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老字号品牌更新的成功之道

2019-10-20 13:44冯炫淇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老字号新媒体

冯炫淇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老字号”如何旧貌换新颜?近年来的百雀羚,广州酒家,各大省级博物馆都在给出自己的答案,可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一度经典的案例有时会被证明是昙花一现。相比之下,北京故宫这样真正的“古董级老字号”却打开了一片天地。本文认为,故宫管理者针对新媒体时代特征,进行了新旧平衡的再定位,并结合该定位打出了一套成功的品牌组合。故宫的成功,对我国老字号品牌的更新与复兴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老字号;新媒体;品牌更新;品牌组合

我国的“老字号”,历史悠久,名声响亮。但如今,在信息技术驱动商业,新媒体大肆发展的背景下,“老字号”固有的品牌形象与新兴市场的“审美”出现了脱节,逐渐下滑的社会存在感与长期建立的品牌声望亦不相匹配。这使得品牌更新,成为老字号持续发展中绕不开的选项。近年来,不少老字号能勇于跳出舒适区,改变传播方式,吸引年轻市场,抢得一时风头。但其中能真正转型成功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下称故宫)。本文将从新媒体时代特征与老字号的现状出发,分析故宫品牌更新的成功之道,及其对老字号发展的启示。

一、新媒体时代特征与老字号的困境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新媒体,通常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在Web2.0的今天,新媒体更多体现在移动端,包括以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手机淘宝及各类有社群属性的app。据调查,普遍认可的新媒体传播特征有:(1)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多元性;(2)发送者和接受者的互动性;(3)平等性;(4)定制性(5)时效性。

媒体是人的延伸,在新媒体的时代,商业生活也必然有其烙印,如信息的多元化,给予消费者更强的判断力;互动性和平等性,给了普通人发声的机会,也让一些“大牌”变得更“接地气”;定制性赋予人们根据偏好选择信息的权利。一个品牌如果不能投用户所好,将很快被新内容取代;而时效性体现着新媒体的反应速度和消息更新迭代的频度,对营销的快捷性和持续性提出了挑战。新媒体的特征,决定了年轻人会更多的成为其流量的来源,而对于商家来说,抓住年轻人就是抓住企业的未来。当新媒体平台与年轻市场挂钩,老字号转变思考和发声的方式,就势在必行。

(二)老字号品牌更新中的困境

品牌更新,是以保持品牌活力为目的,在品牌定位,品牌元素,细分市场,产品品类,传播方式等方面做出的调整。新媒体时代,品牌更新已成为老字号的共识,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老字号一时的改变能赢得社会的关注,却没有赢得市场青睐。如广州酒家曾欲借“愤怒的小鸟”俘获年轻人,但这款火爆手游和传统的广式手信,缺乏必要的联想支撑,在消费者头脑中难以等同。百雀羚的“1931”轰动一时,可3000万的转发量只换来了0.008%的转化率,两年过去了,反倒是故宫的口红和彩妆成为了年轻女孩的时尚。百雀羚很会讲故事,但故事与产品的相对分离并不能使其“古典女特工”的新形象立足。之后百雀羚似乎“吸取了教训”,近两年再无新作,这又使得品牌更新缺乏整体感和延续性。总结老字号在品牌更新中的问题,追根溯源,其实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对新媒体时代特征把握的不准确。(2)对自身品牌缺乏整体考量,不能在受众心智中形成系统的认知。那么,故宫是怎么做的?

二、故宫的品牌更新之道

(一)故宫新貌

北京故宫能成为“网红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为企事业单位性质,故宫未列入国家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名单。 但如今,这座有着六百年积淀的帝王宫廷和博物馆,正展现着它巨大的商业价值,成为真正的“古董级”老字号。长期以来,故宫对开放时间和接纳人次有着严格的限制,这说明了故宫的特殊地位,但从商业的视角看,也暗示着故宫品牌未得到充分开发。为充分开发品牌潜能,故宫于2006年成立故宫文化服务中心,以独立法人运作,开始了产业化之路。2012年单霁翔任院长后,更是准确把握时代特征,转变发展理念和传播方式,让故宫旧貌换新颜。至今,故宫共投资了包括北京故宫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在内的12家企业,已开放对外授权,与优秀创意公司共同开发周边产品,内容涉及影视,文创,美妆,餐饮等。故宫产品主要通过新媒体传播,电商平台销售,截至2018年12月,以“故宫淘宝”为代表的微博账号,已累积超过七百万关注,让以前凭门票年入8亿的故宫,如今仅文创产品一项即可年入15亿元。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故宫管理者从品牌定位到品牌组合战略的一系列举措。

(二)故宫品牌的再定位

本文认为,如今的北京故宫品牌可形容为“旧物新感”。依品牌定位理论,这属于“骑墙定位”,该定位的优势是横跨两个参考框架:故宫与传统老字号相比,更加新潮;与新品牌相比,则更有故事。为支持此定位,故宫从以下三个角度做出改变:(1)更新目标市场(2)开发新品类(3)更新品牌元素设计。

1.新的目标市场

曾将目标观众定为35-50岁男性的故宫,自2018起,将文创产品的用户锁定在35岁以下的女性,而90后又是其中的消费主力。有此转变,一方面是因为故宫打破思维定式,意识到年轻女性市场的价值;另一方面是故宫对自身价值认识的增强。故宫掌握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潜在的“超级IP”众多,具备开发年轻受众的潜力。

根据艾瑞网2018年的调查,20-29岁的90后人群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27.9%,排名第一。如前文所述,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使得他们在消费中更加关注自我,追求商品的新鲜感和个性化。比起直接接受商家的广告,他们更喜欢在社交媒体上跟随朋友,或者是大V的脚步,一起“买买买”。社交与电商结合的接触方式,更对他们的口味。对于故宫来说,尽快研发“爆款”,占领新媒体话语权,是拿下新市场的关键。

2.品类延伸

在新的市场需求引领下,在故宫长期处于幕后的“文创”产品,跃上了台前。故宫采用内容+电商的形式,在官网设有“文化创意馆”;在社交和电商平台通用“故宫淘宝”等账号,相继推出包括文具,彩妆,饰品,玩偶和服饰等文创产品, 据新华网2018年12月的报道,故宫推出的口红仙鹤款上线一小时即卖出了3000支,成为爆款。今年八月底故宫文具店即将上线的消息,再度引起讨论热潮。其实,不论是文具还是化妆品,故宮的研发能力与国内外大牌相比,都难说专业,但故宫文创的成功在于其吃准了市场:(1)开发热门品类(如口红),价格适中。据中国报告网数据,唇膏类产品在化妆品中购买率最高,其中90后女性占比62%,是消费主力。(2)形象大于功能:故宫的热卖产品,卖点都不在产品本身,而在其文化附加值。对于追求新鲜事物,看重个性的年轻群体来说,其兴趣来源于故宫二字所引发的联想,不论产品线如何延伸,都是“宫里的东西”;买一只故宫的口红,显得话题感十足,当然值得拥有。

文物展览依然是故宫的本行。只是要利用新媒体传播,展览必须数字化。故宫在官网陆续上线数字多宝阁,数字文物库,V故宫,全景故宫等基于VR/AR技术的数字展厅,先后推出移动端app共11款。从多个角度,最大限度的触及年轻观众。

3.品牌元素设计

品牌元素,即狭义品牌,包括与品牌相关的商标,色彩,图案,口号,包装,产品外观,官方网站等。品牌元素设计不等同于品牌,但在产品功能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尤其对于文创产品而言,品牌元素的设计就代表着竞争力。

“萌”是如今的故宫脱不掉的标签。而“故宫淘宝”账号是故宫萌文化的源头。其账号头像的设计便是一款Q版的小皇帝,当你关注该账号,会得到自动回复“关注了,就是本宫的人了”。这样的沟通方式,符合新媒体的语境。

具体到文创产品,故宫的设计本身是谨慎的,但思路是大胆的。它严格遵循“旧物新感”的定位,精选故宫特色,赋予现代产品之上。比如朝珠耳机,它形象上与朝珠无异,但功能上却与朝珠迥异。这是一种后现代主义设计,新老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对立统一,深得年轻人喜爱。有网友评论,看书时带上它听歌,像是在批奏折。

故宫对官网的UI设计,遵循了大气简约的原则,菜单栏透明,以展品图为主视觉,主题突出;宫墙的红和屋顶的瓦黄为网页主色,体现了故宫的特色,但没有喧宾夺主。不足之处是,网站模块的设计还稍显凌乱,有待后期整合。

(三)故宫的品牌组合战略

为获得全面关注,形成整体认知,故宫采用了品牌组合战略:在社交电商,影视,数字化等领域多线出击,每条战线设置多个单一品牌,它们定位各異,但能新老搭配,共同为故宫主品牌巩固“旧物新感”的认知。

1.社交+电商组合

故宫文创产品一年带来15亿的收入,其在社交和电商平台设置的“故宫淘宝”和“故宫博物院”这一组品牌功不可没。他们认知度高,前景好,直接为故宫带来销量,处于故宫品牌组合中的明星位置。

拥有三百二十万粉丝的“故宫淘宝”是由北京尚潮纪念品开发有限公司获得故宫品牌授权后实际运营,其账号设在淘宝网,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负责故宫文创产品的内容营销和电商。2014年,它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了《雍正:“觉得自己萌萌哒”》的文章,将“萌文化”注入故宫,从此雍正皇帝成了卖萌代表,“爱是一道光”的道光皇帝紧随其后,而“乾隆爷”也成了“题词狂魔”和“点赞狂魔”。从传播的角度出发,清代帝王严肃的画像vs网络流行语,这种冲突性的并置,既吸引眼球,又容易复制(引发UGC,成为表情包)。契合新媒体的语境,和年轻族群的生活图景。

相比之下“故宫博物院”官方账号由故宫直营,风格更加沉稳。该账号的意义在于平衡“故宫淘宝”带来的“卖萌”的品牌联想,代表故宫官方态度。故宫博物院亦在天猫商城开有“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由故宫官方直营,与“故宫淘宝”分别入驻天猫商城与淘宝网。与天猫和淘宝在阿里巴巴的定位相似,故宫的两个品牌也形成了高低搭配,其淘宝店价格实惠,产品种类更多,而天猫店产品则经过优选,设计更加精美。在微博平台,“故宫博物院”经常与“故宫淘宝”互动,设置与对方相关的活动,互相转发内容,甚至姐弟相称。两个账号的密切配合,让消费者对故宫主品牌形成了整体认知。

2.影视组合

文创让故宫走红,但仅文创不能代表故宫。紫禁城古老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展品,才是故宫的基本盘。从另一方面讲,观众对故宫本身的兴趣越大,文创产品才会销售得越好。

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可能是最好的广告。《我在故宫修文物》以文物修缮师傅为“主视角”,直白的展示了故宫的日常工作。这样“自曝家丑”的影片,与人们脑海中紫禁城的宏伟和精美对撞,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感觉。此片在CCTV9播出后,也登上了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主打二次元,用户集中在20-24岁的B站,给该片打出了最高的9.9分,亦贡献了9.9万条弹幕。于是修缮师傅成了“网红”,他们为故宫带来了新形象——平易,认真,接地气。

而《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走“高端”路线。这是一部100集的纪录片,每集只有5分钟,以适应观众碎片化的时间安排。比之《我在故宫修文物》,该片更侧重于故宫的宫殿陈设和其背后历史文化,内容少了些细节,但更加唯美简约。如果把前者比作小说,那《故宫100》就是诗歌。该片在豆瓣评分9.3,在B站同样火爆。

当以“故宫淘宝”为代表的文创品牌在更新的路上做急先锋时,故宫的影视作品压住了阵脚。他们稳固故宫商业化的根基——建筑、展览和文化的吸引力。

3.移动端APP组合

至今,故宫已经开发十一款手机app。按照题材或功能,可分为三大类:(1)日常应用类。内容全面,交互简洁,有一定实用性。如《每日故宫》和《故宫展览》;(2)鉴赏类。多针对某一个或一类经典作品的深入鉴赏,画质更加细腻,设计更为专业。苹果商店2015年最佳APP的《韩熙载夜宴图》,与2013年最佳APP的《胤禛美人图》是其中的代表作;(3)科普类。这一类应用设计风格较为轻松生动,多用动画或游戏的形式科普故宫的某一类知识,包括针对小朋友的《皇帝的一天》,和专注文化寓意的《紫禁城600》与《紫禁城祥瑞》。

故宫出品app均免费下载,无购物链接,甚至没有广告。他们用新手段,讲老故事,是“旧物新感”的典型代表。从品牌组合的角度讲,故宫app组合处于品牌组合的侧翼位置,承担着数字化领域“侦察兵”的角色。制作精良的故宫app,有机会提前占领数字化“高地”,但受限于题材,存在市场相对小众,热度难以持续(曾爆红的《韩熙载夜宴图》最新版本在苹果商店仅有109个评论)等问题。在新媒体时代,时间碎片化是现实,产品的数字化是趋势,如何在耐心的制作和用户短暂的耐心间找到平衡,是故宫展品数字化道路上应该探索的方向。

三、故宫品牌更新对老字号的启示

(一)把握潮流 勇于突破

1.把握新媒体语境

故宫萌文化的引入,是其品牌形象的最大创新点。故宫敢于打这张牌,反映了其管理者对新媒体沟通语境的理解和把握。

新媒体的沟通方式与传统媒体的权威和教育相反,它更加平等,有趣,自然。 要和年轻用户打成一片,就必须把握新媒体语境,故宫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以“萌”为切入点,融入了年轻人的世界。如果“小鲜肉”品牌是“天然萌”,故宫这样的“大叔”品牌也可以“反差萌”。反差是与既定影响相反,带有冲突感的对比,是戏剧效果的来源之一,我们在广告和影视剧中能找到大量应用。故宫对“反差”的敏感和把握,其他老字号品牌可以借鉴。

去年国内七大博物馆联合抖音,为“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做的H5,刷爆朋友圈,甚至一度被微信官方以诱导分享名义封锁。其“反差”强烈的创意背后,即可一窥故宫的榜样作用。

2.坚持新媒体和数字化运营

与大部分老字号品牌的浅尝辄止不同,故宫自2013年开始转型至今,始终把新媒体作为传播和销售的主战场。相比以电视和户外广告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新媒体确实给人“可信度不高”,转化率无法保障的印象。但媒体只是工具,重要的还是操作方法。故宫贯彻社交+电商的营销方式,在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设置统一账号,让流量有机会直接转化为销量,可为老字号所借鉴。

故宫在展览的数字化和移动端应用的开发上,走在各大博物馆的最前列。APP对于老字号的价值有两方面,一是作为营销手段.每一个经典应用的问世,每一次更新,都是一次广告的機会。二是作为业务拓展的有效方式。相比线上,一家公司在线下的拓展会花费更高成本。对故宫来说,出于文物保护的需求,大量藏品在现实中难以展出,但从商业角度讲,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在数字展厅,观众能看到故宫的所有藏品,甚至有更好的体验。只要用户体验在,经济价值的转化就是时机和方法问题。总之,在数字化领域,谁先行动,谁就有主动权。

(二)整体考量 新旧平衡

如前文所说,故宫的品牌定位可总结为“旧物新感”,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定位,意味着故宫需不断进行“新”与“旧”的平衡。老字号的品牌更新,其实质就是在做新与旧的平衡。那么哪些做新,哪些做旧呢?从故宫的案例来看,它有两种方案:

1.形式为新,内容为旧。

以新的传播手段去触及用户,而实质内容维持本来面貌。故宫开发的多款手机应用和文创产品就是很好的例子。很多老字号也选择了这种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传播方式与内容的相对割裂,会给受众造成了“营销是营销,产品是产品”的印象。这就使得流量无法及时转化为销量。其实,盲目的标新立异与因循守旧同样不可取。老字号在品牌战略中,应注意从品牌定位,到产品开发,营销手段的整合与统一。

2.个体求变,整体求稳。

这种方式只适合多品牌战略。如果发生在单一品牌身上,容易造成认知混乱,致品牌资产流失。故宫的多品牌战略,可概括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在一些品牌上大胆突破,以新形象抢占新媒体上的主动权;对于另一些在品牌,则只在形式上创新(即方案一),内容上展现故宫固有的形象,从而在整体达到新旧平衡,最终形成品牌性格各异但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的品牌组合,合力打造故宫主品牌形象。当然,老字号普遍旗下品牌众多,分工整合难度较大,不宜贸然行动。建议开发全新品牌,循序渐进。例如,故宫在开发文创产品之初,不选择直营,而是通过授权的方式,让身为庶子的“故宫淘宝”冲在前面,其实是进可攻,退可守。

3.潜在的问题

如品牌整合不当,也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目前,故宫已开设五家网店,八月底故宫文具也即将上线。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甚至app商店,亦存在大量以故宫命名且经过认证的账号,经调查,其中既有故宫的直接运营,也存在相当多的授权。这样冗杂的品牌设置,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可能导致各品牌功能的重叠,进而产生经济上的纠纷,同时给用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认知混乱。2018年底,“故宫文化创意馆”公众号(与上文“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账号不同)就与“故宫淘宝”因新产品的发布权发生了纠纷。故宫内部的“嫡子“和”庶子“之争让人大跌眼镜。故宫要如何整合旗下品牌,需进一步观察。

结束语:

每座城市的历史都是一扇厚重的门,年轻人想推开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有必要让年轻人推开它,老字号作为我国商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见证,它不仅有生存的需求,也有这个责任。新媒体时代的故宫,文物依旧, 但年轻的气息,已注入这个六百年的“老店”,与时代的节奏,毫无违和。这是因为它的管理者,能把握时代潮流,整体思考。他们敢于重新定位,立足故宫文化,开发新产品,更新旧形象,是我国老字号与时俱进的榜样。

参考文献:

[1]单霁翔.我国博物馆市场营销的探索[J].北方文物,2013,(04):102-108.

[2]吴水龙,何云.[美]凯文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0).

[3]王海忠.品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0).

[4]崔银河.广告媒体策划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07)

[5]赵砚彤.新经济下博物馆文创产品整合营销策略分析-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2018,(26):182-183.

[6]赵伟晶.故宫博物院新媒体营销策略[J].经营与管理,2019,(07):90-92.

[7]艾瑞咨询.2018年90后时尚形态研究[R].艾瑞网,2019,(01).

猜你喜欢
老字号新媒体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
TEST OF TIME
老字号:推陈出新是可持续发展第一要务
老字号 新方向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京台老字号热络互访