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连利
水利水电工程快速变化发展,施工建设人员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与经验总结,使得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整体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与影响。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加固与治理,通常存在岩质高边坡治理难度较大的情况,对施工建设产生不利影响。为确保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务必确保运用科学合理的高边坡施工技术,使质量不足等情况得到有效改善,避免高边坡的加固与治理存在质量问题,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1、混凝土抗滑结构的应用
(1)混凝土抗滑桩
抗滑桩为穿过滑坡体之后,位于相对稳定土层或岩层设置的柱状结构,运用此种结构支档滑体产生的换动力。此种结构一般设计位于滑坡前端位置,可以对滑坡进行有效加固,尤其是滑面角度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效果较为显著,设计阶段,对1/3或1/4桩体进行埋置,运用灌浆技术确保桩体同土层或岩层连接成整体。具体施工技术主要为,按照边坡滑坡实际情况,位于边坡外缘设置合理混凝土桩,形式为单排或多排,通过混凝土桩深入至稳定层,通过抗力实现边坡滑体的有效加固。值得关注的则为,混凝土桩设置距离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若边坡滑土位于桩体之间滑出,则不满足标准规范,此种打桩方法无法起到加固的效果与作用。此外,打桩方法各不相同,连接为整体或独立间隔,顶部或是底部连接,实际方法需根据情况做出合理选择。运用缓凝土桩抗滑的优势主要为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所需工期时间较短等,不过因为滑坡坡体存在疏松的特点,施工阶段务必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防止对坡体造成影响出现相反的结果。混凝土抗滑桩同样存在相应的局限性,此种方法适用于滑体层为浅层或是中厚层滑体的加固。
(2)混凝土沉井
高边坡加固治理而言,沉井法属于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沉井法施工与运用通常包括如下流程:第一,场地平整,即准备开始沉井时,对施工区域平面进行做出有效平整,为基础施工提供保障;第二,制作沉井,其属于沉井施工的关键环节内容,对施工具有关键的作用与影响;第三,沉井下沉,其属于沉井施工的难点,下沉施工阶段,应确保下沉质量,防止出现较大的偏差情况,从而出现渗透情况,使沉井使用年限造成不利影响;第四,封底施工,开展此流程施工阶段,务必对沉井基面做出全面彻底的仔细清洗,保证沉井混凝土强度上升至相应强度时能够采取分层浇筑封底。
(3)混凝土挡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阶段,为确保安全可靠的加固效果,高边坡加固施工对混凝土挡墙的应用较为广泛。同其它结构进行比较,混凝土挡墙整体结构相对较为简单,施工难度普遍较低,同时可以发挥稳定并加固高边坡的效果与作用。混凝土挡墙使运用挡墙结构自重,对滑体下滑力做出有效支档,对防止滑坡問题具有显著的效果与作用。
2、锚固技术的应用
(1)锚固洞
高边坡治理加固施工中,锚固洞技术方法应用较为普遍,为对高边坡失稳情况做出合理有效解决,通常运用锚固洞完成加固处理。对锚固洞技术进行运用时,需严格根据锚固洞具体的施工标注规范,做到“从内至外,循序渐进,从上至下,逐层加固”,唯有按照锚固洞加固的标准规范进行施工,施工中避开抗滑力,防止高边坡失稳对工程产生严重影响。
(2)喷混凝土护坡
高边坡加固施工阶段,还可运用缓凝土浇筑高边坡,即喷混凝土护坡。同锚固洞等加固方法做出比较,喷混凝土方法的使用,存在施工速度较快、效率显著的优势忒单。施工阶段,施工人员仅需完成混凝土搅拌以及建筑工作即可,其也成为高边坡加固治理施工方法中见效速度明显的方法。实际施工过程中,喷混凝土属于支护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为确保整体施工质量,开展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存在的碎石做出全面彻底的仔细清理,设置锚栓,确保喷混凝土良好稳定性。
(3)预应力锚固技术
同锚固洞与喷混凝土护坡方法做出比较,预应力锚固技术加固效果更加显著。实际施工使用阶段,借助位于坡体深部稳定岩土锚固的锚索,运用锚索深入至高边坡内部,对高边坡力度做出有效分散,使抗滑力得到提高,运用锚索作用,实现稳固高边坡的效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阶段,运用预应力锚固技术。可使高边坡稳定性得到明显的增强,同时降低工程量,对高边坡加固治理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3、排水、截水技术的应用
施工建设阶段,若地表水渗透至滑坡体之中,会导致高边坡出现滑坡失稳的情况。为避免地表水渗透造成的破坏影响,务必重视加强高边坡排水,对水位做出下调,并逐层修建拦水沟与排水沟。若排浅层水,应位于高边坡进行钻孔,设置排水沟或是截水沟;若排地下水,可运用截水盲沟与集水井以及平孔排水等方法。水利水电施工建设阶段,施工方法需根据工程区域的实际水文地质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4、减载反压的应用
高边坡加固治理施工中,减载反压应用同样较为普遍,减载的主要是减小坡体下滑力,其原理为将滑坡体后缘位置岩土削减适当部分。不过仅通过减载无法充分发挥阻滑的效果与作用,还需结合反压方法共同运用,即对减载削减的土石堆放至边坡或是缓坡前缘阻滑位置,从而既可以减小下滑力,还能够提高抗滑力。此种方法的应用,通常适用在上陡下缓情况的位置,效果作用较为显著。
(作者单位:161200黑龙江省富裕县水利工程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