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2019-10-20 15:29崔海淼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结构设计建筑工程

崔海淼

摘 要:本文针对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控制与管理,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建筑结构设计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见的安全问题,并提出控制和管理的对策。分析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既能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还能提升施工质量,希望对同类工程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性;先进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结构设计的效果对建筑工程整体安全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在科学的指导方法下进行。通常情况下,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结构设计多以建筑设计为标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以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为基准,进行合理设计。基于此,开展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控制与管理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愈发紧张,建筑工程逐步向着更高、更大的方向发展,对承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任何一个环节考虑不当,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常见的裂缝、坍塌等都是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现有相关规范和标准,保证每个结构的质量和性能都在允许范围中,从内到外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近年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既要充分满足内部结构的安全性,也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提升建筑工程实用性和美观性。使得建筑工程在结构设计时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运算,采用更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式,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一)缺乏抗震性

地震的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建筑工程具有较大的破坏,如果建筑工程抗震性不足,一旦遇到地震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虽然我国相关部门早已出台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标准,但在具体设计中,仍然存在部分设计单位为提升经济效益,不履行抗震设计标准的问题,也没有对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进行高度关注。甚至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经常发生忽略抗震测试的问题,无法有效保证抗震性能,一旦发生地震, 必然会造成较大的伤亡和损失。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不足是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二)偷工减料问题依然存在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些设计单位为将成本,经常会故意降低钢材使用量,用其他材料代替,但如果过度代替,必然会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并埋下安全隐患【1】。我国对建筑领域对建筑结构设计时的钢材使用量有明确规定,要按照建筑工程的种类、位置,选择与之相适的钢材类型。这就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一些建筑公司甚至经常采用一些劣质材料进行施工,此种钢筋的韧性和强度无法满足建筑安全要求,一旦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地震、大雨冲刷等,存在倒塌的可能,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对人们生命及财产也有较大威胁。

(三)建筑结构设计自身不够合理

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是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的主要问题,也是建筑工程领域永恒的话题,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极易发生安全问题,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设计人员专业技术有限,无法满足实际设计效果,是导致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

第,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把安全因素完全融入到设计环节中,没有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经济型和安全性,经常发生顾此失彼的问题【2】。

第,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没有做到部分安全和总体安全的有效衔接,安全设计偏向于部分结构,对整体设计安全考虑欠佳,这一点也是导致建筑结构安全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三、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控制与管理对策

(一)全面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

我国国土面积比较辽阔,不同地区地形地貌,地势起伏变化较大,部分区域是地震多发带,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全面提升抗震性能,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入手:

第一,要在意识层面上,提升设计人员的重视程度,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抗震性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并且能够深刻认识到结构设计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从每个细节入手,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3】。

第二,设计人员还要不断提升设计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在具体设計过程中,要秉着认真负责,态度端正的原则,紧密结合建筑工程的特性和使用情况,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三,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还要定期学习更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工具,提升抗震性能,从而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效果。

(二)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力度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和工具不但推陈出新,合理应用高精尖技术,可有效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结构日益复杂,传统二维CAD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多采用有限元及MIB可视化技术,这就对设计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通过科学技术来提升建筑结构设计效果【4】。此外,也只有充分融入科技技术,才能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因为,在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已经不再停留于实用和美观上,而是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启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不断反思和修改,以便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三)加强对设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建筑结构设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对设计人员专业素养及技术水平有很高要求,只有高度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才能保证每个设计环节都能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同时设计单位,还要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构和薪资待遇挂钩,提升他们参与培训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逐步提升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视程度【5】。此外,为帮助设计人员树立安全意识,还要对建筑结构设计结果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问题,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此外,建筑结构设计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对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既要掌握相应技术和知识,也要具备严谨的工作素养,从而最大限度上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理论实践,探讨了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控制与管理,探讨结果表明,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使用寿命、性能等方面皆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全面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并积极应用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促使我国建筑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贺.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58.

[2]刘宁.高层建筑设计中有关安全设计问题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42):112-113.

[3]肖韶华.建筑结构设计现存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1-2.

[4]乔玉瑞.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102+105.

[5]方运进.建筑结构设计中钢筋混凝土设计的关键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5):77.

猜你喜欢
结构设计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结构设计例谈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