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荣芳
贵州省艳红桃是1995年从北京引进贵阳永乐,起初名为燕红桃。在贵州特定生长条件下燕红桃生长良好,比原先在北京本土时果肉更加香甜、多汁,发展成为贵州特色品种“艳红桃”,随着消费者的喜爱和青睐,永乐艳桃逐渐被广大果农所熟知,2015年“永”牌艳红桃被评为国家品质品牌,艳红桃在省内各地广泛种植,也为广大果农带来可观收益。(见图1)
图11995年-2017年贵州省艳红桃总产量及生产面积走势
从图1可以看出,2017年,贵州省艳红桃种植面积达79400亩,是1995年的52.93倍,23年间增长了77900亩。从1995年到2017年,贵州省艳红桃的种植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2000年以前,增长速度平缓上升,原因是永乐艳红桃在省内名气小有,但还没被广大农民所熟知。2000年到2007年八年间,艳红桃种植面积较缓,因为在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后,受各地区生长条件及种植技术的限制,这一阶段,各地主要在学习和摸索种经验,2007~2015年急速上升,经过了探索学习阶段,并且“永”牌艳红桃已被广大果农所熟知。
同时,从图中可看出,产量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17年,贵州省艳红桃总产量为6325万公斤,比1995年总产量增涨了21.08倍。其中,2002年以前,产量无明显波动,呈平稳发展态势,2002年以后产量快速增涨,2008年,因凝冻自然灾害,导致总体产量大幅下降,较2007年下降了79.27%,2008年以后产量逐年递增。
由于贵州省自然条件优越,光照、雨水充足,以及地貌特点,因此贵州省具有艳红桃桃生产的各种条件,桃树的种植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遍布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本节从种植面积和产量两方面对贵州省艳红桃主要的10个产区进行分析。
从种植面积上看(如表1所示),贵州省主要艳红桃产区中,南明区、兴义市、兴仁市、西秀区四个区市域占据了贵州省艳红桃总种植面积的70.07%。从2014年到2017年,南明区连续四年种植面积位居贵州省第一,2017年南明区种植面积占全省的比例已达23%。南明区种植艳红桃桃历史悠久,是艳红桃的发源地,并且近些年来与贵州农业大学、贵阳市农研所等院校和组织合作,不断更新品种和种植技术,加之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南明区艳红桃的种植面积以及产量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虽然南明区的种植面积一直处于领先位置,但就年均结果率方面而言,南明区落后于平坝、兴义两个区,平坝区年均结果率为98.21%、兴义市年均结果率为97.98%,南明区年均结果率为97.85%,说明南明区艳红桃的生产效率和结果面积还有提高空间。
表12017年贵州省艳红桃各主产区种植面积
从产量上看(如图2所示),2014~2017年贵州省主要产区艳红桃产量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不同县域之间还存在较为明显差距。南明区、兴义市、兴仁市、西秀区总产量在这四年内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并且远超其他县域,占总产量的76%。
通过2017年7月份在贵州省艳红桃生产和销售的主要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对艳红桃在流通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进行走访调查,得到结果如下:十大区域平均采购价格为1.49元/斤,批发市场销售价格上涨至2.57元/斤,增长率为72.48%,从批发市场到零售商价格由2.57元/斤增长到4.06元/斤,增长率为57.97%,说明鲜食桃从批发商卖到零售商的价格并没有从采购到批发的价格增长多,最后零售环节鲜桃的定价完全由终端零售商决定,因此零售商卖出的价格较高。由表2可以看出,桃农的毛收入平均为1.49元/斤,批发商总收入为1.08元/斤,零售商总收入为2.57元/斤,综上可以得出,在艳红桃流通的主要环节中,零售商的受益最高(见图3)。
图2 2014-2017年贵州省艳红桃主产区产量变化
表2 贵州省艳红桃流通环节价格
图3 贵州省艳红桃生产区流通环节利益分配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地农业省份,贵州省农业结构长期以来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作物种植主导发展模式。随着国家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贵州省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贵州省艳红桃的发展现状,推进提升艳红桃流通效率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而提升艳红桃流通效率首先要了解艳红桃流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而为今后贵州省艳红桃流通效率的研究中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支撑,从而推动贵州省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使贵州省农民增收进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