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阳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蓬勃发展,与中亚地区进行持久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强面向中亚地区的汉语教学,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汉语教学在中亚地区的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就对汉语教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中国与中亚语言文化差异
1.1 语言差异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自古便受到来自波斯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中国文明等诸多文明的交互影响,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特点,与中国一脉相承的语言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
我国与中亚地区语言文化差异不但影响了经济往来,而且不利于深层的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且目前国内汉语师资培养主要以英美等西方国家为中心,多以英语为第一外语,俄语语言的学习建设相对滞后。因此语言沟通问题不仅成为国际汉语教师在面向中亚地区教学时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同时也成为了汉语教学在中亚地区发展的最大障碍。语言不通导致的沟通障碍不利于汉语国际化发展,也不利于我国与中亚地区经济文化的往来。
1.2 文化差异
我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中亚地区由于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冲突和战争,导致其外来的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一起碰撞、融合、沉淀,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中亚文化。此外,由于俄罗斯民族的入侵,导致中亚地区的文化还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这表现在中亚的建筑、语言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总之由于历史的原因,中亚地区的文化综合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风格。而我国主要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文化内容相对而言较为纯粹,且文化脉络完整,源远流长。其次中亚地区的文化还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中亚人民在广阔的草原上游牧,逐水草而居,逐渐形成了其具有代表性的游牧文化,这不仅表现在中亚人民的生活方式上,也表现在中亚地区的建筑、音乐、文化著作等各个方面。而我国历史上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主,人们的生活比较安定,所产生的艺术作品也与中亚地区大为不同。
1.3 民族性格差异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历史发展的原因,中亚地区的文化属于不同文化的交汇融合,在其游牧文化的影响下中亚地区人们的性格更为豪放粗犷,整体的民族性格较为真诚和率直,更加注重个体的感受和体验,不考虑太多的人情世故,敢做敢当,同时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中亚地区的人们有坚韧的品质和默默耕耘的信念,彼此之间较为团结和谐。而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我国主要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下,自然天气相对温和,四季明显,温度适宜。同时我国土地广袤,资源丰富。优良的气候条件使得在远古时期我国的长江和黄河流域就孕育出了农耕文化,人们依河而居,自给自足,再加上五千年来不断的文化传承,和儒释道三家的影响,中国人逐渐形成了安于现状,比较务实的性格特征,同时相比于中亚地区人们的探索创新,中国人更加注重在社会生活中发展人情世故,总之中国的民族性格偏向于入世,较为务实、内敛、谦虚、忍让,讲究仁义礼智信,在为人处世上与中亚民族有着巨大的差异。
2 跨文化能力培养
2.1 理解不同區域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与地区之间都会存在文化差异,一方面给彼此的交流往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只要彼此相互尊重理解,就能够变不利于有利,促进两者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首先,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尤其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在面向中亚地区进行汉语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尊重中亚地区的社会文化,包括人们的性格特征、语言习惯。只有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加了解中亚文化,进而了解中亚地区的人民,方便我国汉语文化的传播,进而促进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往来。在具体的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与我国的民俗风情不同的文化,这就需要国际汉语教师本着尊重包容的态度对待。
其次,要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来理解我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差异,在相互包容尊重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寻找彼此文化的共性。比如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存在地域上的共性,而且生活习惯、语言的语法特征等有相似的地方,国际汉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的利用这方面的资源,拉近与中亚学生的距离,提高教学的质量。
2.2 如何培养跨文化能力
2.2.1 加强跨文化知识
加强知识储备是培养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基础,就我国与中亚地区的交流而言,主要是要加强人才的俄语水平,因为中亚五国面向世界的官方语言基本都为俄语,所以面向该地区的国际汉语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俄语水平。不仅能用俄语进行正常的交流和教学,还要理解俄语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底蕴。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中亚文化知识的了解。由于中亚民族的文化知识有其自身的脉络和构成内容,所以国际汉语教师在深入学习了解中亚文化知识时,要保持谦逊的态度,先了解中亚地区的一些外显的文化知识,例如民俗风情、人们的生活习惯、衣食住行等。在此基础上,再逐渐深入学习中亚地区的艺术文化,例如建筑、音乐、绘画、信仰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认知中亚地区的深层的隐性文化,比如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另外,学习中亚文化知识有很多的方法,如阅读、交流、观察等,这要求教师要秉承谦逊的态度,在平时的生活与教学中多加积累,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学习中亚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于汉语知识的学习,保证自身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具体的教学中将两种语言融汇贯通,促进汉语的国际化发展。
2.2.2 提高跨文化教学能力
就实际的情况而言,中亚地区学生习惯的教学方法一般为讲授与练习相互结合的,而在我国进行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基本采用听说读写分开教学的模式。因此在面向中亚地区进行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国际汉语教师就应该全面的了解中亚的教学情况,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首先,俄语的语法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国际汉语教师要尽可能的寻找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使得一些较为复杂难懂的汉语词汇,可以用清晰方式表明。因为人类的体验和感受是相通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一方面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汉语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更准确的理念汉语词汇的意义。其次,教师需要切实的了解中亚地区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2.2.3 提升跨文化的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面向中亚地区的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主要是要提升其对于不同文化的敏感度。一方面中亚地区自身的文化的特殊性,其文化内容基本属于不同文化的融合,同时中亚地区的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较为滞后,这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要放下偏见,不能有丝毫的抵触或者轻慢的态度,努力置身于中亚文化的氛围里,为我国汉语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虽然文化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值得尊重的,因此国际汉语教师要平等的看待汉语文化与中亚文化,在包容尊重的前提下,看到异域文化的优点和魅力,发现我国的汉语文化与中亚文化之间的互补点,使得在具体的教学中,两种文化可以完美的融和。
3 结束语
在当前新时期的背景下,必须加大国际交流的深度,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发展,我国与中亚地区的连接更加紧密,不仅是经济上互相交流,文化上也要加强往来。面对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不断地提升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才能够促进汉语文化在中亚地区的发展。综上所述,今后我们要从跨文化的知识、能力和意识三方面来进行完善,以确保我国在中亚地区的汉语国际教学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