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裔程 贺晶晶 冯琪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在落实凝血检验项目期间存在的影响因素,总结具体处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凝血检验的体检者作为研究主体,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96例,纳选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采集三份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探讨于不同离心时间、放置时间以及溶血情况下的凝血检验情况,观察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液样本放置时间对PT产生的影响不明显,但是放置一定时间后,TT、APTT、FIB结果变化明显,P<0.05。离心时间对FIB、TT结果产生的影响不明显,P>0.05;PT、APTT检验值则随着检验离心设定时间呈现为增大趋势,结果为P<0.05。相较于常规样本,溶血样本后PT、APTT、TT、FIB凝血检验结果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基于Stago仪器以磁珠法为检测原理,其对溶血的抗干扰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凝血检验;影响因素;处理对策;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126-02
凝血检验是临床实践中比较常见的血液检查内容,检查项目包含着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因此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凝血常规四项,借助于凝血检验结果能够帮助医生明确掌握患者止血功能情况,对于患者术前准备、胃肠镜检测、溶栓治疗、DIC预测等提供必要的数据,从而降低手术和治疗产生的风险,避免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意外[1]。但是在实际凝血检验期间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为此本文主要分析探究影响凝血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现将处理对策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選择在本院接受凝血检验的体检者展开对照研究,提取与研究内容相符合者共计96例,患者接受检验时间为2019年11月至2019年12月,其中男性64例,女性32例,年龄最小值为18岁,年龄最大值为74岁,年龄均值为(38.57±4.12)岁。
1.2仪器与试剂:选择法国Stago-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血凝常规四项检测试剂为Stago原装试剂。检测方法皆为凝固磁珠法。
1.3方法:依照统一标准在受检者空腹状态下采集血液样本,受检者均采集3份样本,将血液样本采集以后颠倒放置后均匀离心,去除血小板。将96例血液分别存放在不同时间段内(1、2、4小时),检测相关指标,详细记录检测结果。将第二组血液样本设定离心速度为3000转/分钟后在不同的离心时间(5、10、15分钟)进行检验。此外将第三组血液样本放置在冰箱中,将温度调整为-40°,采用温水进行速溶,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如果检测值大于4g/L则表示血液样本为溶血样本。其中溶血样本45例,常规样本51例。对比分析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数据变化情况[2]。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借助SPSS20.0处理,隶属于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研究结果对比差异明显。
2结果
2.1样本放置时间产生的影响
血液样本放置时间对PT产生的影响不明显,P>0.05;但是放置时间超过1小时以后,FIB、TT以及APTT检验结果变化明显,P<0.05,见表1。
2.2离心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离心时间对FIB、TT结果产生的影响不明显,P>0.05;PT、APTT检验值则随着检验离心设定时间呈现为增大趋势,结果为P<0.05,见表2.
2.3溶血对凝血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相较于常规样本,溶血样本其PT、APTT、TT、FIB凝血检验结果变化不明显,P>0.05,见表3。
3讨论
凝血检验项目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检验期间样本的放置时间、离心操作时间以及溶血样本对检验结果会存在影响,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干扰,对凝血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产生一定的局限性,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引起相关医疗事故[3]。
在凝血检验项目展开期间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保证整个检验流程的全面性和细致化,为了提高凝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对患者后续治疗产生的影响,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规范血液样本采集流程以及过程,为了确保检验相关数据的准确性选择专门的医护人员实施血液样本采集操作,在血液样本采集、运输以及保存时需要以相关操作规范为依据严格执行,特别注意的是避免延误血液样本的送检时间,防止样本出现血细胞破坏现象。其次需要医务人员提高对于血液样本处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尤其是在离心操作期间,保证同期样本检验流程的一致[4]。此外避免应用溶血样本,避免可能的凝血因子干扰,在检验前明确样本情况,针对出现溶血现象的样本需要重新采集。
综上所述,凝血检验项目展开期间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严格依照操作规范进行,以期提高检验准确率[5]。
参考文献
[1]孙飞,李姣龙,陈韧刚,等.分析前质量控制在凝血三项和D二聚体检验中的临床意义[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02):212-214.
[2]荆晶,王文婷,常艳,等.临床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测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0,28(02):629-635.
[3]胡志清,侯小霞,刘坦.六西格玛度量在改进凝血检验质量上的临床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20,38(01):53-55.
[4]靳玉凤,董杰,严秋雁,等.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6):2806-2809.
[5].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59-2011.
第一作者简介:
黄裔程(1961-)男,上海,大专,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临床检验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