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霞
“构成艺术”最初是从香港引进到我国的设计基础教育中,作为一种基础专业课程出现在设计教育体系中。伴随时代的发展,“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也在不断深化,其教学体系和教学课程不断完善中,在这其中,“构成艺术”的教学也在不断蜕变,而这一蜕变过程也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讨论。为了尽早的完善“构成艺术”的教学,将其导向科学、合理的轨道上,必须赋予“构成艺术”全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就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而言,“构成艺术”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可以让这门基础课程更加的系统、科学、规范、合理。
1 构成艺术在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作用
构图是现代设计的基础,“构成艺术”是建筑装饰工程的基本必修课,是学生进入设计领域之前由教师带领进行的严格而系统的训练。这种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教学中,受限于教材的薄弱,以及年龄、阅历的限制,学生审美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受到制约。“构成艺术”是一门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二维空间设计元素的内部形式律和构成原理,在设计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成艺术”渗透到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中,使得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增强了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培养了学生的博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构成艺术教学现状
在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中,“构成艺术”是其学习的基础科目之一,在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这门科目的目的就在于指导本专业的学生体会“美”的构成、利用不同的元素进行创造“美”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掌握“美”的构成规律,并应用这种规律在所学专业技术上,可以说,这正是“构成艺术”教学的重要所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重视这一点,导致在教学中不重视“构成艺术”的交互性,造成这种现象,既是因为当前教材相对薄弱,也是因为教师对其掌握的不够全面。而在学生方面,对于“构成艺术”的不重视,也是因为传统陈旧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所影响。
3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构成艺术教学改革
3.1 教学体系改革
在教学体系的改革上,一方面学校要“重基礎、宽口径”;另一方面,要“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具体内容如下:
在“重基础、宽口径”上,增加基础课的比例,重视基础课的学习,当前我国对于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因此需要重新认识基础课程,并加大对于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在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上,培养和加强“构成艺术”的教学体系,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此外,还需要提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和平台,是学生在学习“构成艺术”的过程中,能够把所学有效的应用于实践当中。例如,平面设计中应用“平面构成”;色彩搭配上应用“色彩构成”;立体塑造上应用“立体构成”。在实践中应用三大构成,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检验,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为此,在进行“构成艺术”的教学改革中,其教学体系务必做到承上启下,使其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更加的完善和成熟,实现现代教育的“教学、实践、研究三位一体”的体系模式。
3.2 教学方式改革
在教学方式上,一方面要加深“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要“培养创新思维”。在具体内容上:
加强课堂上以及课后的师生交流,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同时本院校的教师之间、不同院校的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要紧密起来。最终达成共同促进,相互发展的目的,实现教学相长,相互学习。例如,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设立讨论平台;定期举办专家讲座,邀请其他院校的教师交流互动;保持艺术观念的更新等。
设计是最需要创新思维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讲授“构成艺术”的理论知识时,通过一些课堂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达到对知识的再次理解和巩固;提倡对图形的构思,分解以及组合,形成新的的图形,来达到创造的目的。
4 结论
综上所述,“与时俱进”的精神始终贯穿于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都在催促对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其中,“构成艺术”的教学在该专业中有着重要意义,而对“构成艺术”的教学改革,直接影响到该专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必须应用该专业以及社会提出的要求进行教育改革,设计全新的知识结构、教育体系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教育。
课题:1.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名称:《高职院校“构成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项目编号:173244;2.重庆市2017-2018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项目,名称: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构成艺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QGJ17167B。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