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宁
【摘 要】目的:分析作业疗法、运动想象联用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与手功能的价值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作业疗法、运动想象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与手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肢与手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作业疗法、运动想象联合治疗比起常规康复治疗更能改善患者的上肢与手功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作业疗法;运动想象;脑卒中偏瘫;上肢与手功能
【中图分类号】R493;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252-01
为了探究作业疗法、运动想象联用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与手功能的价值观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与手功能。我院就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进行了随机的对比研究并且全面分析了对比结果,做出了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在55-80岁,平均年龄(73.21±4.26)岁。观察组33例,其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在55-80岁,平均年龄(73.49±4.85)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主动的告知患者及家属的病情进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健康知识的宣教以及常规的痉挛肌肉的牵伸训练、关节被动活动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等康复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作业疗法、运动想象联合治疗,具体为:作业疗法治疗的方法:(1)指导患者坐在放置有硬币或积木的训练桌前面,让患者与训练师一起进行从易到难的拣起动作,对患者进行视觉搜索的训练;(2)放置日常生活用品于患者患肢的一侧,指导患者使用双手交叉的方式或是使用患肢进行跨越中线的作业训练;对患者患侧的皮肤进行触觉、冷、热的刺激,比如使用毛巾、手、冰等刺激患者患侧,对患者进行感觉刺激的训练[1];(3)使用推滚筒对患者进行坐位平衡的训练,指导患者用健手不断的于身体一侧向另一侧拿放物品并向外摆放,使患者能够增加控制躯干前屈的能力;(4)在训练桌上放置网球或水瓶等,指导患者抓取网球或水瓶重复放置于嘴巴边再放回原位的动作,同时指导患者进行主动的放松肱二头肌等痉挛的肌肉;根据患者的训练情况逐步为患者的患侧增加阻力对患者进行上肢与手的模拟动作训练[2];(5)指导患者活动肩、肘、手等关节,根据患者姿势的速度、耐力、正确性以及适应性不断的调整练习动作的难易程度以及训练时间,为患者进行上肢控制能力的训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与手功能。患者的上肢与手功能以患者上肢与手的运动、速度、反射、协调能力为评价指标,满分100分,患者上肢与手功能的评分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上肢与手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3、讨论
由于目前在临床上阻碍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患者的上肢和手功能障碍。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更加优质的护理干预来提升患者的上肢和手功能,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本次研究中我院所使用的作业疗法是对患者精神、发育以及身体上具有残疾或是障碍的患者进行的一项具有目的性以及针对性的康复训练[3]。它能够通过一系列对患者的肢体以及功能训练有效的改善患者异常的运动模式,提高患者的感知觉功能,从而有效的促进了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康复。而运动想象训练是通过使患者在脑海里反复不断的进行排练和模拟运动过程,从而使患者能够在不进行肢体活动的情况下激活并强化患者运动神经元中储存的程序性运动记忆,最终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促進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康复[4]。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与手功能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充分说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作业疗法、运动想象联合治疗比起常规康复治疗更能改善患者的上肢与手功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郎建龙.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4):12.
[2]李月理,郑贺彬,金永喜,等.运动表象训练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2):96-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