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平
摘 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工程造价管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业界的热点话题。笔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 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关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分析
提高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能力是有效提高施工企業经济效益、实现建筑工程社会效益的有效保证。严格控制建筑工程各方面的成本,可以进一步帮助施工企业实现对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项目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产出,最大限度地实现施工进入的回报。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作。造价管理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造价管理的参与主体是多样的, 既有投资方, 也有承建者。对投资者来说,成本管理是对项目投资各项支出的管理;对承包商来说,成本管理是对项目承包各项支出的管理。两者的目标和方向是不同的。在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双方的成本应在成本之内。允许协调处理,使二者相互配合、交流需求,携手完成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使建筑工程各方的合法权益、经济利益得到有效保障成本管理的系统绩效主要体现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工程造价工作中。从项目研究的初期,到设计、招标、施工的后期,再到项目验收的最后阶段,这些环节都必须逐一加强成本管理。如果建筑工程的建设强度大,建设周期长,那么相应的成本管理就应该更加细致,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保证了施工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
二、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及现状
(一)管理现状
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和方案都比较固定。虽然施工成本得到了控制,但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全面成本控制和管理是不适当的。容易造成工程造价与实际情况的不一致,降低工程造价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管理模式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通常采用动态管理模式。根据市场和时间的变化,根据建筑工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筑工程各项经济指标优化控制的管理模式。重点是分析比较实际投资价值与计划价值之间是否存在误差,实际投资价值与计划价值之间是否存在误差。在此基础上,对人力、物力、财力造成的误差进行了修正。
三、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一)前期规划不明确
项目前期规划为项目建设的具体开展提供了依据。一些项目前期规划不明确,会导致项目工作方向不明确,工作状态不高,工作进程缓慢。同时,前期相关管理和材料指标不明确,将影响部分材料和技术。该技术的使用不够严谨和正确,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
(二)相关专业人才匮乏
建设工程的发展和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综合考虑各种能力,要求职工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技能,调查各专业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的具体发展水平。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但目前建筑业有大量的造价人员。多能力水平不能满足要求,限制了其在工作中的操作水平。
(三)工程造价相关法规不够完善
建筑行业中造价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其企业的管理机制也不够健全, 造成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对造价管理的约束力不够, 对实际的物价及工程设计不够深入了解, 对具体的实施造成不够精准、合理方案构造, 导致工程造价的不真实性。
(四)设计审批与控制过程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同时也需要应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各种情况和因素的变化,及时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按计划进行,确保项目投资的专业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制度体系
1、可以将监督管理体系应用到其中, 并且利用计算机形成无死角、全网络监督管理模式, 这样及时发现管理问题, 并且有效的解决。同时, 监督控制与管理体系可以掌握整个建筑工程全局, 并且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 这样可以保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展开的有效性。
2、在完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制度的时候, 需要明确经济与物价之间的关系, 了解建筑市场的情况, 明确采购方式、施工方案、施工进度等方面, 这样可以保证造价成本的准确性。另外, 需要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体系进行调查, 分析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且在制定方案中明确解决方式和条例, 进而保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对概算和估算等方面需要在制度中提现, 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以及相应的计算公式展开, 以此保证制度的完善性, 以及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使用使用, 处于标准、正常的范围内。
(二)构建高素质的造价管理队伍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范围广、难度强度大的工作。它不但需要相关的造价管理人员能够具备相应的财务会计知识, 建筑施工经验, 还需要造价管理人员能够了解建筑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 具备造价管理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才能满足建筑企业对造价管理人才的需求, 及时的发现建筑企业在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迅速有效的予以解决, 提高建筑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首先, 建筑企业应该优化招聘环节, 在进行企业招聘的过程中, 要对应聘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进行认真的考核、严格的评估。应聘人除了要具备相应的职称证书, 还要具备一定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 有同行业相关工作经验者为佳;其次, 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员工内部培训。及时的给从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法则的培训, 通过邀请行业专家来企业讲座的形式, 提高企业员工造价管理的专业性, 培训内容既要包含岗位的专业技能知识, 还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 让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思想两方面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提高企业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实施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
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首先, 在项目设计阶段, 应该加强对项目设计的造价管控, 项目设计应该遵循经济适应性原则, 在保证建筑工程基本质量的基础上, 帮助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其次, 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协调好工程质量、工程工期、资金投入这三方面的关系, 通过科学的造价控制工作, 让三者能够协调、有序发展, 保障建筑项目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 在项目的竣工阶段, 要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工工作, 依据相应的竣工图纸和现场变更文件, 与施工单位一起做好建筑项目的工程量核算工作, 对于不按设计要求施工的部分, 进行严肃处理, 及时发现建设施工中的问题, 并予以迅速有效的解决。
(四)进一步落实造价管理监督机制
对施工企业来说,投资建筑工程的原材料、机械设备受市场价格影响较大,原材料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上涨,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下跌,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在具体的成本管理中,要进一步落实成本管理的监督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行业成本监督、政府行政监督和工程定额设计相结合的基础上,有效构建成本监督机制,促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控制工程造价管理对提高工程投资收益,维护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艳华.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及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15) :525.
[2] 冯骏.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33)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