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

2019-10-21 04:56王思平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8期
关键词:叶期秧苗有机肥

王思平

对于我国而言,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播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之一。中国同样也是世界上主水稻生产大国,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的水稻面积约占全球的19.7%,水稻總产约占28%左右位于世界首位,与此同时其单产与世界水稻平均单产相比高出47%。由此可见,我国先进的稻作技术对世界水稻生产发挥着巨大作用,基于此文章将简要分析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相关途径及重要技术。

1、简析水稻超高产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1)水稻超高产的基本概念

虽然我国针对水稻超高产已进行很长时间的研究,可是在确定水稻超高产概念方面却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能够明确的是,在水稻产量方面超高产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要求水稻品种在有关生长条件类似的情况下,水稻产量要远超过对照水稻。但是关于超高产水稻的实际产量指标,还需依据试验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研究人员标准去确定。我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观点是,杂交水稻的超高产应与水稻生育期相结合,超高产的日产要求应为每公顷100千克。除此之外,邹应斌等人则认为水稻超高产的目标应是比地区高产田产量高出17%左右。

(2)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可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便产生一个现象就是“人多地少”,而且粮食始终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以及民生方面息息相关,已上升为战略性问题。经我国多年的粮食生产经验证实,若想实现粮食增产可以有以下几条途径:分别是进一步增大耕地面积,以及有效提高科技水平以此增加单位面积的水稻产量。我国实际耕地面积大约为1.2亿公顷左右,可是人均耕地面积却不到0.009公顷,这一数据仅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9.8%。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以及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对于水稻生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稻田面积下降、灌溉水资源匮乏、土地肥力低下且结构差、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水稻生产规模相对分散等,这些问题与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稻高产。基于此,稻作技术一定要进行必要的转型升级,新型技术需要适应生产规模、种植制度等多方面,还应做到提高肥料、水资源的使用效率等。

2、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分析

(1)精准选择品质精良的水稻品种。依据相关研究与实践证实,在选择具备超高产潜能的水稻品种时,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应选择能保证保安全成熟、具有较长生育期长以及能随季节进程自行优化的水稻品种;其次,在穗粒选择上要选择粒重较大、穗粒协调的水稻品种;最后,选择植株高度适宜且株型相对紧凑、植株叶片不萎蔫、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水稻品种。

(2)做到培育壮秧精准化。根据相关实践表明,虽然选择了合适的超级稻品种,同时也确定了较为适宜的播期,可不能培育出壮秧也难以实现水稻的超高产。所以,关于超高产栽培其对于壮秧要求标准尤为严苛,在相关标准中两个量化指标尤为重要。①水稻适龄指标,也就是说秧龄需要满足生育过程和季节进程同步优化的需求。例如在扬州地区的麦茬条件下种植的两优培九,在八月份下旬有抽穗利于水稻大苗实现超高产,还能进一步提升肥料肥效;②确保叶蘖能实现基本同伸,在水稻的4叶期其平均带蘖数量能达到0.8个左右,在5叶期能实现1.6个,若是在秧苗的8叶或是9叶期最少能够带蘖5个。我们以两优培九的7叶期为例,秧苗单株的带蘖数量可以达到3个左右,穗大粒多能够实现超高产,可要是单株只能带1个蘖或是根本不带蘖的无法实现高产。

(3)水稻定量栽植的精准化。对于超高产栽培技术而言,做到精确栽植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提高个体秧苗分蘖程度以此形成足量大穗,提高协调群体与株型结构之间的关系,增强倒伏能力以及群体的库容量。关于精确栽植其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方面的,最为重要的是应先依据超高产要求的穗数,对移栽的秧苗数量进行明确。

(4)水稻超高产施肥管理。应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施加,关于有机肥施加量应占据总氮量约25%,以为施加有机肥一方面能够提升土地中的有机质含量,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其通透性,优化土壤结构促进水稻高产;要是长期单独施加化肥,很容造成土壤板结对稻超高产造成影响。依据超高产实践栽培证明,有机肥和无机肥之间各自占比应为有机肥30%、化肥70%,这样可以使得土壤具有良好的养分供应体系。

(5)水稻超高产的水分管理。其相关操作如下所示:首先,移栽到有效分蘖这一时期,稻田面应维持在浅水层,不仅要做到控草而且需要让土壤中氮元素以铵的状态存在,因为水稻在分蘖期喜对氮元素十分敏感而且在促叶蘖同伸方面对氮元素有所需要;其次,要是群体的75%够苗之后需要自然断水;最后,从稻田搁田到土壤沉实后以及水稻成熟的前一周,每一次的灌水高度约为3厘米左右3,只有田水下降至20厘米且水势在-15兆帕斯卡时再复水。这样需要重复流程操作到水稻成熟前一周为止。采取定量灌溉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做到前期有助于有效分蘖对无效地进行控制,至于中后期则是达到全面增强群体质量的目的。具相关数据表明,这种科学定量的灌溉方式能够比以往的灌溉方式节约28.57%的水量。

(6)水稻虫害防治。病虫害始终是水稻种植的根本性问题,在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治理时,应该确切找出导致病虫害的原因,再选择相应的举措进行除虫。例如,在稻田灌溉入水口安置滤网能够有效过滤有害螺类,还需进行定期清理避免福寿螺在田间范围繁殖。也可以在田间距离土地高1.4米左右的位置安装杀虫灯,每公顷安装1—2台即可。在安装杀虫灯之后能够有效防控稻飞虱等害虫。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赤眼蜂防治钻蛀性稻螟等常见害虫,每公顷释放15万只左右的赤眼蜂,可以杀死60%以上的钻蛀性稻螟卵。

虽然我国水稻超高产已经获得一定成果,可是在水稻品种、生态自然以及成本投入等方面仍需做到协调创新。文章相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势必会更好的推进我国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

(作者单位:572732海南省昌江县海尾镇农业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叶期秧苗有机肥
“建昌红香芋”养分吸收分配特征分析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农民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玉草迅克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30%氰草·莠去津悬乳剂与30%磺草·莠去津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和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