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江伟 刘亚兴
摘 要:防水混凝土的质量能够决定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一定要得到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所以这就要求在进行防水施工期间一定要采用优质的防水材料,以此来提升防水混凝土施工的效果,另外还要重视对特殊部分的防水处理,从而就会保证防水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防水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于材料的质量、配合成分,以及施工水平。所以在施工期间要做好对混凝土的搅拌、运送、浇筑等主要的工作,而且还要遵照相关施工规定来进行施工,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防水工程的整体质量。
一、防水混凝土概述
防水混凝土指的是根据合理的配比,以传统水泥为基础来加强其密实性以及防渗能力。防水混凝土不仅能够在工程结构中起到防水的效果,同时还具有承重以及围护的作用。而想要达到这一效果,那么就要往防水混凝土当中添加适当的外加剂,降低毛细管通路,这样就会使得混凝土结构增强不透水性。
若想提升施工的防水能力,防水混凝土的质量非常的关键。所以在进行防水施工期间,一定要确保施工的质量,让防水混凝土的任何一处都能够具有防水的效果。在对防水混凝土进行拌纸、运送、浇筑等施工期间,一定要根据相关的施工规定来进行,同时要对有可能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环节进行合理的预防。
二、防水混凝土的防水原理和质量标准
(一)防水混凝土的防水原理
普通混凝土渗水情况比较严重,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水泥自身以及水泥和砂、石接触面所造成的裂缝所形成的。而防水混凝土则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相应的设计。比如选用合理的骨料级配、水灰比,使用水泥浆配合比等。另外通过调试混凝土结构毛细管的结构,来大幅度的降低联通的毛细血管网的数量,这样就会加强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实现防水的效果。
(二)防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
(1)工程防水的重要作用。工程防水问题对于施工非常的重要。其质量的好坏会很大程度的决定工程的使用时间,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定要得到相关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对工程的每项施工做好控制,确保其施工质量,这样就可以保证工程的防水效果。(2)防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防水混凝土要遵照以下的质量标准:防水混凝土要足够的坚实,并确保平整度,不能发生露筋的情况;防水混凝土表面裂缝要小于0.2mm;防水混凝土所采用的材料、外加剂等一定要满足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不能随便进行改动;防水混凝土厚度要大于250mm,同时允许偏差为+15mm,-10mm。
三、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一)防水混凝土的水泥浆不但具有填充润滑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在石子的附近构成砂浆包层,这样就可以截断石子表面所构成的毛细渗水通路,从而就得以加强混凝土的密实性,以此提升混凝土的防渗性。大量的施工表明:混凝土防渗的效果不只是取决于骨料级配,而且混凝土的密实性也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无需给砂石级配进行特殊的处理。混凝土并非匀质材料,其渗水主要是从孔隙中形成的,而提升混凝土的抗渗性的目的就是要加强混凝土的密实性,避免出现孔隙。
(二)要合理的对配合比进行调试,或者放入适当的外加剂,这样就能够配制出质量符合要求的防水混凝土。通常情况下,渗透等级要超过P6,同时试配混凝土的防渗等级硬度要提升0.2MPa。
(三)最好使用硅酸盐水泥来制作防水混凝土。如果需要使用其他的水泥,那么就要在制作之前进行相应的试验,在标准能够达到相关要求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使用。同时,要采用粒形符合要求的干净石子,最大粒径不能够超过400mm。另外,要保证砂子的硬度达到标准要求,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抗风化能力,最好不要采用海砂。
(四)防水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使用量要超过320kg/m3,在能够符合混凝土抗渗等级、强度等级的情况下,水泥的使用量最好要超过260kg/m3;砂率要控制在35%到40%之间,在泵送期间可以提升到45%;水胶比要小于0.50,如果存在侵蚀性介质的话,水胶比则要小于0.45;防水混凝土最好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并要保持120mm-160mm的入泵坍落度,而且坍落度在一小时当中的损失程度不能够超过20mm,全部的损失程度要小于40mm。如果在采用引气剂的情况下,混凝土当中的含气成分要保持在3%到5%的范围;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要控制在6h-8h的范围。
(五)防水混凝土拌合物最好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在搅拌的过程中,时间至少要达到2min。
(六)防水混凝土要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在分层的过程中,厚度要小于500mm。要使用机械振捣的方式,以便防止发生漏诊、欠振的情况。
(七)在对防水混凝土进行浇筑期间,要尽可能的减少施工缝。而在留设施工缝的过程中,要满足下面的要求:
(1)墙体水平施工缝不要位于剪力最大處,而是最好让其位于超过底板表面300mm的墙体上。如果是与拱墙相融合的水平施工缝,那么则最好位于拱墙接缝线下端的150mm到300mm处。如果墙体预留了孔洞,那么施工缝离孔洞边缘的距离要大于300mm。
(2)垂直施工缝要躲避地下水以及裂缝比较多的地方,而且还要和变形缝进行融合。
(八)施工缝要依据设计规定来控制好施工缝防水构造。在对施工缝进行处理的时候要能够满足下面的要求:
(1)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要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以及杂物,之后铺设净浆或者涂抹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然后再填入比例为1:1的水泥砂浆,厚度要达到30mm到50mm,紧接着要马上对混凝土进行浇筑。
(2)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要确保其表面的干净程度,然后再抹上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要马上对混凝土进行浇筑。
(3)遇水膨胀止水条要和接缝表面紧密的结合;要选用膨胀性强的遇水膨胀止水条,7d的净膨胀要小于最终膨胀率,而最终膨胀率一定不能够小于220%。
(九)最好采用水化热不高以及凝结时间长的水泥来制作大体积防水混凝土,并且最好往里放入减水剂、缓凝剂等。在防水混凝土设计能够满足相关要求的情况下,渗粉煤灰设计强度要控制在60d。如果在施工期间遇到高温的话,那么人模温度则要小于30摄氏度。要在混凝土里预设管道,然后采取水冷散热。对大体积防水混凝土来讲,最好对其做好保温工作,混凝土中心温度和其表面温度值间的差距要小于25摄氏度,同时养护时间至少要达到14d。
(十)地下室外墙穿墙一定要做好止水工作,独立所埋放的管道最好使用套管式穿墙防水。如果管道集中多管的话,那么最好运用穿墙群管的防水方式。
四、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建筑防水工程技术比较的复杂,但是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属于建筑工程当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可以提升建筑的使用时间和丰富建筑的使用功能,改进居住质量。而在工程施工期间要根据施工的标准规定来进行,例如控制好对混凝土的搅拌、对混凝土做好调试工作等,这样就可以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华民,马彧,孟艳丽.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护养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5):123.
[2]刘书江.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7(24):73+75.
[3]王荣全.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43):54-55.
[4]林琳,李玉训.建筑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2017(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