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
摘要:为更好地保证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必须根据市政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这对于强化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保证其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下文简要分析了影响市政工程建筑项目安全生产的因素,基于此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办法,以更好地保证市政建设项目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1、市政工程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現状
1.1事故降低,安全形势严峻
近几年,国家和地区政府都在不断加强工程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规定。相对于前几年,全国发生重大事故的事件逐渐下降,但还是时有发生。基于,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好转,事故、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总量实现“三下降”,但全国安全生产仍处于脆弱期、上升期和关键期。
1.2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自我国发布了一些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视的逐渐增强。同时,以中央名义提出的第一个安全生产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3加强安全生产监督问责
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中,大部分企业都进行了安全的责任制。通过事前干预推进,在发生事故中,迅速追究事故责任人或采取强制措施,对安全事故渎职犯罪的查处力度也逐渐加大。
1.4社会的关注
现今,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任何安全事故都有可能迅速蔓延、逐步扩大,迫使社会对安全负起责任,对涉案企业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1.5施工业务仍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
随着建筑业向PPP产业的升级,市场工程行业也逐渐向这个方向发展,如何从投资者的角度进行安全管理和控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2、市政工程安全问题分析
2.1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
对于我国许多市政工程单位来说,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自身的安全问题重视不够。一些施工企业往往只关注施工进度和施工项目质量,却不认识安全的重要性,这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影响很大。特别是一些工期紧的施工项目,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施工安全,导致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此外,建设单位没有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也是造成安全生产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2.2人员安全教育不到位
市政施工人员有些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相关的教育培训内容,在工程缺乏必要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此外,在工程施工技术和安全培训过程中,验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不足,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施工意识,也使得安全管理难以有效实施。
2.3安全管理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市政工程单位在项目中监理人员数量和设备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使得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在质量和业务水平上都存在问题,影响了施工安全管理质量。此外,个别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致使许多施工安全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形式,这使得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严重不足。
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3.1深入研究安全发展理念
安全发展观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发展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过去几十年,我们可以容忍高污染、高能耗带来的GDP快速增长。然而,在新旧动能、高速向高质量转变的阶段,安全发展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维度和标准之一。
3.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3.2.1把安全提高到“重中之重”
安全是一个当之无愧、自然和法律的重中之重的项目。要把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求、第一标准,始终把“红线”记在心里、记在心里、用在行动上。
3.2.2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根据《关于全面加强企业全体职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通知》要求,要明确各级各类岗位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教育培训,加强管理考核,严格奖惩,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3.3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
严格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配置人力、设备等资源,按技术方案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作业安全。同时,完善基层单位和工区责任制。要有明确的各项作业负责人,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强过程安全监管,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
3.4加强责任制考核
有效的责任制度划分,能让参与工程建筑人员认识到自己承担的责任,按照分级负责、分级考核的原则,加强对施工人员责任制的考核,推动安全生产向全员方向的发展。如果个别人员的责任不落实到位,不一定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是,使用全员方向负责,以确保工程建设中不会发生事故。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责任制的考核,同时研究建立相关安全生产绩效与、职务晋升、奖惩挂钩的制度,能积极提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5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3.5.1安全管理标准化
在工程建筑时管理制度中、项目部机构设置、施工人员配备、人员数量、工作检查表、工作报告等要规范。只有所有的细节都标准化了,才能真正标准化。
3.5.2规范操作行为
制定操作规程也是主要领导的七大法律责任之一。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组织制定高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规范一线员工的经营行为,从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生产的角度,减少违法行为,促进安全。
3.5.3设备设施标准化
所有的工程建设的设备设施的安装、使用、维修保养、检验检定,都应该有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去执行。现场施工、工业生产都要根据相关要求,配备满足相应标准的设备设施,实现设备设施的标准化。
3.5. 4 创造标准化的作业环境
工厂、工地作业环境实行标准化管理,能大大的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标准化的作业环境,不仅能够体现企业的品牌形象,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也能够大幅节约成本,更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3.5. 5 生产工艺的标准化
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中都在实行生产工艺的标准化建设,而建设好的质量实物工程离不开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同时,标准化的生产工艺,也有利于减少操作失误,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生产保障。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建筑行业的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市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仍存在,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在进行市政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需加强对其施工中的安全重视,提高自身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市政工程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稳,袁启峰 .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 [J]. 消防界(电子版),2018,4(22):54.
[2] 秦小胖 . 刍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策略 [J]. 建材与装饰,2018(46):157–158.
[3] 付甲甲,郜世坤 . 刍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策略 [J].建材与装饰,2018(41):172–173.
[4] 严信 .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对策 [J]. 建材与装饰,2018(38):202.
[5] 梁立峰 .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 [J]. 广东建材,2011,27(2):103–105.
(作者单位:中铁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