡吃她家的饼,每次小孙子放学回家路过那儿,便馋得不走,趴在门边看,这时她总会送饼给他吃。阳光铺洒下来,一如桂花的香气弥漫,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接着,学生写还钱的细节不够,可以适当增加,并且对卖饼女人谋生做饼的细节可以再度揣摩,第六段适当生动细腻些:
“等我回去还钱时,太阳已渐渐落到山顶,女人准备下班回去了。所有的饼箱都必须推进去,才能关门。她往里推时,双手吃力地扶着饼箱,推一下就探一下身子。每次用力过后,饼箱就轻轻颤几下。我知道,饼箱很重,辛辣的汗水模糊了她的双眼。”
三是可以在结尾用景物描写进行升华,让景物融入抒情或者议论之中。第七、八段可以如下用景物升格,点明文章主旨,升华对人物的敬佩之情,从而让文章定稿:
我驻足路边,抬头望着那一树桂花:盛开的桂花,连绿叶都被黄昏的暖光渲染上金黄的颜色,桂香氤氲。人们总陶醉于桂花的香,而漠视它细碎的花形,忘了深藏于其中勃勃的生命力。其实,这细碎桂花是多么令人敬佩,它平凡在它的细碎,却香远益清于它的朴实。
花如此,人亦如此。女人的乐观驻进了我的心中。我敬佩你,如桂花般微小却香如故,你灿烂的笑脸和推箱的身影教会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有一颗乐观、善良的心,再平淡的日子也能有滋有味。
在桂香满溢的季节,那个让我敬佩的人啊,让我遇到了乐观和善良的灵魂。
文章最后,首尾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同学们,你们也来试一试吧。
胡铮良,湖南长沙地质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中学从教30年?,2017年获长沙市优秀教研工作者称号。曾任《学习报》编辑,曾在《中国教育报》《星星》《湖南矿业报》《西南作家》《新蕾》《语文天地》发表过诗歌、散文、教学论文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