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智勇 刘建义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法,寻找“健康中国”背景下运动健身类APP风靡背后的隐患。从运动健身APP中提供的运动健身策略可行性和科学性;运动健身APP所提供的锻炼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锻炼水平的人适用情况;运动健身APP对运动锻炼效果的评价和反馈情况;运动健身APP对运动锻炼本身的规划目的是否过于单一;运动健身APP是否考虑了“运动成瘾症”的危害以及运动健身APP对于用户个人信息的保密工作到位情况,六个方面进行探讨。为今后运动健身APP的发展和前进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康中国”;运动健身;APP;隐患
前言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将全民健康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全民健康状况与社会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形成的强烈反差,已成为当前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运动健身领域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顺风车,运动健身类App作为最契合的载体,受到了社会的青睐。运动健身类APP的出现,借助互联网程序通过对锻炼效果的数字化展示,体育锻炼方法的多样性改革和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不断给予锻炼参与者成就感,不断的促使人们坚持体育锻炼,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大众健身活动的持续发展提高大众体质健康水平。研究发现,运动健身类APP的广泛使用在大众健身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社会公共健康状况。另外,一些研究证实,使用运动相关的APP健康指导可提高运动水平。
1 APP中所提供的运动健身策略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运动健身类APP的出现虽然是对传统体育锻炼方式的突破,但其可行性和科学性还有待商榷。许多健身类APP在使用前也会让参与者填写身高、体重等基础数据,通过简单的公式计算出BMI指数,但这些数值并不能准确测算出人们的身体成分与身体机能。如,BMI已被诸多研究证实由于其受身高、种族等影响,不能准确反映身体脂肪分布[3-5]。因此如果按照这些计算结果贸然进行锻炼,不仅得不到健身增效,反而容易出现“健身伤”。运动后的疲劳是所有体育锻炼过程不可避免的部分,积极有效的恢复则是消除运动疲劳,实现超量恢复,提高身体活动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较流行的运动健身类APP中尚未发现有提供运动后恢复的方法(见表1)。
2 不同群体可否适用同一APP所提供的锻炼方法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锻炼水平的人,选择锻炼方法时要依据自身状况区别对待。这是运动训练学中关于锻炼方法选择中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区别对待原则[6]。然而当前多数运动健身类APP出现互相模仿、互相抄袭的现象,致使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例如,大量跑步App功能严重同质化,GPS定位、显示运动路线图、耗时、卡路里消耗等基础的服务项目还都停留在浅层,且内容和评价结果基本相似。有研究发现,如果年龄、体重、身高一样,一个跑步运动员和一个静坐少动的人同样以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运动20分钟,静坐少动的人消耗的能量就比运动员多[7]。可见个体的身体条件不一样、锻炼背景不同,盲目選择锻炼方法,不仅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还会损害到个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健身一定要选取适合自己的运动,万不可为了取得好的名次,抱着攀比的心态进行锻炼。
3 对锻炼效果进行的评价反馈是否科学准确
对体育锻炼效果进行精确反馈,一方面可使锻炼参与者了解自身锻炼的效果,另一方面,积极的评价和反馈可对锻炼参与者起到提高自我效能感的作用[8]。运动APP起初的功能主要是运动数据记录(定位+数据记录),这一度被引为是其“初心”,可是现在“初心”已改。APP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已被许多使用者证实不准确。部分使用者跑了3公里,APP上却显示为2.3公里;数着走3000步,计步器上却只显示2700步;或在公交车上的颠簸也可以计算出步数。另有研究者试用了4款著名运动APP,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横向对比。结果显示,不同设备在计步、计算热量消耗等多项数据上都存在偏差,行走距离在不同设备上的差距达到23%,消耗热量的差别也达到2649卡路里,这和一个成年女性一天摄入的热量差不多。
一些运动APP因其自身功能的制约,在健身爱好者运动时只能充当一个高级计步器的角色,若用户在进行如推举杠铃、瑜伽等不需要走动的锻炼方式时,体育健身类 APP 的运动记录功能并不能发挥作用。另外,在进行如网球、羽毛球等运动时,只依据“步数”的数据来计算消耗卡路里也是错误的。运动健身类APP只是一种应用程序,在锻炼过程中无法排除意外如情绪、药物、睡眠状况甚至天气异常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导致其在数据采集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误差。
4 运动健身的目的是否只为“减肥”和“增加肌肉”
根据部分对运动健身APP下载数量的统计数据所示,男性用户关注度最强的词汇是“肌肉和减肥”,女性关注最多的是“减肥和塑形”。在健身需求图谱中,减肥操视频,健身视频,减肥计划等词汇成为热门词汇。女性关心更多的是“我今天运动了多久,意味着什么,能健康或者能减肥吗,有什么好的建议?”。当前社会青年群体中,多数人把“腹肌”、“马甲线”和“人鱼线”等视为美和健康的象征。导致男性普遍将拥有肌肉,女性则将拥有“马甲线”、“人鱼线”成为竞相追逐的目标。运动健身类APP正是抓住当前人们急于求成的心理,开发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项目,如“肌肉撕裂者”、“人鱼线”等,这些APP将其功能直接定位为增加肌肉和减肥,其锻炼方法和目的只为针对某些身体部位减少脂肪和凸显肌肉。
体育锻炼的本质是为促进个体身体在形态、机能和素质以及在心理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如果将体育锻炼的目的单纯的定位在“减肥”和“增加肌肉”,则违背了运动健身的初衷和本质。
5 是否考虑运动成瘾症带来的危害
运动成瘾症(EA Exercise Addiction),也称之为运动强迫症,它是指人们对任何一种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方式产生了心理、生理依赖的一种心理状态,属于行为成瘾的一种[8]。研究发现,有一部分运动群体如果非常频繁地锻炼身体,一旦停下来,就会出现沮丧消沉、睡眠质量不高和焦虑不安等症状。对他们来说,锻炼成了强制性的任务,只要不锻炼就会有愧疚感,而且情绪低落,焦躁易怒。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便在身体遭受伤病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愿意停止锻炼[8]。总结运动成瘾的特点就是,运动经常性、强迫性和超负荷性。
运动健身类APP的出现,使得许多锻炼行为不在拘泥于时间、场地和天气条件的限制,如,肌肉撕裂者、KEEP、7分钟锻炼等APP可以使运动跳出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再加上多数APP所设置的一些激励措施刺激下,导致许多运动参与者急功近利,为尽快达到目标要求而选择“粗暴”的锻炼方式,即进行长期的、超负荷的体育锻炼。而据调查所得,所有运动健身类APP都没有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指導正确锻炼或针对可能造成运动成瘾所设置的前瞻性策略(见表1)。“运动成瘾症”导致部分健身爱好者,身心朝着“伪健康”的方向发展。
6 是否考虑个人信息及隐私泄露
智能电子设备的出现,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在这样透明的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隐私会会比以往更容易泄露。中国互联网协会与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9]。运动健身类APP也属于个人信息终端,同样存在用户信息泄露的风险。以我国大部分跑步软件为代表,大部分的跑步软件都可以记录跑步轨迹,精确记录健身参与者的运动习惯,还有特有的终端机制保证GPS轨迹连贯,记录地面运动时间、地点和路线轨迹。可见运动健身类APP并不能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尚待后续科研开发采取必要措施予避免个人手机或互联网被恶意接入和破坏,防止个人信息和隐私被第三方获知而危害个人生命或财产安全。
结语
全民体质健康发展已成为“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健康中国”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进程,全民健身逐渐走向“互联网+运动”的模式。以运动健身类APP的出现为代表,打破了传统体育锻炼方式,增强了体育锻炼方式的多样性、过程的娱乐性和结果的可视性。为全民健身运动注入一股新风尚。但是,在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问题,如,健身指导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反馈结果的准确性,对运动成瘾的预防措施等,而这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在当下运动健身类APP风靡的背后还需要我们客观的看待其利弊所在,不能跟风或随波逐流。在传统体育锻炼的基础上结合运动APP所带来的创新,找出适合自己的运动健身方式方法,增强体力活动,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才是体育的最终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Cole,T.J,Lobstein,T.Extended international(IOTF)body mass index cut offs for thinness,overweight and obesity[J].Pediatric Obesity 2012,7(4):284-294.
[2]Franklin,M.F.Comparison of weight and height relations in boys from 4 countries[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99,70:157-162.
[3]Hoffman,D.J.,Martins,P.A.et al.Body fat distribution in stunted compared with normal-height children from the shantytowns of S~ ao Paulo,Brazil[J].Nutrition,2007,23(9):640-646.
[4] 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5]Ward DS,Evenson KR,Vaughn A,et al.Accelerometer use in physical activity:best practices and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J].Med Sci Sports Exerc,2005,37:582-588.
[6]薛锋.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关系——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6):43-47.
[7]Landolfi E.Exercise addiction[J].Sports Med,2013,43(2):111-119.
[8]Villella C,Martinotti G,Di Nicola M,et al.Behavioral addiction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results from a prevalence study[J].J Gambl Stud,2011,27(2):203-214.
[9]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http://www.isc.org.cn/[EB/OL].[2016-9-20].北京,中国互联网协会,2015.
(作者单位:1.无锡开放大学;2.无锡师范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